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06: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熟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理解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细菌和真菌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细菌和真菌,来看一下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请看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熟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理解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三、出示自学指导
目标明确了,如何达标呢?请看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79—82,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题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②通过“观察和思考”说出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参与物质循环的?
(2)思考并能解释1-2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3、4题,准备口答。
③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危害?
④什么叫共生?并举例共生现象。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第1题:
过渡语:通过上一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要点: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2)第2题:
过渡语:通过“观察和思考”说出细菌和真菌是如何参与物质循环的?
答案要点:分解有机物,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
(3)第3题:
过渡语: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有哪些危害?
答案要点:引起植物和人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点拨拓展:提醒学生平时注意卫生,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引起疾病。
第4题:
过渡语:
什么叫共生?并举例共生现象。
答案要点: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点拨拓展:表明微生物对于人类不是都是有害的。有的既无利也无害,有的对人类有利。
2.书面检测:
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检测题
(一)知识点背写:
1.细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类关系
(1)细菌对于自然界的________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____,如:醋酸杆菌(制醋)、乳酸细菌(制泡菜、酸奶、青贮饲料)、棒状杆菌(制味精)、甲烷细菌(制沼气)、根瘤菌(固氮)等。
(3)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____,如:病原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软腐病细菌。
(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____形成根瘤。
2.真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类关系
①促进自然界中________等物质循环。
②有些可使农作物____,____、纺织品霉变,使人患病。
③藻类和真菌____形成地衣。
(二)知识点运用:
1.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  )
A.寄生虫
B.真菌
C.细菌
D.病毒
2.真菌的特征是(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3.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
A.霉菌
B.大肠杆菌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4.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甲烷菌
D.根瘤菌
5.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
公布答案,学生自评。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的同学没有全对。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6.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C选项错误,细菌对人有利也有害。但不是都是有害的。
(二)拓展。
过渡语: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通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
答案要点:豆科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的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