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沪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沪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7-22 11: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历 史 的 回 顾
定 律 的 学 习
知 识 的 深 化
练 习 与 巩 固
历 史 的 回 顾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
这种认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公元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的水平面上,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是错误的!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论如下:
1.如图所示,两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
等 高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
等 高
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定 律 的 学 习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得出下述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
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住,还要向前跑一段.这是由于运动员具有保持向前跑的惯性.
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就是由于自行车刹车后具有前进的惯性.
……
知 识 的 深 化
1.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列车出站时,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加,具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机车牵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列车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也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同一辆小车,用小力去推,它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用大力去推,它起动得快,即加速度大,可见同一物体,受到外力大,产生的加速度也就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用同样的力去推质量不同的小车,质量大的小车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质量小的小车起动快,即加速度大.
由此可见,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不同,也就是惯性大小不同.外力相同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可见,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在生活中,要针对惯性的影响加以考虑.需要利用惯性作用时,可以适当加大物体质量,要避免惯性影响时,可以适当减小物体质量.
练 习 与 巩 固
一: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A: 不 受
B: 受
二:判断:
1.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的物体才有惯性.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回 答 正 确
此时,冰块由于惯性而以被踢出时的速度作匀速运动,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错 误
回 答 正 确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三:思考:
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惯性作用,哪些地方需要消除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