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后培优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洋洲某地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南极洲简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均比同纬度的西侧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大主要原因是(
)
A.受印度洋东南信风影响
B.大陆东岸飓风频繁多发
C.受地形拾升形成地形雨
D.位于副热带高压带西侧
2.图中①地和②地(
)
A.②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向
B.②地所在的海域为太平洋
C.①地极昼持续时间短于②
D.①地极夜持续时间长于②
【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大洋洲(澳大利亚的东部),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甲、乙两地的东南信风来自太平洋,故A错;飓风是发生在大西洋的热带气旋,澳大利亚大陆东岸的飓风活动较少,故B错;甲、乙两地在大分岭的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C正确;副热带高压带边缘处降水少,故D错。故选C。
2.读图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其所在海域为大西洋,故AB错;①地纬度高于②地,极昼(夜)持续时间均长于②地,故C错、D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
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气压场分布形势出现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此时,图示海岸线处的风向及其主要成因为(
)
A.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3.B
4.B
【解析】3..读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陆地为印度半岛东部,此时,该地区气压场西南高东北低,盛行西南风,根据该地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可推测为北半球夏季。B正确。故选B。
4.根据上题可知,该地为印度半岛(东海岸),由图示等压线分布形势可知,印度半岛东海岸线处的风向为西南风。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B正确。故选B。
【点睛】先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再根据季风风向判断季节。
下图为某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长春和札幌纬度大致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湿度增大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濑户内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终年多晴少雨
D.一年四季如春
【答案】5.B
6.C
【解析】5.读图可知,札幌位于西北季风迎风坡,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湿度增大,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②③正确;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对降水没有影响,①错;冬季札幌吹西北季风,④错。②③正确,故选B。
6.读图可知,濑户内海沿岸南北两侧有山地,冬夏季风受山地阻挡都难为该地带来水汽,故该地的气候特点是终年多晴少雨,C正确;濑户内海沿岸纬度低,冬季气候温和,A错;位于夏季风背风坡,夏季高温少雨,BD错。故选C。
【点睛】日本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南季风;受地形影响,夏季太平洋沿岸降水丰富,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富。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阴影区域位于(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8.乙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最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B.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D.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
B.人口稀疏区
C.主要工业区
D.主要森林带
【答案】7.B
8.C
9.D
【解析】7.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阴影区域的纬度大约在赤道附近,且经度为东经20°左右,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甲阴影区域位于非洲,B正确;南美洲所在经度为西经,A错误;赤道穿过的亚洲部分主要是马来群岛,经度大体为东经90°—120°,C错误;赤道并未穿过大洋洲的较大片陆地,D错误。故选B。
8.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读出,乙区域纬度相对较高,为北美洲的北部,且面积分布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B错误,C正确;北美洲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呈狭长状分布,且面积小,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北美洲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D错误。故选C。
9.图中显示的范围很广,世界石油主产区的范围并不大,A错误;人口稀疏区主要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及寒带气候区,亚洲的东部、南部及东南部人口稠密,图中阴影部分包括了亚洲东亚、南亚等地,不是人口稀疏区的分布,B错误;图中显示的范围很广,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并不大,C错误;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植被较丰富的地区,所以最可能表示世界主要森林带,D正确。故选D。
【点睛】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方法、1、比较两地气温高低。2、比较两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气温年较差)。3、比较两地的年降水总量大小。4、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及水热配合情况。
图1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2为图1岛屿的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列关于该岛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1月农业水热条件差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两地7-12月降水量均逐月增加
D.两地气温年较差均较小
11.地纬度相同,但6-8月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B.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C.乙地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
【答案】10.D
11.C
【解析】10.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多,气温较高,草类植被生长旺盛,应该是农业水热条件好,A错误;图中显示,乙地降水最少的月份降水量也超过100毫米,因此乙地是全年多雨,没有明显的干湿两季,B错误;读图可知,乙地7~12月降水量先降后增,不具有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的特征,C错误;图中显示,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气温年较差较小,D正确。故选D。
11.根据图2岛屿的地理位置和轮廓特征判断,该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当地盛行东南信风,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吹来,经过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暖湿气流进入马达加斯加岛后,遇到岛屿上的山脉阻挡抬升,在乙地所在的东侧形成丰富的降水,形成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而甲地位于岛屿西侧,属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因此C符合题意;当地不存在东南季风,两地海拔高度相似,两地均离海较近,因此排除A、B、D。故选C。
【点睛】影响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②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③
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使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使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一年内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13.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12.A
13.B
【解析】12.读图可知,图中④气候类型分布在北半球40°N-60°N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A正确,BCD错。故选A。
13.读图可知,图中⑦气候类型分布在10°N-20°N大陆西岸及大陆内部,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故B正确,ACD错。故选B。
下图中左图为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该地气候成因是(
)
A.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D.冬季受刷热带高压控制,夏季受西风带控制
16.右图所示时期,左图所示地区气候特点是(
)
A.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
【答案】14.C
15.C
16.D
【解析】14.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该地气温7月份高,但此时降水少,1月份气温低,降水较多,且最低气温在0℃以上,所以符合地中海气候的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地中海气候是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根据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读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而左图中又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此时该地气候为炎热干燥的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根据下图四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完成下面小题。
17.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18.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走最近航线,其飞行方向是(
)
A.从西南向东北
B.从东南向西北
C.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答案】17.A
18.D
