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鲁科版·化学1(必修)第三章 第四节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研究“海水提镁” 初识“工艺流程”》教学设计
深圳市滨河中学 徐爽
一、设计思想
高考考纲规定“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工艺流程题切合考纲要求,成为近年各地化学高考的热点。但因其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要求高,所以在高一的教学中就有必要进行题型渗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课旨在以教材P98“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图”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工艺流程题”的同时总结出该题型的三种分析角度,即“物料流动角度”、“生产技术角度”、“经济环保角度”。因此,我在深入挖掘该流程的前提下,以物料流动“Mg2+→ Mg(OH)2→MgCl2→Mg”为主线,从生产技术和经济环保的角度巧妙设计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归纳出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和方法,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鲁科版·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介绍了如何开发、利用海水中储量较多的化学物质,通过实验探究了它们的重要性质,并强调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当前“一纲多本”的背景之下,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中都涉及了“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溴”这部分内容。教材通过介绍海水中镁和溴的工业提取方法,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较好地统一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海水提镁和海水提溴”的内容是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简要分析,其形式与现今高考的主流题型“工艺流程题”相吻合。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将难点层层分解,从方法上引领学生认识和分析工艺流程图,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纲要求。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必修1第二章中“电解质”的学习,完善了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并通过对“氧化还原”的学习,拓宽了“物质的转化方法”的思路。
在此之前,学生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对工业生产接触很少,虽然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但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不能领会化工生产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从物料流动的角度,完善“物质转化”的知识。
(2)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总结“实验操作”的方法,掌握工业生产中富集和提纯的常见方法。
(3)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对教材中“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图”的阅读与思考,提升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学生通过课上对“海水提镁”流程的讨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相关的问题,提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从方法论的高度来总结工艺流程的分析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海洋资源的介绍,提升学生对海洋权益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通过对“海水提镁工艺流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经济、环保角度考虑流程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点
掌握“海水提镁”工艺流程中各步的作用。从物料流动的角度,完善“物质转化”的知识;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总结“实验操作”的方法;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
六、教学难点
建立从海水中提取物质要进行“富集”和“提纯”的常见方法,明确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和方法。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课件、编制课堂训练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视频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领略海洋的壮美辽阔,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关怀和情感。通过旁白引导学生思考“海洋是什么”,激发学生对海洋的探究兴趣。
2、介绍:海洋是地球之心,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蓝色“聚宝盆”。
3、设问:中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960万平方公里。然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还有35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这却鲜为人知。自古以来,中国的海洋意识就很淡薄,直至最近,菲律宾、越南拉拢美国介入南海,“南海争端”日渐升级,我们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海洋。目前的海洋权益之争,是航运和油气的争夺,不久的将来就将是海洋中各种元素资源的争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海洋资源、特别是对海洋中各种元素资源的重视,激发学生的爱国心。
4、引导读图:元素周期表中的110多种元素中有80多种能在海水中找到,海水是“元素的宝库”。从“一千克海水的化学组成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海水中除水外,含量最高的是Cl-和Na+。“说文解字”中就提到了“煮海为盐”,中国海水晒盐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海水经过蒸发结晶,过滤可以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被称作卤水。镁是海水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
设计意图:介绍海水中提取粗盐的历史与方法,引出本课主题元素“镁”。
5、介绍:自然界中没有镁单质,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与海水中。金属镁是制造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有“国防金属”的美誉。镁合金是现代汽车等行业的首选材料,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镁有60%来自海水。这节课通过研究如何从海水中提镁,来认识高考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工艺流程题”。
【板书】研究“海水提镁” 初识“工艺流程”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镁的存在、用途、制备来源,引出本课主题。
(二)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提镁”的流程,总结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
1、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根据课本P98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图,分析从海水中的Mg2+到单质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
【板书】Mg2+→ Mg(OH)2→MgCl2→Mg
设计意图:从物料流动角度,确定“工艺流程”的分析线索。
2、以“Mg2+→ Mg(OH)2→MgCl2→Mg”为线索,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分析流程。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问题一、哪些试剂可以实现Mg2+→Mg(OH)2的转化?
【总结】KOH、Ca(OH)2、NaOH、Ba(OH)2、NH3 H20等可溶性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组成上的区别,思考“物质转化”的方法。
【设问思考】问题二、从工业生产的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
碱的名称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价格(元/吨) 6160 2300 580 3700
【总结】氢氧化钙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得到更高的利润。
【板书】原料廉价易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生产”中要考虑的“经济性”。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问题三、评价下列哪种方案更合理,并简述理由。
方案1.向海水中,直接加入沉淀剂氢氧化钙。
方案2.向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加入沉淀剂氢氧化钙。
【总结】方案2更合理。因海水中的Mg2+的浓度很小,方案1中沉淀剂的用量大,不利于Mg2+的沉淀。方案2先将Mg2+富集,可以节省成本。
【板书】富集:蒸发浓缩
设计意图:介绍“富集”的概念,并总结实现海水富集的操作方法:蒸发浓缩。
【设问思考】问题四、如何在海边就地取材制备Ca(OH)2?
