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杠杆的平衡条件(2)
课标与教材: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材分析:“杠杆”这节课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最基本的内容。从原始的、简单的杠杆的应用,到现代的、复杂的各种机械装置中都能够找到杠杆原理的应用;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是本章教材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学习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
学习难点:
1、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2、正确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因此要尽可能使力臂的知识更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创新支点:通过生活事例的问题解决来练习、解决难点。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目标: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3、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杠杆平衡时,动力× = ×阻力臂 其数学表达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进行交流、举例说明三种杠杆(鼓励学生进行分类,小组交流各种分类法都可以)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重点归纳)
(1)当L1 L2时,F1(2)当L1 L2时,F1>F2,为费力杠杆;如:
(3)当L1 L2时,F1=F2,为等臂杠杆;如:
2下图中的农民拿着一根用来挑东西的扁担。扁担属于 类机械,使用扁担挑东西 (填“能”或“不能”)省力。扁担做成“扁”的原因是 。
三、知能应用(紧跟练习,强化分类)
1、如上图所示的是列车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若把手推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上抬扶把,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此时手推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2.如图1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F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费力杠杆,OBD、OEF是省力杠杆
D.ABC是省力杠杆,OBD、OEF是费力杠杆
四、重难点知识突破(练习本节重点、难点: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
1.一根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4:3,若阻力是16N,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 N。
2.如图9-1-4所示,工人师傅想把一个重800N的油桶滚上一个台阶,他沿最省力的方向推动油桶。在图中画出这个力和它的力臂(支点O已在图中给出)。
(此题重在让学生练习力臂的画法,并了解最省力)
小试牛刀:
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瓶盖起子 B.定滑轮 C.天平 D.镊子
2.某同学分别用如图9-7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膀所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方法要点小结:
三、质疑问难: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1.筷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杠杆,如图9-1所示,它的动力是 对 的作用 力,阻力是 对 的作用力。由此可见,一般说来,筷子是动力臂 阻力臂的 杠杆。
2.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图9-2所示。当在B处挂300N的钩码时,在A处应挂 N的钩码,杠杆才能平衡。杠杆平衡后,如果再在杠杆两侧钩码的下面同时加挂100N的钩码,则A端将向 移动。
六、课后达标题:
A组:
1.杠杆是 的硬棒,它的五要素是 、 、 、 、 。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B组:
3.人们购买商品时,不法商贩为了用“短斤少两”的不正当手段赚钱,往往在杆秤上做手脚。有的使秤钩或秤盘比正常的秤钩或秤盘 (填“重”或“轻”),有的则调换秤砣,用 砣代替 砣(填“重”或“轻”)。
4.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9-1-5可知,它的支点是 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C组:
5、室内垃圾桶盖关闭可防止垃圾散发异味,如图9-12所示,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果示意图可以确定( )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为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一个是省力杆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七、课后反思:
图1
A
O
C
D
B
E
F
图9-7
图9-1
图9-12课题:杠杆的平衡条件(1)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材分析:“杠杆”这节课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最基本的内容。从原始的、简单的杠杆的应用,到现代的、复杂的各种机械装置中都能够找到杠杆原理的应用;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是本章教材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即便是在学科的知识考察当中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常考点,因此,无论是在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当中,杠杆这一节课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重点: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2、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难点: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因此要尽可能使力臂的知识更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创新支点:通过实例,了解认识杠杆,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方法与媒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概念,即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初步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通过金子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课件展示)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虽然他没有真正撬起地球,但他的豪言壮语却告诉我们:“通过杠杆,使用很小的力,就可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力。” 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是用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每块石头平均有2000多公斤重,最大的有100多吨重。而他们那时没有现代的起重机等大型机械,仅用圆木和杠杆就吊起了巨大的石头,让人不得不惊叹他们通过杠杆产生的神奇力量。
问题:同学们观察教材图9-1中所示的各种工具,通过讨论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认识杠杆
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学生自学完成,借助课件辅助展示)
(1)支点: (2)动力:
(3)阻力: 4)动力臂:
(5)阻力臂:
试一试: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重点练习力臂这一难点)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____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猜想一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同学们讨论实验:(实验原理图见教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比较简单不要过多指导)
实验序号 动力(F1) (L1) (F2) (L2)
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杠杆平衡时,动力× = ×阻力臂 其数学表达式:
小试牛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都是直的 B.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力的作用线不可能通过杠杆的支点
2.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使杠杆处于__________。在实验时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__________。
三、质疑问难:
四、整体建构:
五、当堂测试:
1)下列哪一组器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 )
A.电灯、筷子、铅笔 B.剪刀、天平、开瓶器
C.扳手、铅球、火钳 D.图钉、钓鱼杆、撬棒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B.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的长度
C.杠杆平衡时,除了受到动力和阻力之外,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D.长杆杆都是直的,短杠杆都是弯曲的
2、力臂的画法
在图9-1-2中画出力F1和F2的力臂。
3、下表是某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值。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49 12 0.98
2 6 2.94 4
六、课后达标题:
A组: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__________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这个点就叫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
2.杠杆上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动力臂,用字母
__________表示;杠杆上从支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阻力臂,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
3.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__________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都是直的 B.力臂是指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力的作用线不可能通过杠杆的支点
B组:
5.关于力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臂一定与杠杆重合 B.力臂不一定与杠杆重合
C.力臂一定不与杠杆重合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支点必须在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之间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
C.支点可以在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的作用点之间
D.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
7.一根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4:3,若阻力是16N,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 N。
C组:
8.如图9-1-1所示,为使杠杆平衡,F1、F2、F3三个力分别作用在A点,其 中 最小。
七、课后反思:
阻力臂l2
动力臂l1
阻力F2
动力F1
支点O
1、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
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使用羊角锤拔钉子,
请画出动力臂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