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七年级
上
5.秋天的怀念
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做孟郊,他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游子吟》,同学们会背诵吗?(齐声背诵《游子吟》:
)
在唐代诗坛上,孟郊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诗人,可是他的这首
《游子
吟》却人人传诵,因为这首诗歌颂了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母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表现母爱的散文:就是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新课导入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及字词。
2、感知内容,培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多篇,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因此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背景链接
史铁生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随后,一直默默支撑他坚强活下去的母亲因肝病早逝了。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秋天的怀念》便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
一、自由阅读全文,注意下列字词。
自主学习
瘫(
)痪
憔悴(
)
诀(
)别
làn(
)漫
翻来覆(
)去
絮(
)叨
侍(
)弄
整宿(
)
诀别:
喜出望外:
侍弄:
暴怒无常:
絮絮叨叨;
tān
fù
xù
shì
qiáo
cuì
jué
烂
多指不易再相见的离别。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
xiǔ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二、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学习
时间?
地点 ?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概括记叙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写人的记叙文:人物+干什么【结果怎样】)
秋天
家,北海
我,母亲,妹妹
我双腿瘫痪,脾气变坏。
生病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儿子,鼓励儿子好好儿活。
母亲去世,我决定好好儿活。
概括: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母亲去世后,儿子变得坚强了。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自主学习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4)母亲的临终嘱托。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
1-2
“我”瘫痪后,母亲强忍内心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关怀“我”。
第二部分(
):
3-6
“我”同意母亲的央求去看花,母亲却突然离世。
第三部分(
):
7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花,“我俩”明白了母亲的心意——要好好儿活。
1.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