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学习目标】
1.识记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等基础知识。
2.理解并识记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对外远征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欧洲的文明发源于海洋,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古代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识记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亚历山大帝国等基础知识。
2.理解并识记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对外远征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课文P16--20,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6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
①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指图回答爱琴文明包括哪两个文明?希腊半岛的自然环境呈现什么特点?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②希腊城邦突出特点是什么?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哪两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③位于希腊中部的哪个城邦经济发达,国势强盛成为希腊半岛上的盟主?雅典达到全盛是何时谁在位期间?这个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④雅典民主制度的表现有哪些?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是什么?
⑤何时希腊北部的哪国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哪一年,马其顿国王谁出兵东征,结果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西起哪里?东到哪里?北抵哪里?南达哪里?
⑥亚历山大东征有何影响?
(2)思考并解释1--6题中的关键词,思考第7题,准备口答
:
⑦出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示意图,比较地理环境对其经济、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五、后教
(一)口头提问
过渡语:下面检测自学的效果,比谁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成绩最好。教师逐一提问(重点是后进生),从严评定对错。还要求学生解释答案中难理解的关键词,弄懂为什么。
答案要点:
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小国寡民。公民和非公民。统治与被统治。
3.雅典。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4.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使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主持城邦的主席团和主席也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利机关;设立津贴制度。局限性:占雅典人口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5.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希腊。印度河流域。中亚。埃及。
6.一方面,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东方世界无数财富;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大交汇。
过渡语:前6题的答案找到了
我们来讨论第7题:
师:一方面,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土壤,另一方面,靠近海岸,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呢?
出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示意图,比较地理环境对其经济、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到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第7题
答案要点:
大河文明:
大都处于北纬20-40度之间,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河水定期泛滥,提供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属于农业文明。大河文明特点:封闭性;村落社会与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
海洋文明:
靠近海岸,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对于海洋的依赖性更高,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海洋文明又称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以商业为主。
海洋文明特点:开放性;向外拓展,以法制为基础的城邦政治,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出示选择题: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代文明可分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以下古代文明中,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二)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题。教师出示检测要求:(1)合上课本,按时、独立完成;(2)坐姿端正,握笔姿势端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时间8分钟
。学生默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知识点
1.爱琴文明包括哪两个文明?希腊半岛的自然环境呈现什么特点?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影响?
2.希腊城邦突出特点是什么?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哪两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位于希腊中部的哪个城邦经济发达,国势强盛成为希腊半岛上的盟主?雅典达到全盛是何时谁在位期间?这个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4.雅典民主制度的表现有哪些?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是什么?
5.何时希腊北部的哪国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哪一年,马其顿国王谁出兵东征,结果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西起哪里?东到哪里?北抵哪里?南达哪里?
6.亚历山大东征有何影响?
7.
出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示意图,比较地理环境对其经济、政治发展有何影响?
能力题
1.位于地中海海岸,她是西方文明之源。这个地方是(
)
A.埃及
B.巴比伦
C.希腊
D.罗马
2.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3.由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国家大事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罗马
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
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D.农耕文明发达
5.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手工作坊中严禁使用奴隶劳动
B.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
C.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
D.外邦人担任政府公职
6.人们称赞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为“伯利克里的黄金时代”。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赞誉相关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B.雅典以军事强大成为希腊一个重要城邦
C.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D.雅典的民主制促进了封建主义的发展
7.北非国家埃及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是欧洲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些遗迹反映出(
)
A.亚历山大是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
B.暴力冲突也能产生传播文明的作用
C.埃及从此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D.亚历山大是非洲文明的毁灭者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三)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知识点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
2.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明让做错的同学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可看出亚历山大的征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A项符合题意。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亚历山大帝国,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作用及局限性。亚历山大帝国历史的重点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