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周练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地理周练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9.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30 11: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地理周练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小题。
1. 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A. 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低于北坡
B. 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2000米
C. 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
D. 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同
2. 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
A. 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 B. 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
C. 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 D. 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油菜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一般以轮作或间作为主。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4°以北地区,具有早熟、强抗寒等性状,但产量低,易倒伏,不适宜机械收割。甘蓝型冬油菜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区,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其越冬率、生长周期和产量与种植区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据此完成3~5小题。
3. 我国北方种植白菜型冬油菜是因为冬季
A. 风力大 B. 气温低 C. 光照强 D. 降水多
4. 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与
A. 无霜期显著正相关 B. 海拔显著正相关 C. 年均温显著负相关 D. 纬度显著正相关
5. 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北移,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搭建大棚 ②覆盖地膜 ③培育良种 ④延迟播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大陆冰盖延伸入海形成冰架,冰架断裂漂浮海上形成冰山。南极海域冰山多为桌状,体积较大。北极海域冰山多塔状,体积较小。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在向南漂移过程中往往形成极为壮现的北极冰山走廊。图1示意南极洲主要冰架分布,下图2示意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地区。据此完成6~8小题。
6. 导致南北两极海域冰山形状和体积差异主要原因是
A. 冰架体积和气温差异 B. 海水深度和盐度差异
C. 洋流性质和流向差异 D. 大气环流和降水差异
7. 桌状冰山一般环绕南极大陆边缘漂移数年,其漂移的方向是
A. 向东 B. 向南 C. 向西 D. 向北
8. 北极冰山走廊会出现在图2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城高质量发展。图1、图2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9~11小题。
9. 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 汛期径流量 B. 非汛期径流量 C. 汛期输沙量 D. 非汛期输沙量
10.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 水土流失强烈 B. 台风活动频繁 C. 植被覆盖率高 D. 受副高影响弱
11. 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拓宽,变深 B. 拓宽,变浅 C. 缩窄,变深 D. 缩窄,变浅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共135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改道后,原黄河河道被称为废黄河,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黄河最后一次大的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此次改道给山东人民带来重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治理,使黄河水害得到有效控制。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1)读图,描述自497年以来不同年份间废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位置总体变化过程。(8分)
(2)推测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年份,并说明推测依据。(8分)
(3)调查发现,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在增加。请分析其原因。(6分)
(4)江苏盐城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没有大港口。请分析主要原因。(6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未来俄罗斯北冰洋航线(图1)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该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是,航线上的冰山、狂风、大雾(系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而成)等自然因素对航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下图2示意从地理位置、经济腹地、自然条件、运营状况等方面评估该航线部分港口发展潜力的结果。
(1)描述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的分布特征。(6分)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影响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发展潜力相同原因。(6分)
