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知识点01
秦的暴政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4.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闷杀工匠,残杀兄妹,四处巡游,穷奢极欲等)(宦官赵高更是飞扬跋扈,连秦二世也不放在眼里,在他的身上还产生了一个成语:指鹿为马)。
知识点02
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公元前209年(公元前三世纪末)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直接原因)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秦朝共存在了15年。
知识点03
楚汉之争
1.战争概况: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这时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是,秦亡前,是农民起义,秦亡后,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双方为争夺帝位而战,因而战争性质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3.根据你了解的情况说一说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结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刘邦方面:①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②重视人才,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③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战略根据地。
项羽方面:①迷信武力,入咸阳后大肆杀戮,不得民心。②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③缺乏战略支援地。网
4.本课涉及到的成语典故:
“指鹿为马”(对应赵高)、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对应大泽乡起义)、
“
破釜沉舟”(对应巨鹿之战)、
“约法三章”(对应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应鸿门宴)、“楚河汉界”(对应楚汉之争)、
“四面楚歌”(对应项羽)、
“霸王别姬”(对应项羽)。
【知识延伸】1.陈胜、吴广起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的暴政,属于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争夺帝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知识延伸】2.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
(2)要注意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
(3)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
(4)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
【拓展提升】3.评价秦始皇
功—(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
(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2021·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一位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秦朝对犯偷盗罪的惩罚非常残酷,断足、墨刑,可见刑法的残酷,B相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赋税和徭役,A项和D项排除;题干中虽涉及偷盗,但说的是对于偷盗者的惩罚,没有提及偷盗猖獗,C项排除。故选B。
2.(2019·湖南娄星·中考模拟)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朝的徭役繁重、秦朝的赋税很重和秦朝的刑法残酷都是秦的暴政的表现。秦朝统一度量衡和秦末农民起义无关。①②④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3.(2019·北京顺义·中考模拟)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故①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故②符合题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故③不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故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
4.(2021·山东潍坊市·七年级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说明秦朝
A.社会治安混乱
B.人民素质不高
C.赋税非常沉重
D.刑法极为严酷
【答案】D
【详解】“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说明秦朝刑法极为严酷,盗窃财物一钱以上就要断足,而且还在脸上刺字,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具有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的特点,这也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D符合题意;ABC所述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故选D。
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重难点】
5.(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支农民起义军
A.刘邦、项羽的农民军
B.张角的农民军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D.黄巢的农民军
【答案】C
【解析】
根据“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符合题意;刘邦项羽的农民军在陈胜吴广起义后起义,A排除;张角在东汉领导黄巾起义,B排除;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D排除。故选择C。
6.(2019·山西孝义·初一期中)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纪念银币。有关这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后期
B.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C.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D.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泽乡起义是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被称为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C项说法不正确,ABD符合大泽乡的内容和特点,所以答案选择C。
7.(2021·江苏徐州市·七年级期末)“他俩本来不相识,后来同时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他俩”分别是指
A.公元前221年:陈胜、项男
B.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
C.公元前207年:吴广、刘邦
D.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渔阳”“大泽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正确;ACD与题干描述的事件不符,排除。故选B。
8.(2021·湖南邵阳市·七年级期末)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识图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在表格空白处补充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巩固统一得措施(部分)
经济
统一A
,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字体称为B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从文中你能窥见秦的法律如何?
