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第4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0页信息窗3第1个红点问题和绿点,31-32页自主练习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示标示导:
1、导课板题。
前几节课我们观赏了广场气球,漂亮的街心花坛,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景点——美丽的夜景,想去看看吗?
2、出示信息窗,发现信息、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信息:
(1)租金:每天租金32元,29个广告灯;
(2)彩灯线:每棵树36米,有58棵树;
(3)灯泡:48根灯条,每根71个灯泡;
问题:(教师把学生发现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多少元?
(2)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灯线?
(3)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这3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我们学会下面知识:教师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
3、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竖式笔算方法。
(2)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出示自学指导:
①
怎样列式?
②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你是怎样算的?你能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④你会验算吗?
⑤这道题和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不同?
(5分钟后,比一比谁汇报得最清楚。)
二、自学自测(看一看,做一做)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把课本上空下的填上,师巡视,表扬认真的同学,同时把控时间。
检测反馈(做一做),学生看书后,教师及时观察学情,调查一下看会人数的比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机出示检测题:
(1)34×18=
(2)46×23=
用学到的方法计算。独立做题,坐姿端正。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有了目标、方向,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
三、互助纠错(改一改)
1.出示答案。教师一体机出示正确答案。
2.学生互改。学生根据正确答案判断对错。
3.教师评价教师统计正确率。并表扬优秀同学。
4.互改互教,做对的学生教一教做错的同学。
四、师生合作(议一议)
1、展错,将做题有错误的同学作业用一体机投在屏幕上,
2、小组讨论:错在哪里?以防再错。(重在方法上)
3、师生合作。议一议。
(1).问题一预设汇报情况如下:
算式:32×29
质疑:为什么这样列式?
广告灯每天的租金32元,有29个广告灯。就是求29个32是多少。所以用32×29
(2)预设汇报问题三的情况:
①采用估算的方法。
32≈30,30×29=870(元)
32×29≈870(元)
29≈30,32×30=960(元)
32×29≈960(元)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估算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
②采用假设口算的方法。
展示:
32
×
29
=
928
(元)
32
×
30
=
960(元)
32
×
1
=
32(元)
960
–
32
=
928(元)
答:每天的租金是928元。
质疑:为什么用32×30?
生讲解:可以把29假设成30,先求出30个广告灯多少钱,然后减去1个广告灯的钱数
,剩下的就是广告灯每天的租金。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32×30=960元,960-32=9282元。
③采用竖式计算。
展示:32×29=928(元)
a.
讲解:先用第二个因数中个位上的9,与第一个因数32相乘,二九
十八,写8进1,三九二十七,27加上进的1等于28,得到288,再用第二个因数中十位上的2和第一个因数32相乘得64,两次乘积相加,就得928.
师强调:
①9乘32的积要特别注意连续进位。
②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③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突现了算法多样化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再通过比较、教师强调加深对算法、算理的理解,有益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3.预设汇报问题四的情况:
师:计算的对不对怎样来检验?
生a讲解:
我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两次计算结果相同,说明做对了。
生b:
我采用口头估算的方法验算。
4.预设汇报问题五的情况:
①师:
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与前几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1:之前就一次进位现在有两次进位
生2:我发现进位比之前多了。
②师评价引出课题:大家分析得真透彻!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5.优化方法。
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最简捷、最方便的呢?
生:竖式计算更简便。
师:列竖式计算我们又把它叫笔算。
(教师板书:笔算)
归纳小结(理一理)
1.用竖式计算比较简捷、方便,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预设:①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进位的数不要忘记加,两次的积相加也要认真计算。
②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和第一个因数个位相乘的积要和第一次积中的十位对齐。
③
计算时不能抄错数,要认真检查,要验算。
……
2.教师总结方法并出示课件:
①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
②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③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④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及时的梳理学习过程,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串线、系统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为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
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能利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既用已有知识探索出了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又学习了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非常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灵活的方法。
六、训练达标(练一练)
1.男女生,比一比。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题目)
课本31页自主练习第1题。
2.火眼金睛辨对错。(课本32页第9题。)
①仔细观察,判断对错。
②分析错误原因。
出正确答案,提出希望、要求。
3
.送信。(补充题)
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探讨方法。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得数,培
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火车载客。(课件出示课本31页自主练习第2题)
=
读题分析,找出数量关系。
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同时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
5.
课本32页自主练习第5题。
⑴读题,说信息和问题?
⑵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分析:“到2050年,这个岛将向东漂移多少厘米?”应该怎样想?
⑶生列式计算。
6.我最棒。
一列火车长530米,每秒行45米,通过一个山洞用了36秒,这山洞长多少
米?
①找出关键“通过山洞”。
②借助线段图分析理解“通过山洞”。
③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通过山洞”,画图能帮助学生明白“通过山洞”指车头进车尾出,这36秒的行程中包括车身长。通过这题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广告灯每天的租金多少元?
32×29=928(元)
①
32×30=960
(元)
②
3
2
2
9
960-32=928
(元)
×
2
9
验
3
2
——————
—————
2
8
8
算
5
8
6
4
8
7
———————
——————
9
2
8
9
2
8
答:广告灯每天的租金是928元。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按照这一要求,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迁移探究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