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29 12: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以下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蹦床技巧
B.跳水
C.自行车4千米追逐赛
D.花样游泳
2.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斗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斗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姿势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3.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面100米处稍稍悬停,接着竖直缓缓降落,约10分钟后,“嫦娥四号”自主降落在月球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和“约10分钟”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B.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米
C.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
D.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静止不动
4.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电流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
5.2016年12月28日新浪军事问报道,在历时6天的2016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展出了一项名为“可重复使用的返回式空间环境卫星”以下简称“卫星班车”。未来,这种卫星班车可能不仅仅用于空间科学实验,还用于太空旅行等多个方面,如班车一样,来回运送旅客,关于该卫星班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6天”指的是时刻
B.卫星班车往返地空一次的位移和路程都是零
C.卫星班车围绕地球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不为零
D.在研究卫星班车围绕地球运动轨迹时,卫星班车可以看作质点
6.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6分钟,6.7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16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C.6.7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
7.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从第一个点开始选取整条纸带
B.根据情况选取点迹清晰的部分纸带
C.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1,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
s
D.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1,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1)
s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B.所有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均为6
V以下
C.分析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
D.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总是最方便的
9.2019年11月5日,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49颗卫星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假设火箭在某段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变为3v,在这段时间内,火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0.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驰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考系,此人
______
(选填“向南”或“向北”)运动;汽车若在水平笔直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考系,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______
(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时刻/s
0
1
2
3
4
5

位置坐标/m
2
0
-4
-1
-7
6

(1)该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2)该质点在第3
s内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3)该质点在前5
s内的总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13.一辆汽车先以速度v通过前位移,再以速度50km/h通过其余的位移,如果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7.5km/h,则第一段位移的速度是________km/h.
14.加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值,加速度与瞬时速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质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匀加速运动到点时的速度为,从A运动到时间为。到点后做匀减速运动,又经到点停下来,求:
(1)过程中的加速度;
(2)过程中的加速度。
17.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这一数值(取)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达到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有可能达到这一数值。请你判定一下:两辆摩托车以时速36km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8.在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通常只须精确到“分”),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在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通常精确到“秒”),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
19.某同学以天安门东公交车站为起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西3门为终点设置的手机导航图如图所示。该同学按导航图先沿长安街向正西方向走160m,再沿广场东侧路向正南方向走280m,最后向正东方向走80m到达终点。若以起点为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正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请画出坐标系并确定该同学行走到第一个转弯处以及终点的位置坐标。
20.小强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向东走400m,然后再向北走600m,最后再向东走400m才能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0min,如图所示,则:
(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多少米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蹦床技巧中要考虑运动员的动作,故不能简化为质点,选项A错误;
B.跳水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姿态,故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
C.自行车4千米追逐赛中自行车的大小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简化为质点,选项C正确;
D.花样游泳中要考虑运动员的姿态,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间,选项B错误;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战斗机的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不计,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C正确;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姿势时,战斗机的大小和形状不可忽略,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对应时间轴上的点,为时刻,“约1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由题知,探测器的运动是相对于月球的,以月球为参考系,探测器竖直缓缓降落,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从悬停到着陆,探测器通过的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100米,故B正确;
C.当研究“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姿态、转动情况等时,不能将“嫦娥四号”探测器看作质点,故C错误;
D.在降落过程中,以“嫦娥四号”探测器为参考系,月球做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电流虽然有方向,但合成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电流为标量,故A正确;
B.位移有大小和方向,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故B错误;
C.速度有大小和方向,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故C错误;
D.加速度有大小和方向,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历时6天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长度,所以“6天”对应一段时间,A错误;
B.由于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班车卫星往返地空一次的位移是0,但路程不是0,B错误;
C.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由选项B可知x
=
0,则,C错误;
D.在研究卫星班车围绕地球运动轨迹时,卫星班车的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则卫星班车可以看作质点,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以忽略,故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
B.图中显示16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所以是时间,故B错误;
C.6.7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轨迹长度即为路程,故C错误;
D.6.7公里是路程,所以可以求出平均速率的大小,但不能求出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
【详解】
AB、要从纸带中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以某个点作为第一计数点,然后每个5各点取一个计数点进行分析,故A错误,B正确;
CD、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故选取的第一个点记数为1,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n 1)s,但交流电的频率不一定为50Hz,故C、D错误;
故选B.
【点睛】
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从纸带中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处理,通常以点迹清晰部分的某个点作为第一计数点,然后每个5各点取一个计数点进行分析.
8.C
【详解】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A错误;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电电压是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电电压是6V以下,故B错误;
C.分析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故C正确;
D.参考系的选择应该以能准确而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这段时间内,火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故选B。
10.B
【详解】
A.根据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
B.根据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
C.当物体的速度为0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其加速度不为0,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物体的速度可以大,也可以小,故D错误。
故选B。
11.向南;
静止的
【详解】
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并且骑自行车飞人在汽车的南面离汽车越来越远,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自行车的人向南运动;汽车若在水平笔直的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考系,它在河中的倒影是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不变,是相对静止的.
点睛: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6
m
沿x轴负方向
3
m
沿x轴正方向
4
m
沿x轴正方向
【详解】
(1)[1][2]前2
s的位移
即位移的大小为6
m,方向沿x轴负方向.
(2)[3][4]第3
s内的位移
即位移的大小为3
m,方向沿x轴正方向.
(3)[5][6]前5
s的总位移
即位移的大小为4
m,方向沿x轴正方向.
13.25
【详解】
[1].
前路程:


后路程:
…②
全程:
x=v(t1+t2)…③
联立解得:
14.速度的变化量
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
无关
【详解】
[1][2][3]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由此可知,加速度与瞬时速度无关。
15.变化快慢
m/s2
米每二次方秒
【详解】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1]
变化快慢
[2]
m/s2
[3]
米每二次方秒
16.(1)、方向沿方向;(2)大小为、方向沿方向
【详解】
(1)选A点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过程中的加速度
数值为正,说明加速度方向与A点时速度方向相同,即加速度方向沿方向;
(2)
选B点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过程中的加速度
数值为负,说明加速度方向与B点时速度方向相同,即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沿方向。
17.有生命危险
【详解】
,摩托车的初速度为10,碰撞后速度变为0,由加速度定义式得
所以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18.前者可以,后者不可以.前者由于火车的大小(长度)带来的确定时间方面的误差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后者却必须考虑火车的长度.由此可见,能否看成质点与巴物体看成知道后带来的误差大小有关.
【详解】
(1)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站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时,火车的长度相对于走过的距离来说可忽略,则能把火车看成质点;
(2)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时,走过的距离和车长差不多,则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
【点睛】
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绝对体积,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不计;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候看成质点,有时候不能看成质点.
19.
;(-160m,0m);(-80m,-280m)
【详解】
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该同学行走到第一个转弯处,向西运动的位移为,则此处的位置坐标为(-160m,0m);
运动到终点时,向南运动了280m,又向东运动了80m,所以,所以终点的坐标为(-80m,-280m)。
20.(1)1000m;1400m
(2)1.67m/s;2.33m/s
【详解】
(1)位移是矢量,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位移为:
路程是实际走过的轨迹,故路程为:
s=400m+600m+400m=1400m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