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案-------走进金属世界
教材:人教版,高一 年级 学校:北师大南山附属中学 授课人:张国珍
课题 走进金属世界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 析 本节是学生在高中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节课,在初中学生学过铁,了解金属一些物理性质,前面我们又刚刚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钠的性质,学生不会感到很困难。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通性 2、运用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钠和铝的性质的强弱 3、掌握金属钠和铝与非金属如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在对比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
重点 金属钠与非金属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金属钠和金属铝的与氧气反应性质的对比
难点 金属钠和金属铝的性质比较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 法 阅读、实验、探究 讨论
教学手 段 学生实验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同学们对金属并不陌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铁,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同的金属,金属具有哪些性质呢,不同的金属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世界图片展示 质疑:我们看到从古至今金属遍布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人类开始使用不同金属时其年代不同,那么开始使用金属的年代与金属的性质有什么规律吗?阅读教材 思考为什么呢板书Cu Fe Al还原性 增强现在我来研究一种新的物质-------金属钠该如何研究呢?归纳:研究物质的一般规律:从两个方面一是共性,另一方面为该物质具有的特殊的性质即为个性质疑钠属于哪类物质?金属钠和铜、铁、铝属于同一类物质,具有金属的通性,金属的通性包括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呢金属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思考与交流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反应?2.观察书中p46图片,分析这些反应及特点,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这类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总结金属的化学通性即金属都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质疑钠和这些金属比较还原性如何呢板书钠比铝活泼你们根据什么判断?如果用结构来判断呢?结构决定性质我们比较一下铝与钠的原子结构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请比较Na和Al的性质的差别?下面同学们做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探究实验1金属钠与铝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质疑:假设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铝,推测将有什么现象呢,得出什么结论巡回检查、指点学生的实验操作质疑:你看什么现象,和你预想的现象相符吗?归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钠比铝活泼探究实验2金属钠与铝在加热下与氧气的反应质疑:推测可能有哪些现象呢?会得出什么结论?归纳现象,得出结论过渡以上实验现象还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请看对比实验1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质疑产物一样吗?反应的剧烈程度相同吗?反应的快慢一样吗?反应的现象相同吗?对比实验2金属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得出结论在反应物相同时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的现象不同,反应的快慢不同,反应的产物也不同小结:通过史实阅读以及我们掌握的知识得出铜、铁、铝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按照这个规律推出金属钠的金属性比金属铝更活泼,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我们从原子结构的方面分析、判断;另一方面设计实验、验证这个假设,得出共同的结论----钠比铝活泼,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知识,所以这节课我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知识主线,另外一条就是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主线所以这节课不仅仅要掌握金属钠的性质,还要掌握研究钠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布置作业世纪金榜课后练习十二 观察图片, 思考、讨论:金属活动性越弱,使用年代越早;金属活动性越强,使用年代就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强就越容易发生反应,也就越难被还原出来。讨论、思考问题首先分析该物质属于哪类物质去研究回答思考得出结论:和铜、铁同属于金属单质回答金属的物理通性具体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思考回答大多数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如镁条燃烧、铁丝的燃烧,活泼金属与酸与盐等反应交流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分别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钠比铝活泼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写出相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比较回答: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得出结论:金属钠比铝更易失去电子钠将会比铝反应更剧烈小组内学生实验、回答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现象:金属钠更容易发生反应、反应更快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描述现象,得出结论观察、对比对比分析体会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观察、思考结论:产物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思考、理解思考理解体会 感受金属在生产、生活及国防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总结金属铜、铁、铝活动性顺序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物质的一般规律归类法钠属于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引导学生总结金属具有的共同的化学性质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明确金属还原性的强弱的原因是失去电子的能力的大小而不是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理解金属表现金属还原性强弱的特征为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体会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体会本节的知识主线络和方法与过程渗透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板 书 设 计
规律 Cu Fe Al Na 比Al的性质活泼 推理 知识主线 分析、判断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结论 知识
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5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走进金属世界》
精品教学课件
商代后期的青铜制品司母戊鼎
东汉晚期的青铜器 马踏飞燕
铁
合金
铜
银
金
读书
阅 读 事 实
分析事实、发现规律
探 究 本 质
研究物质的性质----
共性:
个性:
同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性质
个别事物具有的独特的性质
钠(Na)
思考与交流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 化学反应?
2、观察P46的一组图片,分析这些反应及其特点,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画出Na、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请比较Na 和Al的性质的差别?
(A)
(B)
(C)
(D)
2Al +3CuSO4=Al2(SO4)3 +3Cu
(A)
Mg+2HCl=MgCl2+ H2↑
(D)
Cu+2AgNO3=Cu(NO3)2 +2Ag
(C)
(B)
2Mg+O2=2MgO
点燃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探究实验1:金属钠与铝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在常温时出现的现象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对比
性质 结论
钠
铝
从煤油取出,很软,表面一层灰黄色,切开口处:光亮、银白色光泽 ,过一会儿,变暗,呈灰白色。久置表面还会形成溶液,再变成白色粉末。
4 Na+O2==2Na2O
常温下的铝箔没有太大的变化,表面被一层光亮的氧化膜包裹
4 Al+3O2==2Al2O3
Na比Al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Na比Al的金属性强
金属钠的取用
镊子取放
滤纸吸干
表面皿上切割
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
实验3-1
探究实验2:
探究金属钠与铝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在加热时的现象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对比
性质 结论
钠
铝
熔化后 剧烈的燃烧 ,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
2 Na+O2==2Na2O2
铝箔发红, 熔化而卷曲,变暗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4 Al+3O2==2Al2O3
Na比Al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Na比Al的金属性强
对比实验3:
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在不同条件时的反应现象
金属 在常温下的现象 在加热时的现象 结论
钠
常温下保存在煤油中,很软,切口处:光亮、银白色,缓慢变暗,呈灰白色。久置最后变成白色粉末
熔化 ,剧烈的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
4 Na+O2==2Na2O
2 Na+O2==2Na2O2
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反应快慢不同,反应产物不同
对比实验4:
金 属 铝 与 氧 气 在 不 同 条 件 时 的 反应现象
金属 在常温下的现象 在加热时的现象 结 论
铝
常温下的铝箔没有太大的变化,表面被一层光亮的氧化膜包裹
铝箔发红熔化,变暗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象被一层膜包裹
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不同,反应快慢不同,反应产物不同
世纪金榜课后巩固作业(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