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主观题十二练 11:人文地理真题20道(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高考地理主观题十二练 11:人文地理真题20道(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29 14:52: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高考地理主观题十二练11
人文地理真题20道
1.(2021·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下图),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1)评价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2)分析天津旅游扶贫的举措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答案】(1)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突出;历史文化价值高
(2)改善当地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开发并保护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扩大客源市场。
(3)海拔较高(气候冷湿、空气稀薄);草甸面积大;水源充足。
【解析】本题以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为背景,涉及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农业区位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1)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当地旅游资源的功能可以从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突出的角度组织答案;价值可以从历史建筑、纪念地较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角度组织答案。依据材料,当地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可通过开展研学等活动发挥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
(2)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与景区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接待能力、保护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等角度分析作答。依据材料,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改善了当地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了景点的接待能力,同时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管理经验支持,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通过帮扶宣传,提高景点的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当地形成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海拔、草甸面积、水源条件等角度分析作答。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年降水量少,适合牧草的生长,草甸面积大,河湖众多,水草丰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畜牧业。
2.(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动物园目前展出的珍稀动物达500种、共5000余只。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天假期,动物园共接待游客35.8万人。
(1)说明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动物园游客众多的主要原因。
北京动物园南侧的西外南路交通便利,两侧曾是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2018年,北京金科新区的核心区在此诞生。通过改造原有楼宇,金科新区吸引金融科技、金融安全等相关企业进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区域联动。
(2)简述在该地建设金科新区核心区的有利条件。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知名度高;有闲暇时间;交通便利;疫情防控形势转好。
(2)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设施配套较好;与金融街、中关村科学城南北相联,区域协同、信息交流优势明显;邻近高校、研究机构,有利于专业人才汇集;周边有景点、公园,环境较好。
【解析】本题以北京为背景,考查影响旅游业的因素,影响服务业中金融业的主要因素等知识点。
(1)游客众多的原因应从旅游资源特点、游客旅游时间、游览愿望、交通提交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北京动物园目前展出的珍稀动物达500种、共5000余只”可知此处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大,知名度高;通过读图可知此处有交通枢纽、地铁站,所以交通便利;材料中“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天假期”,可知此时正值五一假期,所以人们有闲暇时间,具备旅游时间;结合当时实际正值疫情形式缓解时期,人们出游愿望强烈。
(2)在该地建设金科新区核心区的有利条件应从当地的基础设施、周围环境、技术知识条件等角度分析。据图可知此处具备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所以设施配套较好;看图可知此处与金融街、中关村科学城南北相联,所以可以区域协同、信息交流;附近邻近高校、研究机构,专业人才丰富;此处周边有景点、公园,所以自然环境也较好。
3.(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答案】(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解析】本大题以长江三峡翻坝系统为材料,涉及交通、水利工程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会拦截河流流水,在库区上游蓄水,导致库区上游地区河流水深增加,河道拓宽,河流的通航里程和通航能力都增加,运力提升;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河道拓宽,原有港口水深增加,停泊能力提升,港口规模扩大;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原来不适宜建设港口的点位,因为河流航运条件改善,适宜建设港口,港口数量增加,覆盖的经济腹地变大。
(2)根据材料“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可知节省货物运输的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根据材料“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缓解船闸压力,提高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行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可知,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可以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变得更加灵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三峡翻坝物流系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物流园区仓储,加工和商贸的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收益,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4.(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省份项目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1)湖南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
(3)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1)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地域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试验推广条件好。海南省: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野生稻种丰富;环境质量好,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
(2)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一些地区种一季稻外,其他时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
(3)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大(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稻米的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以海南省和湖南省的水稻种植业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指出海南和湖南两者在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中的各自优势应从技术、育种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湖南省来说,材料信息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该团队属于湖南省,因此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根据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知,与海南省相比,湖南地域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因此湖南的育种试验推广条件好于海南省。对于海南省来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湖南位于亚热带地区,海南位于热带地区,因此海南省具有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等自然优势;材料信息表明,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因此野生稻种丰富,有利于水稻进行杂交育种;海南省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加上环境保护得力,环境质量好,因此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成为海南育种试验中的明显优势条件。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应从水源、自然灾害、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海南省从热量条件来看,适合水稻一年三熟,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由此推断,当地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许多地区无法做到一年三熟,甚至一年两熟,这是当地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海南省位于南部沿海,位于台风西移路径之上,因此夏秋多台风,台风往往给当地水稻带来毁灭性灾害,从而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较差,—些地区种—季稻外,其他时间当地农民往往更愿意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因此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
