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点01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方面)
1.背景:(1)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七国之乱:汉初实行什么制度?
面对诸侯王实力的膨胀,汉景帝采取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削藩)。
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建议者:主父偃
3、具体措施: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分成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4、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02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思想文化方面)
1、背景:汉初,无为而治的政策下,诸子百家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具体措施: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文化: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3、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点03
盐铁专卖(经济方面)
1、背景:富商大贾私人铸币、经营盐铁,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具体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点04
北击匈奴(军事方面)
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漠北战役
前119年);作用: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都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等。
★★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罢黜百家”并不是要禁绝除儒家学说外其他学术流派的思想,只是不会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已;秦始皇“焚书坑儒”,
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要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其统治。
★★国家统一与经济强盛有什么内在联系?汉武帝的大一统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强盛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统一。
如今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要靠人才的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努力拼搏,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图片解读】
汉武帝像(七上P
58);汉代讲经图(七上P61)
解读:汉代推行儒学教育,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兴盛
【易错提醒】
1.汉武帝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而非大学。
2.朝统治采用的是法家思想,汉前期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以后采用的是儒家思想。
知识点一
“推恩令”的实施
【重难点】
1.(2021年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铸造货币
B.建立刺史制度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故选项D符合题意;“统一铸造货币”是汉武帝在经济上的大一统措施,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建立刺史制度是为了监察百官,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发兵北击匈奴是军事上的措施,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021·全国七年级)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
A.有利于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可消除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主要是为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奉诏条察州”,“六条问事”。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郡县两级行政区划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与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可消除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西汉武帝
A.改革币制,盐铁官营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强化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题文显示的是西汉时期,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统治。根据所学知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到汉武帝时还有相当的势力,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重难点】
4.(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被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故A正确,BCD错误。综上故选A。
5.(2018·山东临沂·中考模拟)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下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汉武帝首创殿试
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既爱情昂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所以答案选B。
6.(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
A.汉武帝
B.汉高祖
C.隋文帝
D.明太祖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A;汉高祖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不符合“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排除B;隋文帝、明太祖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不符合“第一次”,排除CD。
7.(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重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A.“推恩令”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对董仲舒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D正确;“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后被汉武帝采纳,解决了“王国问题”,A错误;明朝废丞相,而不是汉朝,B错误;抑制豪强势力是东汉时期的措施,故C错误。
知识点三
盐铁专卖
8.(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样增强了中央的经济实力,为汉武帝很多政策的实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C符合题意;颁布推恩令是为了解决封国问题,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命张骞通西域是为了打击匈奴,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答案】D
【详解】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D符合题意;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不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作用,排除ABC。故选D。
10.(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正确;兴办太学是汉武帝思想方面的措施,故A错误;BC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但是与货币无关,故BC错误。综上故选D。
知识点四
北击匈奴
11.(2021·广东深圳市·七年级期末)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战役,汉军大败匈奴,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这有利于
A.西汉北部边境地区的安宁
B.促进汉族与匈奴民族的友好交融
C.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不断巩固和加强西汉的中央集权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这有利于西汉北部边境地区的安宁。选项A符合题意。昭君和亲,促进汉族与匈奴民族的友好交融,B排除;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C排除;汉武帝促进大一统采取的措施,不断巩固和加强西汉的中央集权,D排除。故选A。
能力点一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易错点】
1.(2021年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
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汉武帝
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A.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B.有利于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C.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答案】A
【详解】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措施有利于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汉武帝采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措施有利于大一统格局的巩固。故A符合题意;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建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思想建议,促使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确立,排除C项;D中彻底消除说法绝对,排除。故选A。
2.(2021·河南信阳市·七年级期末)校本课程《影视中的历史》播放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视频剪辑,引发七年级学生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下列中国古代机构或官职中,具有监督权力或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丞相
②秦朝御史大夫
③秦朝太尉
④西汉刺史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朝时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因此具有监督权力或监察职能的是②④,C项符合题意;而①秦朝丞相负责行政,排除,③秦朝太尉负责军事,排除。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3.(2020·山东滨州·初三二模)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焚书坑儒,压抑儒家;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符合题意。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八股取士是在明朝,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1·贵州遵义市·七年级期末)《史记》记载:“假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更好的加强思想控制
B.削弱封国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让更多的人感恩皇帝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得到封地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削弱侯王的封地和势力的举措,削弱封国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符合题意;推行推恩令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A排除;CD项不是推恩令实行的根本目的,排除。故选择B。
5.(2021·山东滨州市·七年级期末)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颁推思令,削爵夺地
D.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西汉时期封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中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故C符合题意;以德化民,勤俭治国、罢兵归农,休养生息、减轻刑罚,裁减官员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措施,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2021·江苏苏州市·九年级期末)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D.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不断减少,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郡增多,王国减少,不
能说明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故A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反映的汉武帝之后郡大量增多,王国数量有所减少,而且实际上王国越分越小,这一变化说明王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郡增多,王国减少,不
能说明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7.(2021·广东梅州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的名称及职能。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 说出汉武帝在同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5分)
(3)材料三中的“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社会状况 材料四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孔子之术”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4分)
【答案】(1)A.B分别为太尉、御史大夫;分管军事和监察。(位置可以互换,但职能要与其名称相对应)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统一货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诸子百家还很活跃,各派人物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儒家学说。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因此材料一中A、B的名称及职能分别是太尉、御史大夫;分管军事和监察。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秦统一后的措施之一:统-货币;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在同一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其作用是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依据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反映了西汉初年诸子百家还很活跃,各派人物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的社会状况。据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孔子之术”指的是儒家学说。
(4)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能力点二
评价汉武帝
8.(2021年重庆中考真题A卷)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故B正确;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故A错误;隋炀帝和唐太宗时期,儒家已经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故C、D错误。综上故选B。
9.(2020·甘肃金昌·初三二模)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B.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
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
D.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大一统”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统一,B项概括不全面;C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10.(2020·海南临高二中初一期末)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表明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董仲舒、司马迁、张骞、卫青等人才。故B符合题意;树立皇帝权威、削弱贵族势力、推崇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2)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钱币中的历史]
(2)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答案】(1)“推恩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解析】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的“推恩令”。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据材料“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五铢钱;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据材料“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素养点一
汉朝把儒家思想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史料实证
1.(2020·广东初三一模)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墓,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其中有大量黄金制品、10余吨五铢钱、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这可以说明
A.当时江西经济最为发达
B.江西盛产有色金属
C.刘贺未受到推恩令冲击
D.汉代儒学地位较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海昏侯墓中,有孔子的屏风,将孔子绘制在屏风上,出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尊敬,反映出汉代儒学地位较高。D正确;在汉代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地区,因此江西经济最发达,结论是错误的,A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有色金属,B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出海昏侯的墓陪葬品非常的丰富,但并不能够反映出他是否受到推恩令的冲击,C错误。综上故选D。
素养点二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时空观念
2.(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可知,与西汉初期相比,西汉后期封国的土地越来越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候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故B项正确;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A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最终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C项;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素养点三
重要历史人物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唯物史观
3.(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
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采取多种措施,使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故选D;材料中年谱不是用年号纪年,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武帝在位54年,C错误。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点01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方面)
1.背景:(1)西汉初,
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
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
。
(2)七国之乱:汉初实行什么制度?
