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导入语: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里有水(出示图片1),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出示图片2)。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白板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目标
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请看(白板出示)。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三、先学后教
同学们,怎样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呢?我们需要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来获取知识。
第一次“先学后教”
过渡语: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水资源丰富,但另一方面可用水短缺,那关于“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认真看课本P68—72的内容,思考:
1.地球表面约71%覆盖着水,为什么许多国家和地区还面临缺水危机?
2.结合图4-6、4-7及日常生活,谈谈在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如何节约用水?
3.结合图4-8、4-9谈谈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有哪些危害?怎样防止水体污染?
如有疑问可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全班,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学习、紧张自学。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果有错,指名更正;如无错,则问:认为正确的同学请举手!
四、当堂训练
(一)口头练习:自背、互背、教师抽查、完成堂清。
(二)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训练。
(三)发放当堂训练纸
1.地球上水储量是_________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________的。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
2.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以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4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怎样防止水体污染?
(四)学生练习
(五)如果响起下课铃,则收齐当堂训练纸,下课;如果时间多余,则公布答案,互评对错。纠错后,如果还有时间,可继续看书背记本节知识点。
五、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