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实验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理解并熟记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我们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得到氧气,在实验室里如何快速制取氧气呢?这便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目标
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请看(白板出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实验操作。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理解并熟记分解反应的概念
三、先学
同学们,怎样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呢?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学生边读书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次“先学后教”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并检验。
实验2—6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并分析每个实验说明的问题。
(过渡)为什么上述实验可重复多次,好像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呢?在这里二氧化锰其怎样的作用呢?实验室还可用哪些方法制取氧气呢?
1.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台上学生演示实验,台下学生观察实验,回答问题。
2.演示实验步骤:
教师指导三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提问:
关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口略下倾斜
B.铁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
C.为防止漏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D.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收集氧气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催化剂和化合反应
过渡语:下面自学开始!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全班,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自学。
第二次“先学后教”
请同学们边看课本P37--P39页,边观察实验,边思考并熟记:
1.
什么叫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
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比谁能根据演示实验正确回答并做对检测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如无错,则问:认为正确的同学请举手!
答案要点:
(1)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口头提问:
判断:(1)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
(2)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增加。(
)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
(4)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迅速产生氧气。(
)
1、在刚才的实验中
(1)实验①中的木条不能复燃,实验②
中的木条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③
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
综合分析①
-
③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的作用?
2、认真观察下列实验(实验2-5),请你描述实验现象。
3.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答案要点
第1题:(1)实验①中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实验②
中的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3)催化作用。
板书:催化剂
:
一变
二不变。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什么叫催化剂?
(1)说明
“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不能片面理解为加快,为了加快某些反应速率,可以加催化剂,同样为了控制或减慢某些反应的速率,也需加催化剂。
(2)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发生变化。
第2题
答案:(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集气瓶内水面下降。-----排水集气法
(2)木条复燃
板书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拓展: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如下:
板书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第3题
都是多种变成一种————分解反应。引导学生分解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区分。
分解反应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判断依据就是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个数。由一变多就是分解反应;由多变一就是化合反应。
预计学生出现的错误有:
第1题:学生理解催化剂定义中的“改变”只表示加快。
2.
拓展
(1)学生小结知识点,教师白板公布,学生巩固记忆1分钟。
(2)拓展题
实验中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什么催化剂概念中用“改变”?
四、当堂训练
1.填写下表,比较四个反应的异同【教材第41页第1题】
反应
文字表达式
反应物
生成物
高锰酸钾制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
(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
D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6.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氧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
五、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