(3)材料信息表明,海南省稻作大部分地区以"一年一熟"为主,复种指数低,导致水稻产量不高;当地农民往往更愿意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大,使得水稻播种面积比重较小,导致水稻产量不高;当地人们人口较多,以大米为主食,因此稻米的需求量大,因此导致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
5.(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
(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
(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
【答案】(1)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2)政策支持;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地租低;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
(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市民休憩空间充足,提高人居环境;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城市的区位条件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调动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作答。
(1)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2)“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汉堡新城建设受到政策的支持;其次,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地租低;读图可知,汉堡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
(3)汉堡新城设计10大特色板块,各区特色鲜明,且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根据材料“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可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6.(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答案】(1)产业类型:第三产业
企业类型: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
(2)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上海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3)该品牌知名度高、品质较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主要目标消费者有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人。
(4)邻近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借助上海的机场、港口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通勤),昆山也有消费需求;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
【解析】本题以上海某品牌咖啡店为载体,考查产业类型、空间特征描述、消费人群特点、创新产业园的区位条件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客户去咖啡馆消费,支撑了咖啡馆蓬勃发展,客户消费水平高,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故支撑其发展的产业类型为第三产业。客户消费水平高,推测其收入高,主要来自金融、商贸、信息技术、策划、法律咨询、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
(2)由图可知,整体上,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空间分布不均,再看局部地区,中心城区密度较大,郊区密度较小;但在机场附近相对较多。
(3)由材料可知,该品牌知名度高,是休闲会友、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故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人员,如高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企业白领)。另外,该品牌是国际连锁品牌,有文化内涵,主要目标消费者也包含喜爱潮流文化的年轻消费者,如大学生等。
(4)由图可知,昆山邻近上海,而上海咖啡及其烘焙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布局在昆山便于产品快速运抵市场;昆山邻近上海,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布局在昆山便于接受上海的资金和技术扩散,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便于借助上海的基础设施,如机场、港口等,方便从国外输入原料、输出产品;昆山地处上海附近,部分上海就业人口在昆山居住,昆山也有该咖啡品牌的消费需求;与昆山相比,上海土地租金高、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大型产业园。故选址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
7.(2020·北京高考真题)2020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
(1)说明开发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共同优势条件。
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原为某印刷机生产企业厂址。目前,该园区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
试验检测、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会址。
(2)阐述该园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宏达路两侧泡桐树每年四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淡紫色的花朵妆点出一条花香四溢的春之长廊,成为北京旅游新的“打卡地”。
(3)说出泡桐花景观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及观赏方法。
【答案】(1)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产业基础雄厚,市场需求量大,临近机场,有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等,交通便捷。
(2)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研发、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功能。
(3)美学价值,把握观赏时机,精选观赏点位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工业园区改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以及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这类产业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且北京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密集,人才众多,产业基础雄厚。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四大支柱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靠近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距市中心相对较近,地铁线路以及京沪高速从该区域经过,交通便捷。
(2)该园区以前为某印刷机生产企业厂址,通过改造而成,现今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试验检测、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会址,园区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研发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功能。
(3)泡桐花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该景观具有很强的时令性,需要把握合适的观赏时机,同时需要精选观赏点位,已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
8.(2020·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气候:热带、亚热带;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丘陵、山地。
(2)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仍需进口
(3)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
(4)培育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扩大种植规模;创立品牌;培育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咖啡种植的区位条件、我国咖啡生产的特点及发展的措施,考查对图表的阅读和应用能力,难度一般。
(1)从左图的原产地分布图和我国咖啡种植区的分布可知:咖啡种植区的自然条件应具备以下条件: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并具有高温多雨气候特征;地形以山地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在1000-2300米最好。
(2)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数据的观察和判断能力。从图可知,种植面积呈波动扩大;产量持续增长;消费量波状上升;2012年后消费量明显低于生产量,但由于部分生豆出口,导致国内咖啡仍需进口。
(3)本题考查我国咖啡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国内咖啡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政策优惠。
(4)本题考查发展措施,可从培育良种、技术、产业链、品牌等方面分析。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种植技术研究,提高种植技术;对咖啡生豆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专业化生产,扩大种植规模;树立品牌意识,创立自主品牌;加快国内咖啡销售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培育国内市场。
9.(2020·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
(1)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
山东临沂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自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商家进一步扩大了线上销售的规模。
(2)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有哪些好处?
