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七年级
上
2.济南的冬天
第三课时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学习6-7段;
2、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3、总结景物描写的情景融合方法。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水的暖:
“不结冰”“冒着点儿热气”,有“绿萍”
有“水藻”,水藻绿得像拿出了“终年贮蓄的绿色”
水的绿:
水的清亮:
水边有“垂柳”,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儿”。“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水的特点
图画:
空灵(玲珑)水晶图
自主学习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拟人: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把水藻人格化,写出了冬水温暖多情,富有生机。突出了水绿的特征。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把水藻、水和垂柳人格化,写出了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自主学习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比喻: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把“融入了天光的澄清的河水”比作“空灵的蓝水晶”,写出了水清亮的特征。
联想: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由水的绿联想到绿得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从而突出了水暖的特征。
自主学习
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冬天的水的?
想象: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小灰色树影”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视线由下而上进行仰视,同时展开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成为“空灵的蓝水晶”,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合作探究
一、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开头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结尾又说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最后有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来单独成段结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感受。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结尾,既呼应了开头“济南真算得个宝地”,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合作探究
二、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因为山和水是济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①济南有七十二名泉,是著名的“泉城”“泉都”,城中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泉池,有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和大明湖。古人曾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赞美济南的自然风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
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济南群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这些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或点缀城中,或环绕城外,不仅涵养了济南的泉水,也是济南城的天然屏障。
合作探究
三、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思考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1)寓情于景侧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2)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明显流露出作者情感。
合作探究
三、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思考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1.直接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后面还写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也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合作探究
三、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思考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2.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传达出作者喜爱、赞美的真情。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和动静之态,也自然流露出热爱之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深情。
合作探究
三、本文除了情景交融这个写作特点外,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特点呢?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生动贴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顶"字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姿态。"镶"字写出了似银的雪与蓝天相映生辉的情态。"空灵"指灵活而不可捉摸、透明,
"蓝水晶"在文中指整个冬天的济南,这两个词突出了水的清澈明亮。
这篇散文抓住“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向读者展现了济南的冬天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几节课,我们从朱自清先生的《春》,到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唤醒自己热爱生活的真心,睁大善于观察的慧眼,拿起精于描绘的妙笔,记下四季的美好风光,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藏在心中的欣赏、赞叹之情。
课堂总结
山围老城似摇篮(小山摇篮图)
雪染小山如少女(雪后山景图)
描绘精彩
济南的冬天
雪卧城外似名画(山村卧雪图)
语言优美
(温晴)
水暖藻绿显精神
情景交融
清亮湛蓝如水晶
(空灵水晶图)
拓展延伸
一、文人雅士诵济南
海右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
——唐·杜甫
济南潇洒似江南。
——宋·黄庭坚
羡煞济南山水好,
有心常做济南人。
——金·元好问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唐·柳宗元《梅花》
二、积累写冬季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示例:清晨,一轮橘红色的旭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中的大地涂抹上了一层霞光。虽是冬天,浓重的白霜盖住了草丛、田垛、菜蔬、田间、原野,然而这丝丝缕缕黄灿灿的光亮,驱散了雾障霜凝的朦胧的早晨,犹如穴居久了的生灵凝聚的血液重又活跃起来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