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第3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第3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29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七年级

4.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当代诗人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学习目标
1、
有情感的背诵诗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诗歌朗读:
一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抑扬的声调;
二看:弄懂诗意,理解诗歌内容;
三赏:想象画面,品味语言;
四体会:体会作者情感。
如何赏诗
作家作品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八句各自的名称:
对偶
对偶
自主学习
二、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中。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片白帆高高悬挂。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未逝,江面已显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长江
北固山

升起来
思念故乡的书信
到达
自主学习
三、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人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暗含着什么?
“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可见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写船上所见的景色: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显得宽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自主学习
三、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3、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什么内容?
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旧年"指残冬腊月。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更替如此匆匆,怎能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4、颈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离家日久,而此时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合作探究
一、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1、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由此向托雁儿将游子的音讯带回到洛阳家乡去。“乡书”“归雁”照应了开头的“客路”“行舟”,流露出了诗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清淡的思乡之情。
合作探究
一、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称为“千古名句”,为什么?
这一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是指“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时节,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了旧年,将驱走严冬”。诗人将“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即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从而给人以积极乐观的鼓舞力量。
课堂练习
一、诗歌默写填空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惆怅,乡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

”对家书的渴盼。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完成课后练习
2.朗读背诵诗歌,并体会作者情感。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