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
2.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白板出示)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
2.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三、先学
由于空气没有颜色和气味,所以人们对空气的真正认识却比较晚。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展示教材图2-1和2-2,简单介绍拉瓦锡的实验原理),今天就模仿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过渡语:同学们怎样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呢?我们要通过几次实验探究来获得知识,学会应用。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演示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一次“先学后教”
边观察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边思考下列问题:
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3分钟后比谁能根据实验正确回答问题。
1.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台上学生演示实验,台下学生观察实验,回答问题。
2.演示实验步骤:教师指导学生上台演示
3.指名提问:指名回答,如有错,知名更正;如无错,则问:认为正确的同学请举手!
答案要点: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放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2)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的氧气被消耗,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倒流。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教师提问:判断: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2)实验测得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空气的成分
第二次“先学后教”
认真默读P27—P30,思考并熟记:
1.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什么叫混合物、纯净物?
3.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分别有哪些主要性质和用途。
3分钟后,比谁能根据演示实验正确回答并做对检测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如无错,则问:认为正确的同学请举手!
答案要点: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叫做纯净物。
(3)氧气可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炼钢、化工、航天、医疗急救、气焊、气割、潜水等。氮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保护气,医疗上用液氮做麻醉剂等。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于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出示小结:
过渡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呢?请看小结,1分钟背诵记忆。
(教师巡视,督促每一名学生紧张高效背诵知识点)
3.教师提问
(1).空气的成分以_____和_____为主,其中按体积计,氮气占____,氧气占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稀有气体约占________。
(2).下列物质:
①人体呼出的气体;
②氧气;
③二氧化碳;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5)液氮;
(6)洁净的空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并说明每一种混合物其中的成分。
3.判断(1)稀有气体
答案要点:
第1题:氮气
氧气
78%
21%
0.03%
0.94%
第2题:(1)(4)(6)
呼出气体中有: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氧气
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
洁净的空气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预计学生出现的错误有:认为氧气是纯净物而二氧化碳是混合物
2.
拓展
(1)学生小结知识点,教师白板公布,学生巩固记忆1分钟。
(2)拓展题
第1题
(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但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其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不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3)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为什么?
(不能。蜡烛燃烧时虽然消耗掉氧气,但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样集气瓶内气体总量并没减少,气压没有减小,水不会倒流)
第2题
由此说明什么叫混合物?什么叫纯净物?分别再举出你熟悉的例子。
特征: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等
注意:混合物是由纯净物组成的,如空气是混合物,组成空气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纯净物;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关键看这种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不能与物质的名称混淆。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的名称,属于纯净物,而“氧”“磷”是组成这种物质的基本单元,也就是“元素”;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当堂训练
1.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2.列举两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主要用途。
3.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1)右图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广口瓶内水的体积小于广口瓶中原来空气的1/5,分析可能是有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5)实验课上,某同学用足量的蜡烛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