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3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01 08: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2、太阳辐射的影响
3、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概况
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6000K。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有多大
1.5亿千米
太阳有多大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太阳有多大
2.太阳辐射的影响
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
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生物量27kg/m2
生物量9kg/m2
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的影响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降水
海洋
下渗
地下径流
下渗
下渗
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通过光伏、光热等太阳能系统可直接吸收、转化为热能、电能。
太阳辐射的影响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的影响
1.纬度:一般情况下,纬度高低与太阳辐射量成反比关系。
1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N
15
12
9
6
3
年总辐射量(x109J/m2)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地势:对流层内,太阳辐射与海拔、地势(高低)成正比。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天气状况:太阳辐射与云层厚度成反比。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4.日照时长:日照时长与太阳辐射成正比。
A
B
C
D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日照时长:D>C>B>A
太阳辐射与温度不一定成正相关:
太阳辐射量大,不一定温度高;太阳辐射量小,不一定温度低。
特别提醒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中国太阳能分布
案例分析
丰富区(>1700)
较丰富区(1500-1700)
可利用区(1200-1500)
贫乏区(<1200)
单位:kW·h/m2
南海诸岛
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杂质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②晴天多;
③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
案例分析
南海诸岛
为什么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
①盆地地形,地势低;
②水汽不容易扩散,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③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
案例分析
南海诸岛
3.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结构
日冕
色球
光球
最外层,亮度低,日全食可见
位于光球之外,可见光量低
太阳大气最底层,可见光最强,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太阳风。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太阳风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现象包括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日冕抛射等,相互关系密切。
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斑点,温度比周围低,因此看起来颜色更深。
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
太阳耀斑
太阳耀斑是色球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一个大耀斑可在短期内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日珥
日珥是在色球层上发生的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由此得名。日全食时,可肉眼观测。
日珥爆发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地球尺寸比较
日冕物质抛射
表现为日冕结构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
大范围扰动日冕,破坏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活动增强的影响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强劲,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超强太阳活动的影响
影响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
活动—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
1970—2015年的太阳黑子数
太阳黑子数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50
250
200
150
100
0
1976
1986
1996
1998
1.在上图中找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
1986-1976=10(年)
1996-1986=10(年)
1998-1996=12(年)
(10+10+12)÷3≈10.67(年)
1700
1750
2000
50
250
200
150
100
0
300
1800
1850
1900
1950
太阳黑子数
18世纪以来的太阳黑子数
活动—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2.在上图中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2009-1712)÷27=11(年)
3.对比1、2两题的计算结果,总结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规律。
10.67年、11年
太阳黑子数变化周期约为11年
1712
2009
本节小结
太阳概况
太阳对地影响
太阳辐射的影响
影响表现
影响因素
太阳活动的影响
物质循环、太阳能、矿物燃料
纬度、地势、天气情况、日照时长
主要成分、能量来源、日地距离
主要现象
变化周期
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黑子变化周期
大气层
光球、色球、日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