【解析】1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地(50°N,60°E)应位于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内陆地区,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32°S,120°E)应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应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45°N,0°)应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读图可知,乙地(32°S,120°E)和丁地(10°S,60°W)经度互补,东西经不同,应分别位于一个经线圈上的两条不同经线上,由经线圈是大圆,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沿经线圈的劣弧段飞行就是近航线,根据两地纬度判断,过南极点的弧段为劣弧,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最近航线应由乙地先向南飞到南极点,后向北飞至丁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应沿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飞行,由于赤道和经线圈属于大圆,因此赤道上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向正东或正西飞行;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向正南或正北飞行;不同经线但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向正南(或正北)后向正北(或正南)飞行。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处于同一半球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不能形成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特征的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B
20.C
【解析】19.根据图中风向和纬度位置可知:①为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副极地低气压带;②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西北风);③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西南风)。故B正确,A、C、D错误。
20.终年温和湿润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30°---40°N大陆西岸,成因是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中纬西风带的影响。根据图中风向和纬度位置可知:①图中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②图中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③图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④为北半球西风带。因此不能形成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特征的风带是③,故C正确,A、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B____。
(2)图中C、D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区是____(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区是____(填字母)。
(3)简述C、D两地区气候的特征。
(4)分析C地区气候类型面积广的主要原因。
(5)简述E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
【答案】(1)
热带沙漠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2)
C
D
(3)C地区终年高温多雨;D地区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4)平原面积广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5)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
【解析】本题以南美洲气候分布图为背景,涉及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
(1)A地区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沿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B地区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2)C气候区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D气候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3)由第(2)问可知,C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D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
(4)C地为亚马孙平原,亚马逊平原面朝大西洋的东侧有缺口,且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降雨,且有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作用,降水较多。
(5)E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受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再加上其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产生大量降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2.读某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气候类型是________,并归纳其分布规律________。
(2)简述该类气候类型的成因与特点。
(3)分析该类气候在南美洲呈狭长分布的原因。
(4)试着分析在同纬度亚洲东部没有该类气候分布的原因。
【答案】(1)
热带沙漠气候
规律:分布于南北纬20°~30°大陆的中西部
(2)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3)受地形阻挡,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直逼赤道附近。
(4)亚洲东部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环流;夏季盛行海上来的夏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大陆来的冬季风,寒冷干燥。
【解析】本题以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为背景,考查影响多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因素,难度一般。
(1)根据图中的分布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20°~30°大陆的中西部。
(2)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其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
(3)南美洲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地形受到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区;受秘鲁寒流往北流动的影响,减湿,导致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
(4)亚洲的东部地区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环流,所以形成了季风气候。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到大陆高压吹来的偏北风影响,寒冷干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后培优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大洋洲某地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南极洲简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均比同纬度的西侧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大主要原因是(
)
A.受印度洋东南信风影响
B.大陆东岸飓风频繁多发
C.受地形拾升形成地形雨
D.位于副热带高压带西侧
2.图中①地和②地(
)
A.②地位于①地的西南方向
B.②地所在的海域为太平洋
C.①地极昼持续时间短于②
D.①地极夜持续时间长于②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气压场分布形势出现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此时,图示海岸线处的风向及其主要成因为(
)
A.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为某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长春和札幌纬度大致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湿度增大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濑户内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终年多晴少雨
D.一年四季如春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阴影区域位于(
)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8.乙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最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B.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D.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
B.人口稀疏区
C.主要工业区
D.主要森林带
图1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2为图1岛屿的地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列关于该岛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1月农业水热条件差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两地7-12月降水量均逐月增加
D.两地气温年较差均较小
11.地纬度相同,但6-8月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B.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C.乙地山坡迎暖湿信风
D.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一年内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13.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中左图为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5.该地气候成因是(
)
A.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D.冬季受刷热带高压控制,夏季受西风带控制
16.右图所示时期,左图所示地区气候特点是(
)
A.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
根据下图四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完成下面小题。
17.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18.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走最近航线,其飞行方向是(
)
A.从西南向东北
B.从东南向西北
C.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D.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处于同一半球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不能形成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特征的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
21.读南美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B____。
(2)图中C、D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区是____(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区是____(填字母)。
(3)简述C、D两地区气候的特征。
(4)分析C地区气候类型面积广的主要原因。
(5)简述E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
22.读某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气候类型是________,并归纳其分布规律________。
(2)简述该类气候类型的成因与特点。
(3)分析该类气候在南美洲呈狭长分布的原因。
(4)试着分析在同纬度亚洲东部没有该类气候分布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