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9 09: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山水田园诗派
发展脉络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王维、孟浩然

杨万里
山水田园诗派
(王孟诗派)
陶渊明(365--427)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作品风格自然,语言清新,情感真实,对后世影响很大。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现存文章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诗125首,多为五言诗。诗歌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
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
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当束带迎之”,他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死后,友人私谥“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诗歌朗诵视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朗读诗歌

zhuō

yán
fèi
diān
fán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理解诗歌大意
诗眼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分别用原文诗句回答这四个问题
思考:通过诵读,你能找出本诗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字吗?
1、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
樊笼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比喻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找出其中的手法
(3)如何理解“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拓展阅读材料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
池鱼
自己
比喻
1.找出其中的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归向何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田园生活的?
归园田
白描
所见
所闻
以动衬静
视听结合


营造意境:清雅优美
和谐宁静
情感: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寓情于景
用农村最平常的景物勾画田园风光
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想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田园生活
②怡然自得的心情
自然:
樊笼:官场生活——厌恶
赏析景物描写的句子。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白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
②简单描绘了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深巷、桑树的景象,(分:描写了…景)
③构成了一幅淳朴宁静、充满情趣的村居图。
(总: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④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的恬淡、喜悦、快慰之情。
关注技法
诗词鉴赏
小结:诗人从全方面描写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场景,读起来脑海里涌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村落画面。
情:
方宅、草屋
简陋
白描手法
景:
榆柳、桃李
和谐
视听结合
交:
村落、炊烟
朦胧
由近及远
融:
狗吠、鸡鸣
宁静
动静结合
情景与技法
白描法。一种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白画”的发展。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不加烘托,寥寥数笔,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诗人运用什么方法进行描写?
守拙归园田
?“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人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人整夜的飘飘然。”
——鲁迅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思考:
同处乱世之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曹操选择招揽人才,建功立业,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选择?
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
坚守本心
1、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像他一样隐居吗?
2、如果陶渊明生活在当代,他会隐居吗?
或者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