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29 19: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熟记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体积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熟记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36-40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题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描述显微镜的构造。
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2)思考并能解释1、2题的关键词语,思考第3、4题,准备口答。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④目镜内看到的是什么像?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先学
(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检测
过渡语: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第1题
过渡语:描述显微镜的构造。
答案要点:见右图
第2题
过渡语: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答案要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①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③观察
④清洁和整理
第3题
过渡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答案要点: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着物镜,避免物镜把玻片标本压碎。
过渡语: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第4题
过渡语:目镜内看到的是什么像?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要点::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2.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题
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
1、显微镜的结构
载物台:观察时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要使物象正对通光孔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对光和观察时要选
光圈,
物镜)
:强光时使用
,光弱时使用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2、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外表

3、擦拭目镜和物镜时要用

4、转动转换器,把两个
偏到两旁,并将镜简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5、最后把显微镜放进
里,送回原处。
6、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
,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

二、灵活运用:
1.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b”字母时,物像是


A.b
B.d
C.p
D.Q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A.换用高倍镜
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
4.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
5.在载玻片上面画着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像是(

A.↘
B.↖
C.↙
D.→
6.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7.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一下操作能使它明亮病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A.使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使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使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使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8.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15X,物镜10X
C.目镜15X,物镜20X
D.目镜10X,物镜4X
(2)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
公布答案,学生自评。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的同学没有全对。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二)拓展
物像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则物像向右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正好相反。
六、当堂训练
同学们做《基础训练》必做题:
选做题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