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22 10:1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左旗第八中学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编 俞文静 使用教师 俞文静 审核 刘晋铭 审批 刘晋铭
授课内容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课时 1
重点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习带来不便
知识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导学流程 学习任务 时间预设
自主学习 (认真细致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问题,用红笔将疑难问 题标出,同桌或小组讨论解决,注意随时巩固基础知识)认真阅读教材56-59页内容,并用 、 、△等符号勾划你的收获,然后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郑和下西洋1、明朝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派遣郑和下西洋。2、______年,郑和率领________多人,乘坐_________,驶离________出 ,第一次下西洋 。到_______年,郑和先后_____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_______世纪。3、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 加强了 关系。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___________,日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2、明朝中期,还放松弛,东南沿海的 勾结 上岸,共同抢劫分赃。3、戚继光抗倭:戚家军开赴 在 __________ 九战争九捷,荡平了 _____ 倭寇。后来又进入______、_______,肃清倭寇。3、评价: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__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_永载史册。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_________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________ 年,葡萄牙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3、________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展示后的问题
互助交流 材料一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例如倭寇骚扰江苏昆山县城,“孤城被围凡四十五日,大小三十余战。其六门并被攻。被杀男女五百余人,被烧房屋二万余间,被发棺椁(挖坟盗棺)四十余县。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五六,棺椁三四,有不可胜计而周知者”。材料二 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无情地处以军法。材料三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依据材料一分析“倭寇”主要活跃在哪一地区?给当地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2)针对材料一这种情况,至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东沿海抗倭?材料三表达了这位将领的什么志向?(3)结合材料一、二与有关知识分析,他能够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请你用一句话对这位抗倭将领作出评价。2、讨论“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教师点拨和讲解 戚继光抗倭的性质与意义‘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为界,以东称为东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西称为西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故过去所称南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之东海,称为涨海。
巩固训练 列举题⑴下列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①.1368年: ②.1421年:③.1405年: 这一时期不仅有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⑵.请列举明朝时期中外关系中冲突的典型历史事件。
检测反馈(可以作为课外作业) 一、选择题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2.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以下哪个史实( )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和七次下西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张骞通西域3.“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在这首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壮行的《奔赴索马里》中,借六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来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那么,历史上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5.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统一了女真各部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6.我国古代许多的英雄人物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7.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8.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对外殖民的地区。第一个来到中国殖民,最后一个离开中国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学生课后收获(和学生交流后的补充)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   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   2.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3.永乐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朱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4.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5.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 6.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2.扩展海外贸易(经济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为明朝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教师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