【动手书写】在课本的流程上书写CaCO3→ Ca(OH)2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书方程式】
设计意图:完善“物质转换”的知识。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问题五、将Ca(OH)2以石灰乳的形式,还是以澄清石灰水的形式,加入浓缩后的海水(卤水)中?
【总结】由于Ca(OH)2微溶,若用澄清石灰水,会将卤水稀释。
设计意图:从物质的性质考虑以何种状态加入流程更加合理,并完善流程。
【引导思考】问题六、将海水中Mg2+→Mg(OH)2的目的。
【总结】通过生成沉淀,实现海水中的Mg2+与其它离子(Cl-、Na+、Ca2+、SO42-、K+等)的分离。
【板书】分离:沉淀过滤
设计意图:归纳“分离提纯”的操作方法。
【引导思考】问题七、能否用纯碱作沉淀剂,将Mg2+转化成沉淀,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总结】不能。因MgCO3微溶,而CaCO3不溶。所以,CO32-可以将Ca2+沉淀分离出来,却不能将Mg2+沉淀分离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引导思考】分析 Mg(OH)2→MgCl2→Mg,补充工艺流程图。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问题八、电解熔融物法可以实现镁从+2价向0价的转化,请分析Mg(OH)2选用盐酸溶解,而不选用硫酸溶解或选择加热分解的原因。
镁的化合物 氢氧化镁 氧化镁 氯化镁 硫酸镁
熔点(°C) 280℃时分解 2800 741 1124
【总结】降低能耗
【板书】降低能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生产”中要考虑的“经济性”,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
【引导思考】问题九、为什么海水中已有MgCl2,我们却要先加碱转化为Mg(OH)2后,再加酸变回MgCl2 分析这一过程的目的。
【总结】实现Mg2+的浓缩富集与分离提纯。
设计意图:总结提取海水中物质的必要操作“富集与分离”。
【引导思考】问题十、分析流程图中什么物质可以参与循环利用?循环利用的优点是什么?
【总结】氯气。循环利用的优点是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板书】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减少“三废”的排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生产”中要考虑的“经济性”,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
3、流程回顾,学法总结。
【引导思考】基于前面的讨论,总结工艺流程的分析角度。
【总结板书】物料流动:Mg2+→ Mg(OH)2→MgCl2→Mg
生产技术:富集——蒸发浓缩。分离——沉淀过滤。
经济环保:降低能耗,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减少“三废”的排放。
【引导学生从三个角度回顾流程】
设计意图:归纳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从物料流动的角度,完善“物质转化”的知识;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总结“实验操作”的方法;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
(三)学法应用,课堂训练(学案见附录)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学案设计,从物料流动、生产技术、经济环保三个角度分析教材知识“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图,以达到巩固所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九、教学反思
针对“中学生在校学习化学知识,但却对工业生产的要求比较陌生”的问题,结合高考对学生化学素养考查的要求,本节课教学以“海水提镁”为知识载体,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领会了学好化学的现实意义。此外,本课力求做到以人为本,采用任务教学法,通过问题的递进式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创造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从方法上总结和归纳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的培养。
与此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反映出“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与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等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学生长期“为考试而读书”的功利性的学习心态所导致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精心研究教材,让学生明确学习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关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附录:
鲁科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 第四节 海水中的元素 第二课时
《 研究“海水提镁” 初识“工艺流程” 》课堂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茫茫大海是化学元素溴的“故乡”,地球上99%以上的溴元素都存在于海水中,总量约为100万亿吨。“海洋元素”溴,在农业上作杀虫剂,在工业上作燃料的防爆剂和胶卷的感光材料。溴还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等。空气吹出法是用于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从物料流动角度,分析流程图中如何实现Br-向Br2的转化,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从生产技术角度,分析流程中各步的目的。
海水 卤水(晒盐之后) 卤水(提取氯化钾之后)
Br-的浓度(g/L) 0.0067 2.5-3 6
流程图中(1)采用 、 的操作方法提取粗盐并得到卤水,实现了 的目的(即富集)。
卤水中含有Br-,经过(3)→(5)后,含HBr的吸收液中仍含有Br-,分析(3)→(5)的目的是 。
流程图中(7)的采用 、 的操作方法实现了 与 的分离。
3、从经济、环保角度分析,选取Cl2氧化Br-的原因是 。
可将Br-氧化为Br2的常见氧化剂 Cl2 KMnO4 H2O2 Na2O2
价格(万元/吨) 0.155 3.4 1.4 17
步骤 体现了“低排放、再利用”的原则,实现了副产物的循环利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