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9 05: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速度
课时练(解析版)
1.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时速度是700m/s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
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m/s
2.历经15个昼夜连续航行,由昆仑山舰、许昌舰、骆马湖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三十一批护航编队航行4500海里,顺利抵达亚丁湾东部预定海域。2018年12月24日上午9时40分,与第三十批护航编队会合,随即开展共同护航行动,舰队中各舰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9时40分”指的是时刻,“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若以“昆仑山舰”为参考系,“许昌舰”一定是静止的
C.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许昌舰”看作质点
D.根据题中数据可估算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为福鼎至厦门的动车D6331次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9﹕28”表示时间
B.图中“201km/h”表示瞬时速度
C.动车通过1千多米的二铺塘隧道时可视为质点
D.以车厢为参考系,显示屏是运动的
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分别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率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率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率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率
5.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其中x、t的单位分别为m、s,则质点在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瞬时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C.运动方向不变时,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7.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
B.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
C.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D.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
8.某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到达50m处的瞬时速度为8m/s,12.5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时速度为10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8m/s
C.9m/s
D.10m/s
9.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进行导航,如图所示是某人从城轨中山北站驾车去中山纪念图书馆的手机导航截屏画面,导航提供了①、②、③三种驾车线路规划方案及相对应的数据,实际行驶中导航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6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条线路方案的路程相等
B.图中显示“预计11:33到达”,“11:33”指的是时刻
C.图中显示16分钟和6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和位移
D.导航提示的“限速6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不超过60
km/h
10.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11.A、B、C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作直线运动,图是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像,由图可知它们在t0时间内(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A的路程最小
C.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三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
1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圆形管道,周长为L,处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圆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逆时针运动一周的时间为T。P、Q分别为圆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
A.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B.小球到达N时的位移最大
C.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位移大小相等
D.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路程相等
13.如图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
B.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
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
D.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
1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D.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15.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1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m/s
C.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0.5m/s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16.有一身高为1.70
m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
m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由以上数据可得运动员冲刺时内的位移是________,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
17.某学生用20s时间沿着圆形跑道跑完半圈,跑道的周长为314m,则他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
m,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m,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18.一人从甲地向东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以的速度用行至乙地,然后又以的速度用向北到达丙地,求:
(1)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率是多少?
(2)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19.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1)若物体先以速度v1运动,发生了位移s,再以速度v2运动,发生了相同的位移s,则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若物体先以速度v1运动了时问t,又以速度v2运动了时间3t,则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A错误;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B正确;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C错误;
D.第3s末指的是时刻,此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上午9时40分”指的是时刻,“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路程,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舰队中各舰运动速率相同,但运动方向可能不同,故以“昆仑山舰”为参考系,“许昌舰”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B错误;
C.由于运动距离远大于舰船尺寸,故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许昌舰”看作质点,C正确;
D.由于只知道路程及时间,位移未知,故无法估算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图中“9﹕28”表示是时刻,故A错误;
B.“201?km/h”表示此时刻的速度,所以是瞬时速度,故B正确;
C.研究动车通过1千多米的二铺塘隧道时,动车的大小与长度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视为质点,故C错误;
D.以车厢为参考系,显示屏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D.甲图告示牌是里程牌,表示路程,故AD错误;
BC.乙图限速标志,表示最大瞬时速率不能超过100km/h,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5.C
【详解】
由可知,当时;当时,则质点在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故选C。
6.A
【详解】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A正确;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一般不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B错误;
C.平均速率是标量,而平均速度是矢量;运动方向不变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C错误;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比值,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汽车的瞬时速度无法求出,故B错误;
CD.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可知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但不能据此判断出3km以后汽车做怎么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B。
9.B
【详解】
A.①②③三条线路方案的路程不相等,③方案的路程最大,A错误;
B.图中显示“预计11:33到达”,“11:33”指的是时刻,B正确;
C.图中显示16分钟和6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和路程,C错误;
D.导航提示的“限速6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瞬时速度不超过60km/h,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B.由图可以知道,物体经过的路线不一样,但它们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质点A的路程最大,质点B和C的路程相同,A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物体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位移相同,用的时间也是相同的,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它们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C正确;
D.物体经过的路线不一样,路程不同,质点A的路程最大,质点B和C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则B和C的质点的平均速率相等,且小于质点A的平均速率,D错误。
故选C。
12.BC
【详解】
A.
逆时针运动一周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选项A错误;
B.
小球到达N时的位移恰好等于直径,而到达其他任何一点的位移都小于直径,选项B正确;
C.
小球到达P点和到达Q点时的位移大小分别等于线段MQ和线段MP的长度,由图可知两者相等,选项C正确;
D.
由图可知,小球到达P点的路程等于四分之三个圆周长度,到达Q点的路程等于四分之一个圆周长度,选项D错误。
故选BC。
13.AC
【详解】
A、C、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小分队的运动轨迹不同,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但是首末位置相同,则位移相等,故A正确,C正确.
B、甲乙丙运动轨迹的长度不同,则路程不同,故B错误.
D、三个分队的位移相等,但是运动时间未知,则无法比较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14.AC
【详解】
试题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是速度的平均值,它有大小,有方向,也是标量,故B错误;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它表示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故C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说明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但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故D错误.
15.AB
【详解】
A.第2s末运动到B点,由c到d做匀速运动,速度为1m/s,A正确;
BD.第2s末运动到B点,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
B正确,D错误;
C.第4s末运动到C点,前4s内的平均速率为
C错误;
故选AB。
16.0.2
m
12
m/s
12
m/s
【详解】
[1][2][3]由题意可知人的身高和照片中人的高度之比为100:1,又运动员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得运动员内的实际位移:
则这段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小:
因为时间极短,故冲刺的速度大小可认为等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即为12
m/s.
17.157
100
5
【解析】
某学生用20s时间沿着圆形跑道跑完半圈,跑道的周长为314m,则他的路程为:,位移的大小为:,则平均速度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
18.(1)3.5m/s;(2)2.5m/s
【详解】
(1)此人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为
所以平均速率为
(2)从甲地到丙地的位移为
所以平均速度为
19.(1);(2)
【详解】
(1)由于平均速度
v=

v1=
t=+
联立得出
v=
(2)
由于平均速度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