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06:5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请看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知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出示自学指导
目标明确了,如何达标呢?请看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P111—115,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题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②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哪些保护动、植物的措施?
(2)思考并能解释1-2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3题,准备口答。
③我国施行了哪些有效措施来保护动植物?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自学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1.提问。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1)①过渡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要点:建立自然保护区
(2)②过渡语: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有哪些保护动、植物的措施?
答案要点:
1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2.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3)
③过渡语:我国施行了哪些有效措施来保护动植物?
答案要点: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来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点拨拓展: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应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书面检测:
给学生发检测试卷。
检测题
(一)知识点背写: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法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知识点运用: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C.法制管理
D.科学研究
3.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种质库
5.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6.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对它应(  )
A.想尽办法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C.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D.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2)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
公布答案,学生自评。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的同学没有全对。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5.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解析:生物进化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这个不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拓展
口答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答案:C,生存斗争不会造成蛙的大量减少。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15分钟后看谁能得满分!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