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山东日照市原本无茶树生长,通过“南茶北引”,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绿茶之乡”。与南方产茶区相比,当地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
(3)日照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答案】(1)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蔬菜基地规模大;运用温室技术(农业新技术),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交通便利;政策扶持。
(2)扩大市场范围(增强销售时间灵活);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减少人员直接接触(利于防疫)。
(3)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较大;积温(热量或气温)相对南方较低,茶树生长缓慢。以上条件利于有益物质积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和互联网销售的好处等相关知识。
(1)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土地、技术、交通和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土地条件来看,寿光地处渤海沿岸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丰富,使蔬菜基地规模大。从技术条件来看,运用温室大棚技术进行生产,改善了热量条件,能保障蔬菜全年生产。从交通条件来看,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将蔬菜快速运往市场。从政策条件来看,有当地政府的扶持等。
(2)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好处可以从市场、成本、客户需求和防疫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市场来看,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可以扩大市场范围。从销售成本来看,可以减少销售环节,从而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互联网销售可以快速反馈客户需求信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可以减少人员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等。
(3)日照绿茶特色鲜明,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其原因可以从气候角度进行分析。从光照条件来看,与南方地区相比,山东日照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从热量条件来看,相对南方日照的积温较低,热量条件相对少,茶树生长缓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日照绿茶特色鲜明,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
10.(2020·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答案】(1)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2)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可错时进行,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生产效率。
(3)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农业活动优点分析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考查等知识点。可以借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业活动安排的优点回答。
(1)据图2可知,加纳可可带大致位于2°W、7-8°N,位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地带,因此降水应该是年内分配不均;据图3降雨量可知,该地区6月份、10月份附近降水较多,说明有两次雨季,1月、8月降水相对较少,形成两次干季。
(2)可可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幼苗生长期间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结合图3,中幼苗期农事活动、结果期农事活动可知,可可和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期可以为幼苗提供荫蔽环境,利于幼苗生长;可可、谷物生产忙季、闲季基本错开,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3)据图3分析,每年9月至次年1月,是结果收获的大季,此时降水较多,是雨季,“可可收获时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治霉烂”,可可收获应该及时晾晒加工,此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农忙主要在其湿季,每年9月至次年1月可可带以北草原地区应该进入干季,是农闲季节,此时有大量劳动力闲置。
11.(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答案】(1)经济发达,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气产量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2)有利:海水深度较浅;风浪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结冰。
(3)特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俄罗斯比例最大。优势:运输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成本低。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能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天然气管道修建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多为基础知识考查,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西欧天然气储量、产量有限,但是西欧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冬季冷湿,部分地区需要天然气取暖,因此天然气需求量大,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西欧注重环保,多使用比较清洁的能源,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因此西欧大量进口天然气。
(2)题目要求评价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据图可以看出,波罗的海属于内海,北海是边缘海,波罗的海海水深度比北海浅,四面受陆地阻挡,风力较小,风浪小,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且纬度比北海高,北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因此波罗的海冬季易结冰,不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
(3)据图2分析,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其次是挪威、荷兰,主要来源于临近国家,来源多元化较明显,其中俄罗斯的比重最大。甲乙之间主要连接俄罗斯西欧部分及德国北部,甲乙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陆地修建会穿过多个国家,沿线人类陆地活动较为频繁,可或干扰天然气运输;若经过波罗的海修建,可以减少人类陆地活动干扰,充分发挥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12.(2020·上海高考真题)蒙古国与我国山水相连。在我国抗疫期间,蒙古国宣布将相赠三万只羊。采矿业、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羊绒业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产业部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国国土面积约1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2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绒国,羊绒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1%;绝大部分的羊绒出口到中国。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
(1)从市场规模的变化和产品附加值角度,概括内蒙古羊绒业发展的特点。
(2)羊绒业的发展有赖于畜牧业,从自然因素角度,简述蒙古国46°N以北和以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区位条件,并分析水分条件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是世界羊绒生产和消费大国,从原料、市场、技术角度分析我国与蒙古国羊绒业发展的互补性。
(4)分析蒙古国传统支柱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答案】(1)角度:市场规模的变化;
特点:
2014到2018年羊绒业市场规模逐渐变大,世界第二大产城国。产品附加值;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
(2)区位条件:北部降水较多,河流众多,水草年美,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南部地区降水少,植被稀少,草场的承载力弱。
