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心无旁wù ②涟yī ③宽宥 ④qiú 枝
2、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④ ,相伴过年华。
⑤ ,小桥流水人家。
⑥淮南秋雨夜, 。
⑦《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比喻表现诗人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诗句是: , 。
⑧《陋室铭》中以交往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的诗句是:
, 。
3、解释句中加点字含义。(4分)
①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③裁如星点 ( ) ④持就火炀之 ( )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建设者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大江截流。
B、宁教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C、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
D、只要我们现在学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在国家建设中纵横驰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 、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是评价文章优劣的标准之一。
C、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D、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 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 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 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 ,不能出尔反尔。
A、 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 、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 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 、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7、下面三个论据,可以用来证明同一个论点,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一论点(不超过15个字),再列出一个能证明这个论点的论据。(2分)
论据: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更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论据:爱迪生说过:“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
论据:巴尔扎克每天坚持用十六七个小时写作,不肯有丝毫懈怠,一生留下了九十四部小说。
论点: 论据:
8、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题目。(2分)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突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 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来黄巢不丈夫……
这个片段选自名著《 》的第三十九回《 》。横线上应填写的人物是 ,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课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2分)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 的特点。(1分)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分)
(二)李氏之鸠(10分)
陈子龙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③贾:做买卖,经商。④十金:十两银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易( ) ②且( ) ③捐( ) ④乃( )
12、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1分)
②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2分)
13、作者在对人格化的鸠鸟的歌颂中,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14、从本文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三)生物的尺寸是由谁决定的(8分)
①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在物种的数量和个体的大小上,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能够长到多大呢?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像鲸那么大。为什么不能再大了呢?植物也是一样,最高的树木是桉树,可以长到100米以上,最高可达155米。为什么不能再高了呢?又如,大洋和陆地的面积之比是3:1,大洋面积是陆地的3倍。而大洋里的最大动物是蓝鲸,可以长到31米,大陆上的最大动物是大象,大约只有10米,差不多也是3:1。由此可见,生命世界还有一个尺度开关,或者叫做尺度效应。各类生物的大小,都有一定限制,并不是想长多大就可以长多大,想长多高就长多高。
②不仅如此,如果把动物按大小分成几个等级,将会发现,最大的动物只有两种,陆地上是大象,海洋里是鲸。次一级的动物,海洋里有鲨鱼、海豚、海象和海豹等,陆地地上有马、牛、驴、老虎和狮子等,在个体尺度上都要小得多,但物种数量要多得多。更小的动物,陆地上是狼、狐狸,各种鸟类和鸡、猫、兔等,海洋里是各种各样的龟、虾、蟹、鱼,物种就更多了。以此类推,从昆虫到微生物,个体愈小,种类则愈多。植物也是如此,从乔木到灌木到小草到藻类,个体愈来愈小,种类却愈来愈多。整个生命世界,从大到小,构成了一座上尖下大的金字塔。由此可见,生物个体的尺度和物种的数量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
③于是又想到了恐龙的灭绝。在地质上称为中生代的早期,地球上演化出了巨大的恐龙。根据出土的化石来看,当时最大的恐龙大约有23米长,比现在的大象大一倍多,但却同样生活在陆地上,看上去与上述的论断似乎是有矛盾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那时候,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还是连在一起的,叫做泛大陆,或者联合古陆,也许正因如此,巨大的恐龙才有可能演化出来,并且生存下去。到了中生代的中期,即大约1亿多年以前,由于地幔对流和板块运动的结果,原来的联合古陆四分五裂,这就是所谓的“大陆漂移”。结果,大陆的规模变小了,而恐龙庞大的躯体,大大超出了大自然所能允许的尺度,于是便从地球上消失了。迄今为止,人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它们过于冒进,不仅长出了如此庞大的身躯,而且种类也多得难以计数。大概正因如此,所以联合古陆一解体,恐龙们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④人类也是如此,个子不可能长得太高太大,人种不可能太多。如果人的身高可以长到几米甚至十几米,大风一吹就会腰折,很难生活下去。当然,长得太小也不行,例如只有几十厘米,像是小人国似的,很容易成为其他动物的猎物,怎么发展人类文明呢?实际上,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比现在的人类更加高大的人种,例如曾经生活在美洲北极地区的多塞特人,就比现在的因纽特人高大得多。据说,多塞特人非常强壮,一个人就能扛起一头几百千克的海象,而现在的因纽特人,要搬动一头海豹都很吃力。但是,后来他们却消亡了。由此看来,现在人类身体的大小,可能是最合适在地球上生存的。
