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参考系
时间
质点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3s内就是指物体在第3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3s内就是指时间间隔3s
C.物体在第3s内就是指物体开始运动的3s,是时间间隔
D.物体在第3s内就是指物体在3s初时,指的是时刻
2.关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各物理量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不可看作质点
C.高清摄像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10-6s,这里指的是时刻
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3.下列有关物体运动的描述,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C.诗句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以“流水”作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4.第13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8月5日~21日在天津举行。运动会包括射箭、体操、田径、击剑等39个比赛项目。下列关于运动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评判击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B.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过程,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5.2020年我国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24小时37分22.6秒”是指时刻
B.研究火星自转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火星公转半周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D.比较火星、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应当以太阳为参照系
6.从年月日开始,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时速逾千米,主要城市间旅行时间总体压缩了。此次大面积提速,意味着中国铁路从此跨入高速时代,标志着中国铁路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下列有关大提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车时速千米是以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为参考系
B.对提速后火车运动的描述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C.描述提速后火车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在提速后的火车上,小明将一个小球自由下落,无论选哪个物体作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直线
7.下列所研究的物体(题中加点的),可看作质点的是( )
A.某同学研究地球的自转
B.用手机定位系统确定共享单车的位置
C.教练员对长跑运动员的跑步动作进行指导
D.乒乓球运动员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8.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做精彩表演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B.研究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
C.研究火车过大桥的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
9.2019年,浙江大学发布了新一代能顶球、会钻火圈的“绝影”机器狗,下列情况中能将机器狗“绝影”看成质点的是( )
A.欣赏“绝影”钻火圈的姿态
B.计算“绝影”钻过火圈的时间
C.研究“绝影”原地跳起顶球的动作
D.测量“绝影”充一次电能跑多少路程
10.在一维坐标系中,某时刻A、B两物体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A=+2
m,xB=-3
m,以后某段时间内A、B两物体在坐标轴上的位移分别为ΔxA=+2
m,Δx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刻A距离坐标原点比B更远
B.此刻B物体处于坐标轴的负半轴上
C.此后的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较大
D.这段时间末,B物体到达了坐标原点处
11.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天宫二号”在发射过程中伴随着轨道修正和姿态调整,下列过程中,地面控制人员能够将“天宫二号”看成质点的是( )
A.整流罩分离的过程
B.太阳帆板展开的过程
C.姿态调整的过程
D.环绕地球飞行的过程
12.宋代诗人陈与义曾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榆堤为参考系
B.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
C.选不同的参考系,云的运动情况可以不同
D.参考系一定要选择船
13.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
4
秒指的是
t=4s
到
t=5s
之间的时间间隔
B.时刻就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C.物理测验时间是
90min,这里
9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第
4
秒末和第
5
秒初都是指的
t=4s
这一时刻
14.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被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嫦娥三号”发射时离地面的高度
B.研究从广州开往青岛的和谐一号列车的运行时间
C.研究跳板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
D.研究地球上昼夜的形成
1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很长,时刻很短
B.第2s内和2s都是指一段时间间隔
C.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
D.“北京时间12点整”其实指的是时刻
16.站在升降机里的人,在升降机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以速率vo竖直向上和沿水平方向分别抛出A、B两光滑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碰到升降机内壁后垂直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不变,反向弹回,沿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方向均不变.则(
)
A.不论vo多小,A球均可到顶部
B.B球一定回到人的手中
C.vo足够小,则B球将落到底板上
D.不论vo多大,在地面上的人看来,A球在到达升降机底板前一定是先匀减速运动后匀加速运动
17.某人打算从上海到青岛,他选择哪一次列车时,关心的是时间还是时刻?后来因为有急事,他又改乘飞机,这时他关心是时间还是时刻?为什么?
18.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讨论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教练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3)测量其所跳高度时,能否看成质点?
(4)运动员重心是否需要越过横杆最高点才能顺利通过,怎么做运动员能够有更好的成绩?
