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壹
文治与武功
隋朝的兴亡
治理与开拓
唐的盛世
叁
动荡与衰亡
唐的衰亡
肆
分裂与重生
五代十国
贰
目录
第壹幕
隋的兴亡
——文治与武功
隋的兴亡
魏晋南北朝
581年隋文帝代周称帝
589年统一中国
604年隋炀帝继位
618年隋朝灭亡
隋的兴亡
隋文帝能够顺利完成统一事业,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应该是南北统一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上强盛的隋唐大帝国的出现,正是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实现为坚实基础的。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开皇之治
改革政权机构,
确立五省六部制
推行科举制,制定《开皇律》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指洲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食货典》
继续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徭役
设置义仓,屯粮以备荒年之用
兴建大兴城
隋的兴亡
开皇之治
隋的兴亡
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隋书》评价隋文帝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二首》
隋炀帝究竟是昏君?还是暴君?亦或明君?
合作探究
隋炀帝娇怒之兵屡董,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隋书·隋炀帝本纪》
第贰幕
唐的盛世
——治理与开拓
唐的盛世
贞观
之治
唐太宗
唐高宗
唐高祖
武则天
唐玄宗
武周时期
开元盛世
盛世
唐的盛世
贞观之治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史称“贞观之治”。
唐的盛世
武周政权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后为皇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自立为帝,建立武周,定都神都(今洛阳)。
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武则天(624年-705年)
唐的盛世
开元盛世
选贤与能,改革官吏,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唐的盛世
结合课本以及所学知识,谈谈盛世出现的标准~
政治上
个人上
经济上
采取与民休息
注意发展农业生产
个人开明,从谏如流
唐的盛世
唐朝的民族交融
(1)与突厥:
东突厥:战争到归顺
西突厥:征服、灭亡,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2)与回纥(he):
唐玄宗封怀仁可汗
(3)与吐蕃:
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唐蕃会盟:唐穆宗“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4)与靺鞨: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2.
具体表现:
第叁幕
唐的衰亡
——动荡与衰亡
安禄山有反意
杨国忠有妒心
唐的衰亡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他的部将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那么,这场叛乱是如何发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5第二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安史之乱基本史实
唐的衰亡
安史之乱
763年安史之乱在平叛过程中,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各地陆续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唐的衰亡
安史之乱
唐的衰亡
藩镇割据
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在与藩镇的博弈之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地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与控制力。因此唐政权不仅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
晚唐皇帝:
死于宦官之手:顺宗、宪宗、敬宗
由宦官拥立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
李辅国:唐代宦官封王第一人:唐肃宗时“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
唐代宗时“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
鱼朝恩:唐代宦官监军之始:天下事有不由我乎!
仇士良:甘露之变开启宦官当政时代
唐的衰亡
宦官专政
2.产生:
唐穆宗时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
1.
概念: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3.
影响:朝廷官员拉帮结伙、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唐的衰亡
牛李党争
唐的衰亡
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控制政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第肆幕
五代十国
——分裂与重生
区域经济发展,各国贸易往来频繁,推动分裂局面改变
内容:
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打击藩镇,加强集权。
经济上,安抚流民,均定田租;兴修水利,疏浚漕运;僧尼还俗,发展生产;
军事上,整肃军纪,精编禁军。
作用:增强了后周国力,为北宋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改革——后周崛起
五代十国
后周崛起——统一初现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藩镇割据
皇帝权威下降
中央集权被削弱
地方势力增强
唐朝衰落
朱温篡唐
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公元907年
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D
课堂练习
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3.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B
A
课堂练习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朝南下灭陈,陈朝灭亡,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对立,完成了统一。
01
隋朝建立
公元618年,杨广在江都被杀。随后,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02
隋亡唐兴
03
黄巢起义
公元907年,黄巢旧部朱温覆灭唐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
04
宋朝建立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结束。
历史时间轴
感谢聆听
下节预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