(4)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你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从秦帝国的兴衰史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2)A、货币;
B、小篆
(3)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秦朝法律残暴(严苛)
(4)主要原因:秦朝的暴政
(5)启示: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因此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经济上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字体称为小篆。
(3)根据材料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反映的是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根据材料“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可见,秦朝法律残暴或严苛。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兴亡,告诉我们,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等。
知识点三
楚汉之争
9.(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A.商纣和周武王间
B.夏桀和商汤间
C.秦二世和陈胜间
D.项羽和刘邦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的
“楚汉之争”。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字样,联系所学可知,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本来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就是楚汉边界,即楚河汉界。故选D。
能力点一
秦朝暴政的表现
【易错点】
1.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1是刑具,图片2是陈胜吴广起义,这说明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故C符合题意;材料是在说明刑罚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史记陈涉世家》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以下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秦朝内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B.遇雨当斩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C.秦律严苛是起义的重要原因
D.陈胜、吴广想成为王侯将相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这表明秦朝统治后期实行暴政,秦律严苛,这是起义的重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A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BD说法错误;故选C。
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动用一百万人修筑长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投入了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国力强盛
C.实现统一
D.徭役繁重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动用一百万人修筑长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投入了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征发大量民工服徭役,秦朝徭役繁重,这是秦朝暴政的表现,秦朝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灭亡,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D。
5.(2021·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哭崩长城”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秦朝
A.残酷的殉葬
B.严苛的刑罚
C.沉重的赋税
D.繁重的徭役
【答案】D
【详解】题干反映了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可见这反映了秦朝徭役繁重,徭役即是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人民从事劳务活动,D正确;ABC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D。
能力点二
秦末农民大起义
6.(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据图1判断,公元前207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把这个时间换成世纪纪年的公式是在百位数加上1,即2+1=3,所以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又由于公元前的时间是从大数往小数计算的,所以数字越大,发生的时间越早,离现在的时间就越远,由此数字大的应该是前期或者初。同理,数字越小,发生的越晚,离我们越近,数字小的应该为晚期或者末。故公元前207年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2019·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初一二模)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B.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C.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D.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史称大泽乡起义。故“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8.(2021·全国七年级)古人的诗词歌赋往往也是历史史实的见证史料,能从中窥见历史中的点点痕迹。“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中反映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
①大禹治水
②秦末农民战争
③北魏孝文帝迁都
④焚书坑儒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大意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迫害知识分子,意图维护秦朝统治长久,但是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刘邦,项羽等农民起义领袖都不是读书人,因此作者是借秦末农民起义来批判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暴政措施;①大禹治水和③北魏孝文帝迁都在诗中无体现,排除。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2021·河南安阳市·七年级期末)“这场战役发生在秦朝末年,是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是
A.牧野大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垓下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军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D符合题意;牧野大战发生在周武王伐纣时期,A排除;陈胜、吴广起义与项羽无关,B排除;垓下之战发生在秦朝灭亡后,C排除。故选择D。
9.(2021·河南信阳市·七年级期末)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
材料三
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请写出秦灭六国的一项条件。
(2)示意图中②④⑤分别填什么,请在示意图中完善。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进步作用。
(4)材料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措施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举一例即可。材料三中加速秦亡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秦王嬴政招募的人才,委以重任;人们渴望统一等。(答任一点即可)
(2)②郡县制;④长城;⑤焚书坑儒
(3)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答任一点即可)
(4)焚书坑儒;修灵渠筑长城;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答任一点即可)刑法严酷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的条件包括:从民心的角度来看,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从客观条件来看,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主观条件来看,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等等。
(2)依据材料二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首创皇帝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建立郡县制;军事上南征越族并修建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因此①②③④⑤分别是皇帝、郡县制、灵渠、长城、焚书坑儒。
(3)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材料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思想上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军事上修灵渠筑长城以及交通上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加剧了人民的徭役等负担,这些都成为秦朝暴政的表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依据材料三“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可知加速秦亡的因素是刑法严酷。
素养点一
秦的暴政——史料实证
1.(202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期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
①推行郡县制
②繁重的摇役
③沉重的赋税
④严酷的刑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所以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②③④,C项符合题意,而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因此郡县制的设立和秦朝的灭亡没有关系,排除。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素养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解释
2.(2021·河南郑州市·七年级期末)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这里的“主将”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开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以表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这次战役被称为巨鹿之战。故C符合题意;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B不符合题意;刘邦未参与巨鹿之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素养点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唯物史观
3.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说他“当之无愧”是因为
①确立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④统一文字传承中华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上”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多项措施,开创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①确立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符合题意;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符合题意;④统一文字传承中华文明,符合题意。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所述可知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知识点01