面对诸侯王实力的膨胀,汉景帝采取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汉初实行
并行制;采纳
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
(削藩)。
结果:引发了
之乱;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
之乱,加强了
对全国的统治。
2、目的:加强
建议者:
3、具体措施: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
、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建立
制度,把全国分成
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4、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02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思想文化方面)
1、背景:汉初,
的政策下,诸子
流行,许多
四处游说,依附
,对抗
。
2、目的:加强
。
2、具体措施:
思想:接受
的建议,
把
立为
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
。
文化: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
,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3、影响:从此,
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
,影响深远。
知识点03
盐铁专卖(经济方面)
1、背景:富商大贾私人
、经营
,
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
的控制。
3、具体措施: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盐铁
、
;统一调配
,平抑
。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
,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
知识点04
北击匈奴(军事方面)
军事上:公元前
年,派大将
、
,反击匈奴(
战役
前);作用:
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巩固了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
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
★★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都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等。
★★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儒学为
;“罢黜百家”并不是要
除儒家学说外其他学术流派的思想,只是不会得到统治者的
而已;秦始皇“焚书坑儒”,
采用
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
。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要控制人们的
,巩固其
。
★★国家统一与经济强盛有什么内在联系?汉武帝的大一统给我们什么启示?
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
条件,经济强盛才能更好地
国家统一。
如今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是要靠人才的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努力拼搏,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图片解读】
汉武帝像(七上P
58);汉代讲经图(七上P61)
解读:汉代推行儒学教育,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兴盛
【易错提醒】
1.汉武帝大力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而非大学。
2.朝统治采用的是法家思想,汉前期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以后采用的是儒家思想。
知识点一
“推恩令”的实施
【重难点】
1.(2021年浙江衢州中考真题)《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铸造货币
B.建立刺史制度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2.(2021·全国七年级)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
A.有利于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可消除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主要是为了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
3.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西汉武帝
A.改革币制,盐铁官营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强化监察制度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重难点】
4.(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2018·山东临沂·中考模拟)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下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汉武帝首创殿试
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
6.(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
A.汉武帝
B.汉高祖
C.隋文帝
D.明太祖
7.(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重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A.“推恩令”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三
盐铁专卖
8.(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9.(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10.(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知识点四
北击匈奴
11.(2021·广东深圳市·七年级期末)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战役,汉军大败匈奴,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这有利于
A.西汉北部边境地区的安宁
B.促进汉族与匈奴民族的友好交融
C.西汉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D.不断巩固和加强西汉的中央集权
能力点一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易错点】
1.(2021年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
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汉武帝
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A.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B.有利于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C.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2.(2021·河南信阳市·七年级期末)校本课程《影视中的历史》播放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视频剪辑,引发七年级学生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下列中国古代机构或官职中,具有监督权力或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丞相
②秦朝御史大夫
③秦朝太尉
④西汉刺史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2020·山东滨州·初三二模)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4.(2021·贵州遵义市·七年级期末)《史记》记载:“假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更好的加强思想控制
B.削弱封国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让更多的人感恩皇帝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得到封地
5.(2021·山东滨州市·七年级期末)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颁推思令,削爵夺地
D.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6.(2021·江苏苏州市·九年级期末)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D.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7.(2021·广东梅州市·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A.B的名称及职能。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 说出汉武帝在同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5分)
(3)材料三中的“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社会状况 材料四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孔子之术”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4分)
能力点二
评价汉武帝
8.(2021年重庆中考真题A卷)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9.(2020·甘肃金昌·初三二模)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A.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统一,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B.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
C.消除王国的势力,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
D.革除秦朝的弊病,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0.(2020·海南临高二中初一期末)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
11.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2)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钱币中的历史]
(2)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素养点一
汉朝把儒家思想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史料实证
1.(2020·广东初三一模)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墓,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其中有大量黄金制品、10余吨五铢钱、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这可以说明
A.当时江西经济最为发达
B.江西盛产有色金属
C.刘贺未受到推恩令冲击
D.汉代儒学地位较高
素养点二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时空观念
2.(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素养点三
重要历史人物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唯物史观
3.(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
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三维度科学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