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地球的自转
课后培优练
一、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c=d>b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5.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160°W
B.160°E
C.80°W
D.40°E
7.此时,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
)
A.1:2
B.1:1
C.2:1
D.1:3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晨昏线上空时,当地地方时为8日19
时。完成线面小题。
8.下列四幅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所示的四个地区中,该飞机飞越的是(
)
A.
B.
C.
D.
9.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下图是中心点为南极点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6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17日。读图,完成线面小题。
10.图中经线SB的经度为(
)
A.0°
B.90°E
C.180°
D.135°W
11.北京时间为(
)
A.16日8时
B.17日8时
C.16日20时
D.17日20时
北京时间2017年2月3日23:34:01立春。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北半球迎来立春时,伦敦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2月2日23:34:01
B.2月2日17:34:01
C.2月3日23:34:01
D.2月3日15:34:01
13.此刻,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远日点
B.近日点
C.向近日点移动
D.向远日点移动
14.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此时天津昼短夜长
C.昆山日影达一年中最长
D.NO为晨线
16.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点的地方时为6∶00
C.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中左右岸是顺着河水流动方向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8.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在电影《金蝉脱壳》中,史泰龙饰演的越狱专家结合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监狱位于北半球
B.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C.该监狱位于南半球
D.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20.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
A.空气压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重力作用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
(2)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___(东或西)偏转。
(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
(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
2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与D点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2)B点总是比E点的地方时早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3)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方向向D点运动,其方向将向________(南或北)偏移。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图中E点随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说明其长短适宜,对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有利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地球的自转
课后培优练
一、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c=d>b
【答案】1.A
2.A
3.C
【解析】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南北纬60°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为837km/h。图中线速度向北递减,而且大于837km/h,所以为北半球中纬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理论上同纬度线速度相同,但如果两地在同一纬度,则海拔较高处线速度更大,即线速度与海拔成正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据图可知,图示地区自转线速度不为0,说明不是极点,除极点外,全球各地角速度都为15°/小时,故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极点为0,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极点为0外,全球各地均相等,即每小时15°。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5.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4.B
5.D
【解析】4.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与北京时间时差为16小时,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时,旧金山时间为1月1日00:15-16小时=12月31日8:15。由材料可知,到达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日19:20分,因此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为:19:20-8:15≈11小时。B选项正确。A、C、D选项排除。故选B。
5.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同一纬度上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早西晚产生时差,旧金山与120°E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且两地时差16小时,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所以D正确。与飞行方向、半球位置和公转速度快慢关系小,A、B、C可排除。故选D。
【点睛】两个时区标准时间(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160°W
B.160°E
C.80°W
D.40°E
7.此时,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
)
A.1:2
B.1:1
C.2:1
D.1:3
【答案】6.B
7.B
【解析】6.根据“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可知,该岛与东八区相差三个时区,该岛应位于东十一区,而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为165°E,东十一区的经度范围为157.5°E向东至172.5°E,所以该岛的经度可能为160°E,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7.根据东十一区的区时为上午11时,可知东十二区的区时为中午12时,此时0时区区时为0时,从0时区至东12区为新的一天,从西12区向东到0时区为旧的一天,所以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1:1,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日期分界线有两条,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180°经线向东至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晨昏线上空时,当地地方时为8日19
时。完成线面小题。
8.下列四幅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所示的四个地区中,该飞机飞越的是(
)
A.
B.
C.
D.
9.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答案】8.B
9.D
【解析】8.当地地方时为19时,这一时间只可能是日落时间,因此飞机正在飞越的是昏线,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变为黑夜的界线,反之为晨线;四幅图中A、C图表示的是晨线,B、D图表示的是昏线。19时日落,日落时间较昼夜平分时日落的时间18时晚1小时,这说明该地该日昼长夜短,材料已知飞机在北半球飞行,也就是说北半球该日是昼长夜短,且越往北白昼越长。B图表示越往北白昼越长,B正确;D图表示越往北白昼越短,D错误;故选B。
9.165°E位于东十一区,且为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当地地方时为8日19
时,东十一区的区时为8日19
时,则该地(东十一区)往西到芝加哥(西六区)区时差为17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此时芝加哥的区时为8日2时,6小时后到达芝加哥,则到达芝加哥的区时是8日8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1,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能在地球上某一位置观察到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的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
下图是中心点为南极点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6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17日。读图,完成线面小题。
10.图中经线SB的经度为(
)
A.0°
B.90°E
C.180°
D.135°W
11.北京时间为(
)
A.16日8时
B.17日8时
C.16日20时
D.17日20时
【答案】10.C
11.B
【解析】10.该图是中心点为南极点的地球示意图,因此,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中阴影部分为11月16日,非阴影部分为11月17日,因此,SB和SA经线为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SB日期分界线,日期由17日变更为16日,因此,SB为180°经线,SA为地方时0时的经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SA为地方时0时的经线,且SA与180°经线组成经线圈,其经度为0°,因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8时,再根据120°E位于图中非阴影部分,判断日期为17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实际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这主要是为了方便180°经线附近居民的生活。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0时(地方时)所在经线是一条自然日期分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地方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地方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北京时间2017年2月3日23:34:01立春。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北半球迎来立春时,伦敦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2月2日23:34:01