秦的暴政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
,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
和
。
秦朝实行的
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4.秦始皇死后,
统治更加残暴。(闷杀工匠,残杀兄妹,四处巡游,穷奢极欲等)(宦官
更是飞扬跋扈,连秦二世也不放在眼里,在他的身上还产生了一个成语:指鹿为马)。
知识点02
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公元前209年(公元前三世纪末)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
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直接原因)领队的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
,
了。根本原因:秦的
。
2.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
”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在
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
年,秦朝共存在了
。
知识点03
楚汉之争
1.战争概况: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
”。
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这时项羽和刘邦之间进行的战争还是农民战争吗?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是,秦亡前,是农民起义,秦亡后,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两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双方
为争夺
而战,因而战争性质变为
。)
3.根据你了解的情况说一说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结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刘邦方面:①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②重视人才,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③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战略根据地。
项羽方面:①迷信武力,入咸阳后大肆杀戮,不得民心。②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③缺乏战略支援地。4.本课涉及到的成语典故:
“指鹿为马”(对应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对应
)、
“
破釜沉舟”(对应
之战)、
“约法三章”(对应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应
)、“楚河汉界”(对应
)、
“四面楚歌”(对应
)、
“霸王别姬”(对应
)。
【知识延伸】1.陈胜、吴广起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的暴政,属于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争夺帝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知识延伸】2.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
(2)要注意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
(3)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
(4)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
【拓展提升】3.评价秦始皇
功—(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广建宫殿,大修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
(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知识点一
秦的暴政
1.(2021·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一位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2.(2019·湖南娄星·中考模拟)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3.(2019·北京顺义·中考模拟)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1·山东潍坊市·七年级期末)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说明秦朝
A.社会治安混乱
B.人民素质不高
C.赋税非常沉重
D.刑法极为严酷
知识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重难点】
5.(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支农民起义军
A.刘邦、项羽的农民军
B.张角的农民军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D.黄巢的农民军
6.(2019·山西孝义·初一期中)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纪念银币。有关这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后期
B.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
C.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D.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7.(2021·江苏徐州市·七年级期末)“他俩本来不相识,后来同时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的时候,正赶上连天大雨,水淹了道,没法通行。他们只好扎了营,停留下来……”。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他俩”分别是指
A.公元前221年:陈胜、项男
B.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
C.公元前207年:吴广、刘邦
D.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
8.(2021·湖南邵阳市·七年级期末)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识图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1)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在表格空白处补充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巩固统一得措施(部分)
经济
统一A
,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字体称为B
(3)材料三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从文中你能窥见秦的法律如何?
(4)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你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从秦帝国的兴衰史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知识点三
楚汉之争
9.(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A.商纣和周武王间
B.夏桀和商汤间
C.秦二世和陈胜间
D.项羽和刘邦间
10.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能力点一
秦朝暴政的表现
【易错点】
1.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2.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3.《史记陈涉世家》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当斩。以下可以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秦朝内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B.遇雨当斩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C.秦律严苛是起义的重要原因
D.陈胜、吴广想成为王侯将相
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动用一百万人修筑长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投入了七十万人修筑阿房宫以及自己的秦始皇陵。这一记载说明秦朝
A.赋税沉重
B.国力强盛
C.实现统一
D.徭役繁重
5.(2021·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哭崩长城”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秦朝
A.残酷的殉葬
B.严苛的刑罚
C.沉重的赋税
D.繁重的徭役
能力点二
秦末农民大起义
6.(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据图1判断,公元前207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7.(2019·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初一二模)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B.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C.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D.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8.(2021·全国七年级)古人的诗词歌赋往往也是历史史实的见证史料,能从中窥见历史中的点点痕迹。“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中反映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
①大禹治水
②秦末农民战争
③北魏孝文帝迁都
④焚书坑儒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1·河南安阳市·七年级期末)“这场战役发生在秦朝末年,是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是
A.牧野大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垓下之战
D.巨鹿之战
9.(2021·河南信阳市·七年级期末)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示意图。
材料三
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请写出秦灭六国的一项条件。
(2)示意图中②④⑤分别填什么,请在示意图中完善。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何进步作用。
(4)材料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措施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举一例即可。材料三中加速秦亡的因素是什么?
素养点一
秦的暴政——史料实证
1.(2021·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七年级期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
①推行郡县制
②繁重的摇役
③沉重的赋税
④严酷的刑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素养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历史解释
2.(2021·河南郑州市·七年级期末)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这里的“主将”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素养点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唯物史观
3.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说他“当之无愧”是因为
①确立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④统一文字传承中华文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