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3 12:3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1.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1)有机物概念:从物质组成看,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
盐等除外),大多含有
C、H、O、N
等元素。
如: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CH4
沼气、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于甲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进行检验气体的纯度
验纯方法;取少量待验纯气体装于试管中,用拇指封住试管口,把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
其他常见有机物:葡萄糖C6H12O6
酒精C2H5OH
乙炔C2H2
丁烷C4H10
醋酸CH3COOH
四氯化碳CCl4
丁烷:液化气
酒精
(2)有机物的来源:氢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这些常见的无机物在太阳光/雷电的作用下合成甲烷(CH4)、甲胺(CH3NH2)、尿素[CO(NH2)2]等有机物
(3)有机物特性
①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②绝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③许多有机物,如酒精、汽油、乙醚、苯、氯仿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4)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
、脂肪等。
植物体中主要有糖类、纤维等
区分动物毛发和植物纤维的方法:点燃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动物毛发。
(5)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性质和反应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溶解性
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多数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以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比较高
可燃性
多数可以燃烧
多数不能燃烧
化学反应
一般比较复杂,反应速率较慢
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快
有机合成材料
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橡胶、纤维(锦纶、涤纶、晴纶)
1.近年来,垃圾分类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进。下列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的是(
???)
A
.玻璃瓶?B
.塑料袋?C
.报纸?D
.旧衣服?
2.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B.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挥发、易燃烧、难溶与水的特征
C.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D.相同质量的C2H6和CH4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质量相同
3.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日常生活中纯金属使用比合金更广泛
C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D
.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4.关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塑料容器都适合长期储存食品
B.化纤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化合物
D.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5.衣服上粘有碘极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渍最好选用(
)
溶质
溶剂

酒精
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汽油

难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A.水
B.苯
C.汽油
D.碘酒
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酸的认识
B.对碱的认识
①酸溶液中都存在H+②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帮助消化③酸雨的pH小于5.6
①碱溶液中都存在OH﹣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苛性钠③氨水可以作为氮肥使用
C.对盐的认识
D.对有机物的认识
①盐溶液都是中性的②碳酸盐加稀盐酸都会产生CO2③工业用盐含有毒的亚硝酸钠
①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②甲烷、食醋都是常见的有机物③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A??????????????????????????????????B.?B??????????????????????????????????C.?C??????????????????????????????????D.?D
7.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
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
.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D
.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8.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4.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中(  )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实验中用去氧气的质量为9.6g
C.?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D.?该有机物可能为甲烷(CH4)
9.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
(1)
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
甲烷可制成合成气(CO、H2),再制成甲醇(CH3OH),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由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CH3OH,由甲烷制成合成气有两种方法:
①CH4+H2O??CO+3H2????
②2CH4+O2??2CO+4H2
从原料配比角度比较方法①和②,更适宜用于合成甲醇的方法是
(填序号)。
1.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已知O2
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l2和H2
D.C和HCl
2.举办大规模的运动会时总要传递火炬,火炬的燃料往往使用丙烷,丙烷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
(1)丙烷的化学式是

(2)一个丙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
(3)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甲烷、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戊烷(C5H12)···n烷(CnHy)等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有机物,统称为“烷烃”。在CnHy中y=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在、、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据报道科学家在深海发现了一种外表像冰的固态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CH4·xH2O),称为可燃冰,测得这种晶体的结构为平均每
46
个水分子建
8
个笼,每个笼中
容一个甲烷分子或一个游离的水分子,则在这种晶体中共含
种分子。若每8个笼容有
6
个甲烷分子和
2
个游离的水分子,则在这
8
个笼组成的整体中,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是

5.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
大米主要成分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
→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3)
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

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2)
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3)
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

(4)
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7.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D装置总质量
E、F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59.0g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8.甜叶菊苷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如图1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
(1)
小晴认为该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
。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2)
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小晴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①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②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反应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完全被吸收);数据分析:4.02g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从而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③实验前后在装置中通N2都能减小该实验中的误差,但也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其实不通N2也能通过实验操作减小这方面误差,该同学的具体操作是
2.3答案
1.A
2.D
3.D
4.B
5.C
6.B
7.B
8.B
9.(1)
分解(2)

1.A
2.1.C3H8;2.11;3.C3H8+5O23CO2+4H2O;4.2n+2
3.A
4.2
CH4·8H2O
5.(1)
有机物(2)
③②(3)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6.(1)
排尽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2)
D(3)
2:5(4)
偏大
7.(1)CO2
(2)CH4
(3)N2(4)甲烷和氮气
8.(1)
酒精燃烧也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实验
(2)
①吸收水蒸气
②1.44g
③实验前先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排尽空气;实验后继续加入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将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挤入后面装置成分吸收
知识点分布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