B.2月2日17:34:01
C.2月3日23:34:01
D.2月3日15:34:01
13.此刻,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远日点
B.近日点
C.向近日点移动
D.向远日点移动
14.此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12.D
13.D
14.D
【解析】12.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以及时间的差异。同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伦敦有本初子午线经过,位于中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北京时间2017年2月3日23:34:01,伦敦的区时为2月3日15:34:01,故选D。
13.地球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北京时间2017年2月3日23:34:01,地球已经过了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故选D。
14.该日为2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对应经线地方时为12点,120°E时间为23:34:01,可求出12点所在经线大致在53°W左右,而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其余范围为西半球,所以直射点为西半球。故选D。
【点睛】地球每年1月初到达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7月初到达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可记忆为“一快近,七慢远”。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此时天津昼短夜长
C.昆山日影达一年中最长
D.NO为晨线
16.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N点的地方时为6∶00
C.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答案】15.D
16.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地球运动的意义及读图分析能力。
15.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推出该地是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偏,南半球左偏,该地所在半球为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比较严重,A项错误。依据题意,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推出Q点所在经线应为180度经线,P点所在经线应为0时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为晨线,即)NO为晨线,D项正确。从NO向东到MO的范围为昼半球,可以推出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应是昼长夜短,且影子较短,BC项错误。故选D。
16.根据P点地方时为24点,与Q点所在经线相差120度,即8小时,计算出Q点的地方时应为16点,A项错误。此时N点所在纬线圈昼夜不平分,所以此时N点地方时不可能是6点,B项错误。再过8小时,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点,即此时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为同一日期,C项正确。自西向东越过自然日期变更线,即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日期应该加一天,所以阴影部分日期时5日的话,非阴影部分应为6日,D项错误。故选C。
【点睛】地方时计算方法:1、东边时间早。2、特殊的时间经线:(1)6时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2)18时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3)12时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4)24时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3、两个日期界线:(1)180°经线:固定性;日期为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2)0时经线:不确定性。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中左右岸是顺着河水流动方向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8.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答案】17.B
18.D
【解析】17.据图可知,此河流的左侧河床有大量泥沙淤积,表明左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右侧河床较陡,表明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据此可知,此地地转偏向力向右,所以可知,此河流位于北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河流自东向西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所以北岸受侵蚀比较严重,需要加固河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受侵蚀一侧,河床比较陡,受堆积一侧,河床比较缓,且泥沙堆积较多。
在电影《金蝉脱壳》中,史泰龙饰演的越狱专家结合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监狱位于北半球
B.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C.该监狱位于南半球
D.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20.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
A.空气压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重力作用
【答案】19.A
20.B
【解析】19.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运动方向相对于原始运动方向向右偏,所以判断该地为北半球。排水口水流呈逆时针辐合。故选A。
20.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称为地转偏向力。故选B。
【点睛】地转偏向力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赤道上无偏转,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显著。)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
(2)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___(东或西)偏转。
(3)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
(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
【答案】(1)30°
(2)东
(3)8时
(4)160°E~180°~30°W
【解析】本题涉及纬度的应用、地转偏向力、时间的计算、东西半球的划分、晨昏线的判断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
(1)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只能在北半球看到北极星),所以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30°。
(2)B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所以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东偏。
(3)C点所在经线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30°,地方时相差2小时,所以0°经线的地方时为8点,即国际标准时间为8点。
(4)C为晨线(与经线重合),其经度为30°W,所以昏线的经度为150°E,所以赤道上黑夜的范围为150°E向东至30°W,西半球的范围为160°E向东至20°W,所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160°E~180°~30°W。
2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与D点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2)B点总是比E点的地方时早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3)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方向向D点运动,其方向将向________(南或北)偏移。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图中E点随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说明其长短适宜,对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有利影响。
【答案】(1)8
A点位于90°W,属于西六区,经计算可知D点位于30°E,属于东二区,二者相差8个时区,故区时相差8小时。
(2)6
B点所在经线位于E点所在经线的东边,且经度相差90°。
(3)南物体沿CD方向自西向东运动,由于位于北半球,其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向南偏移。
(4)24使得地球表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解析】本大题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时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调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1)图中两条相邻经线经度相差30°,根据A点经度为90°W和经度变化特点,可推知D点经度为30°E。然后根据经度推算时区,A点在西六区,D点在东二区,根据时区求出时区差8个时区,得到区时差8小时。
(2)两条相邻经线经度相差30°,据此得出B点与E点经度相差90°,推出地方时相差6小时。观察B点与E点的相对位置可知,B点所在经线偏东,地方时较早。
(3)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在该力作用下,北半球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物体沿CD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由于CD位于北半球,其运动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向南偏移。
(4)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即1个太阳日,这使得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长度都不是很长,地表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昼夜温差小,对于生命生存非常有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