原因:该地区的降水主要受来自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北部离海岸距离更近;北部为山地,处于迎风坡降水多,南部地区深居内陆,且位于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蒙古国畜牧业发达,
羊绒生产原料丰富,而我国畜牧业发展条件较差,
羊绒生产原料较少;我国人口众多,对羊绒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羊绒工业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发达,加工能力强;蒙古国人口少,消费市场较小,国内生产能力有限,
羊绒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加工能力不足。我国与蒙古羊绒产业互补性强,两国发展羊绒产业有利于蒙古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满足我国对羊绒产业的市场需求。
(4)发展畜牧业和采矿可能造成地表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破坏;不合理的采矿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会污染水体和大气;开挖矿产会造成地面塌陷;耗费大量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的短缺,该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解析】本题考查蒙古国和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及蒙古国传统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知识点。
(1)从市场规模的变化角度分析,图2显示:2014到2018年羊城业市场规模逐渐变大,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绒国,羊绒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1%。从产品附加值角度分析,“绝大部分的羊绒出口到中国。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说明多为初级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
(2)据图1分析,从区位条件角度分析:蒙古国46°N以北降水较多,图中河流众多,水源较多,水草年美,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46°N以南地区降水少,河流少,最远缺乏,植被稀少,草场的承载力弱,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水分条件南北差异大,原因是:该地区的降水主要受来自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北部离海岸距离更近,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北部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南部地区深居内陆,且位于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3)蒙古国位于内陆,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羊绒生产原料丰富;而我国畜牧业发展自然条件较差;我国羊绒生产原料较少,两国可以互补;我国人口众多,对羊绒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羊绒工业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发达,加工能力强,资金充足;“蒙古国人口约32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蒙古国人口少,消费市场较小,国内生产能力有限,
羊绒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不足。我国与蒙古羊绒产业互补性强,两国发展羊绒产业有利于蒙古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满足我国对羊绒产业的市场需求。
(4)采矿业、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和采矿可能造成地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等不合理活动会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被破坏;不合理的采矿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会污染水体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开挖矿产会造成地面塌陷,破坏耕地、草场资源;传统支柱产业耗费大量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的短缺,该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3.(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
(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
(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答案】(1)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
(2)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3)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4)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
【解析】通过分析第三产为服务的发展,考查学生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1)从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看出,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约1厘米,距吉隆坡市中心约20千米,休闲城至国际机场约2厘米,距国际机场约40千米,离两地距离较近,图中有高高速公路连接,临高速公路,交通方便,速度快,用时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国外)游客前往。
(2)该国锡矿资源枯竭,周边矿场废置,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3)消费人群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分别从两方面进行说明。马来西亚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为该国的经济中心,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要求提高,需要多样化的消费,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服务全面且水平高,接待能力强,能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促进消费者的进一步消费。
14.(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答案】(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可以判断该地为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选择西欧顺坡垄设计为情境,反映农业生产特征是一定地域人类与地理环境长期协调的结果,引导学生建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的观念。
(1)该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来答题,根据顺坡垄种的结果来推测该地区的降水特点。顺坡垄的走向与坡向一致,水流速度较快,不利于保水保土,且灌溉不便。结合材料,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应位于温暖湿润的西欧,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即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每次降雨量较小,对土壤的冲刷能力较弱,故可不考虑保土保水的作用,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故可不考虑灌溉的问题。
(2)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的南坡。该地位于52°N附近,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可加大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单位面积接受光照多,且不易形成遮挡。顺坡垄葡萄之间的阻挡少,可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利于葡萄的生长。
(3)此问题是与前面两问进行对比而设置的,答题时需要对比温带湿润地区和温带半干旱地区的降水特点。温带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偶有暴雨。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顺坡垄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灌溉不便。故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
15.(2019·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考察城市化相关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城市化的表现区域差异,对于去发展的影响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治理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难度一般,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源,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如能源行业、也可以发展化工,尤其是重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该区草原广布,饲料充足,适合牛羊放牧养殖,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如炼乳等。