(3)指出图1中海雾问题最严重的航段并分析原因。(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始于1947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每年8月爱丁堡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在为期三周的艺术节中,苏格兰风笛手和高地舞表演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艺术家在舞台或街头献艺,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数百万游客。下图为爱丁堡位置示意图。
(1)分析爱丁堡艺术节在8月举办的自然原因。(6分)
(2)有人认为举办艺术节对当地文化传承具有有利影响。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文综合卷第4周周考
高三上学期地理周练一答案
1. A 2. D 3. B 4. A 5. A 6. A 7. C 8. B 9. D 10. D 11. A
1.由图中信息直接得出,相同覆被类型下限南坡低于北坡,A正确;两坡农田出现最低海拔高度,高度差近4000米,B错误;北坡比南坡少森林和灌丛两种覆被类型,C错误;两坡的草地分布,南坡较北坡,上限更高,下限更低,D错误。故选A。
2.由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热量减少,降水发生变化,土地的覆被类型由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过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而南方冬季气温较高,因此北方冬季种植的蔬菜需要有耐低温的特性;而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早熟、强抗寒的特性,适合越冬生长,因此我国北方种植白菜型冬油菜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低,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4.根据材料可知,甘蓝型冬油菜主要生长在纬度较低地区,因此和白菜型冬油菜相比,其抗寒性较弱,冬季气温越高则越冬率越高。无霜期越长,表示该地冬季气温越高,因此越冬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故A正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越冬率越低,二者呈负相关,故 B错误;年均温越高,冬季气温相对越高,越冬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故C错误;纬度越高,冬季气温越低,越冬率越低,二者呈负相关,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5.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受气温影响较强,若种植北移,则需提高生长环境的温度,加强其抗寒性,因此可采用搭建大棚的方式来改善温度条件,采用培育良种的方式来增强其抗寒性,故①③正确;覆盖地膜对油菜的保温作用较小,故②错误;延迟播种会导致甘蓝型冬油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6.南极冰川储量更大,冰架体积更大;加之南极气温比北极更冷,导致南极冰山不会像北极冰山一样在移动时因温度高融化而体积缩小。所以南极冰山多为巨大的桌状冰山而北极则多为相对较小的塔状冰山,A正确;相比而言,北极海域盐度较南极低,但盐度低更易结冰,无法解释为何南极冰山的体积更大,B错;两极附近的洋流主要为寒流,洋流性质差异不大,C错;南北极均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大气环流和降水差异不大,D错。故选A。
7.桌状冰山的漂移受盛行风的影响,南极大陆边缘处于极地东风带,极地附近多冰原和海洋,摩擦力小,极地东风多为偏东风(摩擦力小,加之地转偏向力强,气流的偏转角度更大),所以桌状冰山的偏移方向为向西,故选C。
8.注意材料信息“格陵兰岛沿海的冰山在向南漂移过程中往往形成极为壮现的北极冰山走廊”。③④离格陵兰岛较远,CD错;②处为格陵兰寒流,自北向南流,会携带北极冰山南下,形成北极冰山走廊,B正确;①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自南向北流),不会携带冰山南下,A错。故选B。
9.由图表可知,2000后黄河下游非汛期输沙量统计曲线最平直,说明年季变化最小。D正确。故选D。
10.由图表可知,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时径流量和输沙量偏小,说明黄河流域在此时可能降水量偏少,来水来沙少。而1991年7—10月,夏季风势力弱,雨带在7月份还未进入到黄河流域,导致其降水少,黄河径流量和 输沙量偏小。植被覆盖率的影响应是汛期和非汛期都有影响,而不是造成1991年黄河汛期时径流小,非汛期径流大。D正确。故选D。
11.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清水与水库的调水调沙作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发生冲刷,河床变深变宽,通洪能力不断增加。A正确。故选A。
36.(28分)
(1)497年到1855年,海岸线总体呈现向海洋推进的趋势,其中,497年到1582年推进速度较慢,1582-1855推进速度较快;1855年到1921年海岸线呈现向陆地后退的趋势,其中废黄河口后退程度最大。(8分)
(2)年份:1855年;推测依据:1855年到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此地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8分)
(3)黄河北归后,苏北废黄河日径流入海水量骤减,海浪侵蚀加强使得陆上三角洲后退;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在浅海区沉积;同时仍有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入海,使得水下不角洲部分继续缓慢向海洋推进。(6分)
(4)苏北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轮船航行;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苏北沿线城市经济欠发达,运输需求量不大;历史上黄河改道在苏北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6分)
37.(18分)
(1)Ⅰ段和Ⅳ段发展潜力较高;Ⅱ段和Ⅲ段发展潜力较低;摩尔曼斯克和普罗维杰尼亚两地的发展潜力最高。(6分)
(2) 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普罗维杰尼亚港封冻时间短,通航能力强;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人口和产业稠密,通航量大,因此两地发展潜力较高。(6分)
(3)Ⅰ段;原因:该地区纬度高,位于北冰洋,下垫面气温低;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地,暖湿空气遇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形成海雾。(6分)
43.(10分)
(1)纬度较高,白天时间长,宜于更多露天艺术活动开展;气温舒适,适宜户外活动;热量丰富,植被茂盛,景观优美。(6分)
(2)同意。因为举办艺术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凝练,增加特色和吸引力;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
不同意。因为举办艺术节大量游客和各地艺术家涌入;增加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不利于当地文化传承。(4分)
2 /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