19.观察下图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说乘车人没有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运动得真快,谁说的对?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CD.物体在第3s内就是指物体在第2s末到第3s末的1s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ACD错误;
B.物体在3s内就是指时间间隔3s,选项B正确;
故选B。
2.A
【详解】
A.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故A正确;
B.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高清摄像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10-6s,这里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0时刻到5s末这5s的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
A.“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选项A正确;
B.“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
C.诗句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以“河岸”作为参考系的,选项C错误;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选项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在评判击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对成绩有影响,不可把运动员视为质点,A错误;
BD.在双人同步跳水运动中,肢体动作对成绩有影响,故评判比赛成绩时,不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同理可知,研究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时,也不可将其视为质点,BD错误;
C.研究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过程,由于所研究距离远大于运动员本身尺寸,故评判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C正确。
故选C。
5.D
【详解】
A.“24小时37分22.6秒”是指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不是时刻。故A错误;
B.研究火星自转时,火星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忽略,此时不能看做质点。故B错误;
C.火星公转半周的位移大小小于路程,选项C错误;
D.火星和地球都是围绕太阳运行,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时,应当以太阳作为参照系。选项
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A错误;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观察结果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参考系是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做为标准的物体,描述火车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正确;
D.小明将一个小球自由下落,若选择火车作为参考系,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轨迹是直线,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某同学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用手机定位系统确定共享单车的位置,共享单车大小能忽略,故能看作质点,故B正确;
C.教练员对长跑运动员的跑步动作进行指导,运动员大小不能忽略,否则没动作了,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乒乓球运动员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球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研究运动员跳舞的姿势时,此时的人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姿势动作可言了,故A错误;
B.研究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可以忽略大小及形状,能够看做质点,故B正确;
C.研究火车过大桥的运行需要的时间,火车的长度对时间有影响,不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火车的长度对时间有影响,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欣赏“绝影”钻火圈的姿态时,不能把“绝影”看做质点,否则就能没姿态可言了,选项A错误;
B.计算“绝影”钻过火圈的时间时,“绝影”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绝影”原地跳起顶球的动作时,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动作了,选项C错误;
D.测量“绝影”充一次电能跑多少路程时,“绝影”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看做质点,选项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AD.A物体在坐标轴上的位移为ΔxA=+2
m,则A物体的位置坐标为
则
B物体在坐标轴上的位移为ΔxB=-3
m,则B物体的位置坐标为
则
即此刻A距离坐标原点比B更近,AD错误;
B.此刻B的位置坐标是负值,说明此刻B物体处于坐标轴的负半轴上,B正确;
C.A、B两物体在坐标轴上的位移分别为ΔxA=+2
m,ΔxB=-3
m,正负号表示的是方向不表示大小,则B的位移较大,C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A.研究整流罩分离过程时,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太阳帆板展开过程时。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在调整姿态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飞船的形状,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时,天宫二号的大小和形状能够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A.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A错误;
B.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或两岸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选不同的参考系,云的运动情况可以不同,选项C正确;
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不一定要选择船,选项D错误。
故选C。
13.CD
【详解】
第
4
秒指的是
t=3s
到
t=4s
之间的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而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物理测验时间是
90min,这里
9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C正确;第
4
秒末和第
5
秒初都是指的
t=4s
这一时刻,选项D正确;故选CD.
14.AB
【详解】
A.运行中的“嫦娥三号”其自身大小与离地面高度相比,可以忽略而能视为质点,故A正确;
B.列车长度远小于广州到青岛的距离,可以忽略列车长度将其看做质点,故B正确;
C.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视为质点,故C错误;
D.地球上昼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AB。
15.BD
【详解】
A.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A错误;
B.“第2s内”是时间,“2s”是指一段时间间隔,B正确;
C.时光不能倒流,时间是标量,C错误;
D.“北京时间12点整”其实指的是时刻,D正确。
故选BD。
16.ABD
【分析】
以升降机为参考系,A球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球沿水平方向向内壁飞去,抓住小球碰到升降机内壁后垂直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不变,反向弹回,沿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方向均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
AC.以升降机为参考系,A球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多小,都会到达顶部,与顶部碰后再反弹,A正确;
BC.以升降机为参考系,B球沿水平方向向内壁飞去,与内壁碰后,反弹一定能落到人的手中,不会落到底板上,B正确,C错误;
D.A球向上运动时,仅受重力,地面上的人看到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与内壁碰后,速度方向向下,地面上人看来,A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合理地选择参考系,因为升降机自由下落,以升降机为参考系,A球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球沿水平方向向内壁飞去,这样处理使本题的难度大大降低.
17.由于不同的列车车次发车时刻不同,所以他选择哪一次列车时,关心的是时刻;因为有急事,他又改乘飞机,说明他想要早些到达青岛,即缩短乘坐时间,故关心的是时间。
【详解】
由于不同的列车车次发车时刻不同,所以他选择哪一次列车时,关心的是时刻;因为有急事,他又改乘飞机,说明他想要早些到达青岛,即缩短乘坐时间,故关心的是时间。
18.(1)不能;(2)能;(3)能;(4)不需要
【详解】
(1)不能,纠正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大小和形状,因此不能看成质点。
(2)能,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对分析问题影响很小,可以看成质点。
(3)能,分析运动员的所跳高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看成质点。
(4)不需要,运动员身体是弯曲越过横杆的,动作到位运动员柔软性越好能成绩更高。
19.司机以车为参考系,所以他说乘车人没有运动,而小女孩以地面为参考系,他看到乘车人在飞快地运动着.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详解】
司机以车为参考系,所以他说乘车人没有运动,而小女孩以地面为参考系,他看到乘车人在飞快地运动着.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的说法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