(3)既要面对生态破坏,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该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具有示范作用。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从对外开放的作用来说,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内蒙古东西跨度广,邻国较多,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点睛】拓展延伸: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由于具有不同的空间范围和城市数量,因而形成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群。城市群是一个大的区域增长极(或增长区),经济增长速度快,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城市群也是一个“创新极”,创新能力很强,有利于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
16.(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甲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乙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答案】(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解析】考查区域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工业区位因素,保健园的合理布局。
(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10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市分布密集。
(2)医疗保健业的发展受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是由于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而鲁尔区又是德国“工业的心脏”,经济发达,材料中指出鲁尔区境内有“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说明其医学研究水平高;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与其市场需求关系密切,该区曾经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还有题中材料指出该区“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说明老龄人口多,一般老龄人的身体状况较差,故对医疗保健需求量大。
(3)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可从位置适中、技术先进等方面进行分析。读波鸿市的位置图及图乙可知,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位于波鸿市,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医学科研和医药研制水平高;波鸿市的位置适中,便于医疗保健与研究及医药生产间的相互联系协作。
(4)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可从技术先进、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思考作答。读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图可知,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为保健园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保健园位于波鸿市边缘地带,离市中心较远,园内环境清洁优美,利于保健。
17.(2019·北京高考真题)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
【答案】(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3)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4)处于旱季,降水相对少,气温相对低,湿度适宜,灾害相对少,出行安全。
【解析】本题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力。(1)解答时需要对图中的区域进行板块位置定位,并掌握地震的危害。(2)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从对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3)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多种”“优质”等关键词语,然后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进行解答。(4)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要考虑出行的安全和出行的目的两个方面,再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1)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发地震灾害。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改善,跨境合作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如可以发挥当地特色和边境优势发展旅游等,为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老挝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水热条件充足,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该地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可以发展多种种植,如在气候较温凉地区可以种植玉米等;根据材料,“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说明该地工业少,环境污染少,农作物品质优良;并且农耕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4)到该地旅游要注意旅行的安全性和景观的可观赏性。琅勃拉邦在1月到2月之间,气温较低,适宜出行;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1月到2月期间是降水较少的季节,湿度适宜,宜出行;1月到2月期间,少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出行较安全。
18.(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2)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3)(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4)外资撤离,投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1)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具体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澳大利亚东南地区是西方殖民者最早到达的地区,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看,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温和,有利于人口分布,所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同时也为组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阿德莱德、墨尔本、吉朗都位于临海,港口多,海上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2)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及个性化需求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且草原、荒漠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个性化需求大;“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3)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劳动力价格及生产规模角度分析。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同时,“各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使得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所以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4)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从不利影响看,由于汽车产业退出,使得当地就业压力增大,以汽车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经济出现下滑,且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汽车产业退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人才等从事其他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19.(2019·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橡胶原产于赤道雨林地区。橡胶树抗风能力差,18℃是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5C时会受低温危害。我国橡胶生产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云南是橡胶园面积和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
