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复习
内容整合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组成
知识点2
原子结构
知识点3
离子
知识点4
元素
知识点5
元素周期表
分类
原子
分子
离子
物质
元素
符号
元素周期表
元素
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构成
构成
构成
质量表示方法
相对原子质量
组成
得失电子
构成
分裂
定义
存在
分类
意义
写法
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微观模拟图
组成与构成
分子
原子
概念
相似性
区别
联系
1.分子、原子的比较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②都质量、体积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有一定的间隔。
③同种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硅等。
物质
分子
原子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
物理变化
——
没有新分子产生。
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间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化学变化
——
有新分子产生。
分子本身要变,分解成原子,原子重组构成
新分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没有变!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变和化变
一切化学变化都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
用水壶好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气化时,分子间间隙变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
-
●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某种原子的真实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1、只是“比值”,不是真实质量。
2、有单位,为
“
1
”
(“1”不写出来)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别人合作,重新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49
49
66
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分层
1.电子层(共7层)
2.
原子结构示意图
+8
2
6
电子层
该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原子核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中:
质子数
=
电子数
(
内
=
外
)
1.电子层(共7层)
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分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如:Ne
)
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为第一层时,为2个,(
如:He
)
+
+
2
2
+
+
10
2
8
问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因素密切相关?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8个(He为2个)
比较稳定
元素的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金
属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
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目
+
12
2
8
2
+
12
2
8
+
+
2
2
+
+
10
2
8
+
+
1
1
+
+
2
2
+
11
2
8
1
+
11
2
8
1
氢(H)
钠(Na)
氦(He)
镁(Mg)
氦(He)
氖(Ne)
化学性质不相似!
化学性质不相似!
都是相对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特殊三例:
六种元素的原子:
+16
2
8
6
+11
2
8
1
+2
2
+8
2
6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是:(
)
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是:(
)
容易得电子的是:(
)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和(
)
+10
2
8
A
B
C
D
E
F
A、C
D、E
B、F
+12
2
8
2
A、C
B、F
e-
Na
+11
2
8
1
+11
2
8
Na+
+17
7
8
2
Cl
+17
8
8
2
Cl-
Na+
Cl-
形成离子的目的是最外层达到(8(2)电子)稳定结构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得电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原子
阳离子
失电子
离子符号里的数字的意义:
2Mg2+
表示2个镁离子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离子符号的意义:
离子符号
表示一种离子
表示一个离子
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 )
是阴离子的有
(
)
是原子的有
( )
为稳定结构的有(
)
A
BCD
A
B
C
D
BC
D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横行(周期)、纵列(族)、分区
砷
33
As
74.92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含义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周期(横行):
共7个周期(周期数
=
电子层数)
·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第1周期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第ⅠA族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族(纵行):
·同一族,电子层数递增
·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性相似
共16族(18个纵行)
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
(3)A所表示的元素处于第
周期。
17
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
氯(或Cl)
A
三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讲个数。
②不同种元素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粒
子
氢原子(H)
氧原子(O)
氖原子(Ne)
水分子(H2O)
质子数
1
8
10
一个氖原子和一个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但显然不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10
?
3.元素的分类
碳磷硫硅碘……
溴
氢氧氮氟氯……
氦氖氩氪……
找字的偏旁的规律
⑴
“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金属元素
⑵非金属元素
①(“石”字旁)固态
②
(“氵”字旁)液态
③(
“气”字头)气态
⑶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硅、铝、钾、氖、氢分别属哪类元素?
养
闺
女
贴(心)
O
Si
Al
Fe
(1)地壳中前四位元素:
空气中前两位元素:
(2)生物细胞中前四位元素:
氧﹥碳﹥氢﹥氮
O
C
H
N
氮﹥氧
元素
元素的分布
氧﹥硅﹥铝﹥铁
·
·
·
(O、Si、Al、Fe
·
·
·
)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O
C
H
N
S
氧 碳 氢 氮 硫
Fe
Cu
Al
Mg
Hg
铁 铜 铝 镁
汞
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
【
——
拉丁文
】
字母“一大二小”
Co
CO
钴
一氧化碳
练习
.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
锌ZN
银AG
锰mN
钙cA
Cu
Zn
Ag
Mn
Ca
一大二小!
氧元素
元素符号的含义
O
不对,是一个氧原子
通常有两种含义
你们说的都对
某元素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
你能说出下列符号的含义吗?
Mg
元素符号一般有两种含义,如果有第三种那就是表示某种单质
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
B.O
C.H2
D.C60
A
2.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B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
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2.
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物质
离子
元素
构成
构成
组
成
原子
分子
构成
分解
得失电子
形
成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构成
分子:
金属:Fe
Cu
Hg
···
一定是单质
金刚石、石墨、硅,等
一定是化合物
(金—非)NaOH、CuSO4
单
质:O2、H2、N2、Cl2
···
化合物(非—非):
H2O、CO2、CH4、NH3、C2H5OH、
HCl、H2SO4···
小结:物质的构成
——
分子、原子或离子
原子:
离子:
1.
所有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2.
物质由
分子、或
原子、或
离子
构成
固定说法
固定说法
微观:①
物质由
原子构成。
③
物质由
分子构成。
【
分子由
原子构成
】
固定说法
②
物质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金-非】
(1)过氧化氢由
组成;
过氧化氢由
构成。
过氧化氢分子由
构成;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
构成。
H2O2
过氧化氢分子
氢、氧元素
氢、氧原子
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方法:
(1)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批注“分、原
或
离”
(3)再勾画组成或构成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