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备课演讲稿[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备课演讲稿[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8 12: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九年级上新教材一至三单元备课永兴学校 章军宏九年级上语文新课程备课永兴学校章军宏九年级上教材编排结构例文内容:以文学作品.议论性文学作品为主.
单元编排:文学作品单独出现(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
教材重点:议论性文章教学目标侧重培养三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
文学作品:
区分虚实.了解文体
欣赏作品.获得启示
领悟内涵.品味评价
议论文
观点与材料的联系
学会思考与判断
文言文
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诵读背诵古诗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鉴赏
编写主旨凸现人文性
关注多样性
鼓励探究性
体现开放性第一单元学习重点诗歌单元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美丽意象和诗人的丰富情感,品味诗歌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
学习目标了解诗性
培养感悟
提高鉴赏
激发诗情沁园春﹒雪 毛泽东教学目标朗读全诗,感受诗词语言的形象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品读全诗,体会诗人所表现的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和赞美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和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神.
读听写结合,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复习导入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七年级已学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        (七上第一单元)
理想           (七上第二单元)
秋天           (七上第三单元)
化石吟          (七上第四单元)
金色花/纸船       (七上第五单元)
天上的街市/静夜     (七上第六单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七下第一单元)
黄河颂          (七下第二单元)
华南虎          (七下第六单元)
关键字词惟余 顿失 须 折腰 惜 稍逊 风骚
沁 莽 汗 数mǎnghánqìnshǔ朗读感悟听读全词:用“/”标出朗读时的语言节奏,听清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初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数.折.朝)
配乐朗读:在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所描绘的壮丽景色.
学生齐读:读后议议初读感受自读领会归纳上下阕:
(1)上阕:侧重写景抒情, 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实景
写景 动静结合
虚景
(2)下阕:侧重评古论今,评价历史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惜:委婉批评。品读赏析词的上阕写的是北国的雪景,但诗中未见一个“白”字.请同学从上阕中圈画出能表现白雪颜色的字词,并说说这些字词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吗?请你再找找.
描写景物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你找一找上阕中有没有这样的诗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细读下阕,请你圈画出最能体现毛主席自信和豪迈情怀的一句.(教师提示这首词的有关背景)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背 景 介 绍  
此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1945年公开发表。此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
情,表达了伟大抱负。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新局面开
始,从此红军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
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
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察看地形,写下了这首
词。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
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向
毛主席”索句”,毛主席手书此词赠他,后于1945年11
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此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
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领会诗词的寓意 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万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挑战题:续写句子,看看我的想像力有多大.
春天来了,黄茑唱着宛转的歌曲,以求得大地的喜爱;春天来了,蝴蝶舞着谄媚的翅膀,以求得大地的欢心;春天来了,花儿                .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收获的就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你收获的就是一片甜密        .             拓展阅读唐朝诗人罗隐是我们富阳新登人,下面这首写<雪>诗中不见一个“雪”字,没有一句形象性的写景句子,但读完全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那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皮裘的达官显贵和商大贾们,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时那种虚情的憎恶,从侧面表达了作者那些贫者的同情.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雨说 郑愁予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白居易《微雨夜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朱自清的散文《春》
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设计理念古诗积累运用两层次:
第一层次:流利背诵准确默写
第二层次:理解诗意运用名句
中考动向:
例: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花”“草”的句子,请各写一句。(课内外均可)
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⑺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课文导入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把握雨踪听读诗歌并思考:
从诗中找出春雨的行踪涉及了哪些地方?
从诗中找出春雨“亲近”了哪些事物?
自由读,理清诗歌行文线索
春雨来临之前大地是怎样的?
春雨到大地之后做了些什么?大地有什么变化?
雨后,春雨为什么说“我来了就不再回去了”?
探究:作者为什么在诗中反复出现“雨说,我来了------”
品味雨韵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品味诗人笔下描述的“春雨”。
为春雨建个履历表。
示例:
雨的性格:温声细语
雨的问候:呼唤乳名,别将我拒绝
雨的任务:到大地上亲近你们的
雨的希望:勇敢的笑
雨的祝福:大地拥有希望。
体悟雨情通过同学们的分析,说说“这是
的雨”
介绍作者,副标题为什么取作“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吟咏雨语指导朗读(供参考)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的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本诗改成一篇小散文复台  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吴昌硕杏花春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