⑤不仅如此,各种生物在生存空间和资源分配上,也都自然得当、井然有序,有着一定的规律。例如,森林、灌木和小草,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动物也是如此,从大到小,各有自己的生活领域。而且,食肉动物各有自己的猎取对象,食草动物各有自己爱吃的食物,互不干扰,分而食之,看上去真是配合默契。例如,在北极,鼬鼠只能吃旅鼠,狐狸除了吃旅鼠之外,还可以抓只兔子之类的换换口味,但却从来不打驯鹿的主意。狼的眼睛则盯着驯鹿和麝牛,甚至对兔子都不屑一顾。而在世界其他地方,老虎和狮子的眼睛盯着的都是野牛和羚羊之类的大型动物,从不费劲巴力地去追逐兔子和老鼠。只有熊类是例外,从树上的鸟到水里的鱼,从旅鼠到驯鹿,逮着什么吃什么。
15、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说说生物尺寸是由谁决定的。(1分)
16、短文开头说“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在物种的数量和个体的大小上,有一定的规律。”联系下文,说说句中的“规律”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17、短文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文章最后一段列举熊类的猎取对象与本段的说明中心似乎相矛盾,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19、联系本文内容,想像一下,月球上如果有外星人,一个普通成年男子可能有多大(高)?(注:月球与地球的面积之比大约是1:14)(1分)
(四)爬上窗台的绿色(14分)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反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③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缘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补益于对方。就想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浅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的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前提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浅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⑦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他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20、根据对文义的理解,说说第②段和第⑦段画线的两句中“唯一心愿”和“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指什么?(2分)
(1)“唯一心愿”:
(2)“简洁纯真的心愿”:
21、请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造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2分)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
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 。
22、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有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3、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象,绿色给人以启迪。请联系本文回答问题。
(1)从全文看,“爬上窗台的绿色”中的“绿色”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
(2分)
(2)“绿色”一词在生活中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主要指安全、畅通而不受任何阻碍。请你再举一例说说它的另一种内涵。(1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文章先写爬上窗台的“绿色”给人以惊喜,然后交代“绿色”的由来,随后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热情礼赞“绿色”。
B 、本文以爬上窗台的瓜藤豆蔓为素材,讴歌了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蕴深长。
C 、作者在文末说,“绿色”要“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这样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D 、文章先采用了倒叙的叙述手法,然后转入顺叙,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结构全文,显得灵活而严谨。
25、这篇散文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来丰富“绿色”的内涵,来揭示“绿色”的精神。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3分)
三、写作与表达(40分)
题目:温暖的时刻
要求:1、注意“温暖”的多重含义。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600字左右。
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
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②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主人骗它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我就带你回家”
13、主旨: 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 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佞臣,连禽兽都不如
14、启示: 我们要对亲人,祖国忠诚不二,否则就会遭人唾弃(或:不可随意欺骗或放弃对自己忠诚的人)
(三)
19、月球上如果进化出人类,一个普通成年男子,身高也许只能长到十几厘米。
(四)(14分)
20、(1) (绿色)用自己积极蓬勃的生命,让人心情爽快。
(2) (绿色)爬上窗台。
21、 山峰岿然不动 屹立的是自己雄壮的体魄;小草漫山遍野,绵延的是柔美的绿色;流云变幻多姿,柔韧的是处世的准则。
22、反衬了(来自黄瓜和莓豆的)绿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3、(1)①积极蓬勃;②坚强向上;③奉献;④执著追求;⑤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2) 例①绿色营销: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不择手段的行为。②绿色食品:不受污染,体现自然本性。③绿色盐城:打造生态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