材料三: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
(1)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
(2)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3)分折我国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自然原因,说明影响云南橡胶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
【答案】(1)接近铜矿产地,降低运输成本;有铁路或公路通过,运输比较便利;利用城市的劳动力、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
(2)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
(3)原因:纬度低,光照和热量资源丰富;受北部高原、山地阻挡,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地处内陆,地形封闭,夏秋季不受台风影响。不利气候条件:1月和12月温度低,橡胶树不能正常生长;1月和12月极端低温会造成低温冻害。
(4)20°N;甲地:影子朝北,由短变长;该中学:影子朝南,由长变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条件及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条件主要从原料、交通及能源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云南省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布局大型铜冶炼厂接近铜矿产地,降低运输成本;有铁路或公路通过,运输比较便利;利用城市的劳动力、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有利条件。
(2)铜矿区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主要从破坏植被、废渣等角度考虑。矿山开采破坏植被;矿山开挖改变地貌形态;采矿产生大量碎石;选矿产生大量废渣,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源。
(3)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自然原因主要结合橡胶生长习性从气候角度分析。云南省纬度低,光照和热量资源丰富;受北部高原、山地阻挡,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地处内陆,地形封闭,夏秋季不受台风影响,所以有利于橡胶种植。不利条件主要从低温方面考虑,1月和12月温度低,橡胶树不能正常生长;1月和12月极端低温会造成低温冻害。
(4)读右图可知,该地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部分时间差值相等,只有很短时间差值较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两条纬线以南地区时,差值相等,当夏至日二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最小,计算可得,该地纬度为20°N。二者差值最小时为夏至日,及P以前为春分到夏至,P-Q为夏至日以后的变化,则正午影子朝北,影子逐渐变长,而该中学物影朝南,由长变短。
20.(2018·北京高考真题)(2018·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3)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4)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海运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城市。
航空分布特点:机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
铁路分布特点: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
公路分布特点: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2)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海陆兼备。
(3)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湖泊水位高,盐度低;7月份气温最高,降水少,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4)劳动力廉价而充足;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技术投入多;环境污染少。
(1)据图例可知,该国有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可判断其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陆上交通线路的修建主要考虑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因素。据图可知,港口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沿岸,沿海分布,靠近城市。机场图例较多,且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靠近城市。铁路多分布北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其中北部里程较长。公路线路较多,且东部平原密集、西部山区稀疏。
(2)可迁移我国横断山区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据图可知,该国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丰富;且中部山区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物种丰富;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国受海洋影响较大,海陆兼备,海陆生物种类众多。
(3)据希马尼气候资料分析可知,该地区最低气温20℃以上,全年高温,因此蒸发旺盛,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据图可知,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补给湖泊水多,因此湖泊水位高,降水多,起到稀释作用,因此湖水盐度低;而7月份气温最高,蒸发旺盛,且降水少,因此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4)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国自然环境优美,环境污染少,有机香蕉的品质好;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廉价而充足;且市场需求量大,政府设立各种管理机构,体现了政策支持;以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和品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农业区位条件。做题需明确:(1)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河运和海运)、管道等。据图例分析即可,难度不大。(2)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应从热量和相对高差大角度分析。
(3)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对湖泊水位和盐度的变化。气温影响蒸发量,进而影响盐度高低,降水影响水位变化,也会影响盐度高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高考地理主观题十二练11
人文地理真题20道
1.(2021·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地区(下图),有河流、湖沼、雪山、草甸、藏寨、寺院等,还有多处红军长征纪念地。其中甘南藏区是天津市对口扶贫地区之一,天津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修建了藏式民舍、度假村,通过旅游扶贫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1)评价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2)分析天津旅游扶贫的举措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在图中所示草甸地区,当地藏族人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放养牦牛、藏绵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3)分析当地形成这种特色畜牧业的自然条件。
2.(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动物园目前展出的珍稀动物达500种、共5000余只。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天假期,动物园共接待游客35.8万人。
(1)说明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北京动物园游客众多的主要原因。
北京动物园南侧的西外南路交通便利,两侧曾是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2018年,北京金科新区的核心区在此诞生。通过改造原有楼宇,金科新区吸引金融科技、金融安全等相关企业进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区域联动。
(2)简述在该地建设金科新区核心区的有利条件。
