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例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及练习二5~8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把8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小组讨论比较这两个问题。
师强调“平均分”。
二、提出问题,学习新知
教学例3。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情境图。小组讨论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信息。
生1:我发现有8个果冻。
生2:我知道每份有2个果冻。
生3:我能算出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4份。
教师:是不是能分4份呢?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分?
让学生用圆片代表果冻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学生语言表述汇报。
师小结:8个果冻,2个一份,就是要看看8里面有几个2。根据一个乘法算式说一说8里面有几个2?
生:2×4=8,所以能分4份。
2.练习反馈。
教材第10页的“做一做”。
第1题,提问:有12根筷子,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小组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独立做第2题。
三、练习反馈,巩固内化
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5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蜂蜜活动。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有多少灌蜂蜜”“按每只小熊几灌蜂蜜来分”,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蜂蜜任务。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每4灌蜂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6、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拼的过程。
课件展示平均分好的图,问:你能想到一个乘法算式吗?(让学生进行交流。)
四、课堂总结,评价提升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中做了许多有趣的操作,你在动手操作在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