3.(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峡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4.(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省份项目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1)湖南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
(3)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5.(2021·河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
(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
(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
6.(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下图示意该品牌连锁咖啡馆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测支撑咖啡馆蓬勃发展的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
(2)据图描述该品牌咖啡馆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3)分析该品牌咖啡馆布局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级写字楼地区的目标消费人群。
(4)说明该品牌母公司选择在昆山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上海因素。
7.(2020·北京高考真题)2020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
(1)说明开发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共同优势条件。
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原为某印刷机生产企业厂址。目前,该园区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
试验检测、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成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会址。
(2)阐述该园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宏达路两侧泡桐树每年四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淡紫色的花朵妆点出一条花香四溢的春之长廊,成为北京旅游新的“打卡地”。
(3)说出泡桐花景观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及观赏方法。
8.(2020·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咖啡原产于非洲,现在我国云南、四川、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均有种植,但90%以上种植面积集中于云南。图一为“咖啡原产地非洲某地的咖啡种植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咖啡种植已成为我国云南部分地区支柱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农村扶贫产业,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我国咖啡生豆产量位列全球第13位,但人均咖啡消费水平低,产业利润丰厚的加工、流通环节多为外国品牌控制。图二为“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产量、出口量、消费量统计图”。
(1)结合咖啡原产地和我国的种植状况,概述适宜种植咖啡的地区应具备的自然条件。
(2)简述近十年来我国咖啡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3)简析我国发展咖啡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为提升我国咖啡产业水平,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9.(2020·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山东寿光地区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地为武汉及其他地区提供大量新鲜蔬菜,保障了民生。
(1)说明寿光成为我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有利条件。
山东临沂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自疫情发生以来,当地商家进一步扩大了线上销售的规模。
(2)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有哪些好处?
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山东日照市原本无茶树生长,通过“南茶北引”,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绿茶之乡”。与南方产茶区相比,当地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
(3)日照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10.(2020·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1)。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2)。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2)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3)每年9月到次年1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11.(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12.(2020·上海高考真题)蒙古国与我国山水相连。在我国抗疫期间,蒙古国宣布将相赠三万只羊。采矿业、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支柱产业,羊绒业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产业部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国国土面积约1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2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绒国,羊绒产量约占全球市场的21%;绝大部分的羊绒出口到中国。三分之二的羊绒企业生产仍处在初级加工阶段。
(1)从市场规模的变化和产品附加值角度,概括内蒙古羊绒业发展的特点。
(2)羊绒业的发展有赖于畜牧业,从自然因素角度,简述蒙古国46°N以北和以南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区位条件,并分析水分条件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是世界羊绒生产和消费大国,从原料、市场、技术角度分析我国与蒙古国羊绒业发展的互补性。
(4)分析蒙古国传统支柱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3.(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
(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
(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14.(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15.(2019·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16.(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甲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置,图乙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17.(2019·北京高考真题)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
18.(2019·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下图)。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19.(2019·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橡胶原产于赤道雨林地区。橡胶树抗风能力差,18℃是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5C时会受低温危害。我国橡胶生产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云南是橡胶园面积和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
材料三: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
(1)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
(2)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3)分折我国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自然原因,说明影响云南橡胶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
20.(2018·北京高考真题)(2018·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3)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4)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