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溶液—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溶液—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29 21: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溶液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
1.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肥皂水、碘酒
D.酒精、泥浆、汽水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作溶液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
D.用盐酸清除瓶壁上的白膜
5.能证明溶液在
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剂的质量变大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喝汽水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
8.小琪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9.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
C.均需溶解在100g水中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
10.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
0℃时,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
C.
将30℃的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
30℃时,将等质量的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
11.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一倍,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完全溶解
B.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蒸发掉50g水
C.向100g5%的蔗糖水中加入100g15%的蔗糖水
D.向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和40g水
12.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溶液中溶剂质量:丙>乙>甲>丁
D.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
13.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50g的蒸馏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
(1)_______(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
(3)若固体溶质是硝酸钾,将A、B两只烧杯同时升高温度(均匀进行),当溶质全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
(4)A、B、C、D中,恒温蒸发3g水,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的是_______。
14.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
M
点变为N
点,方法是______。
(3)时,将40g
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4)时,将
125g
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应再加入______g
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15.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蔗糖的质量为______。
(2)用规格为______(填“50”“100”或“500”)mL的量筒量取______mL蒸馏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进行溶解。(水的密度约为)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
B.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C.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A项,牛奶是乳浊液,汽水是溶液,石灰水是溶液,错误;B项,矿泉水、自来水是溶液,汽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乳浊液,错误;C项,江水是悬浊液,肥皂水是乳浊液,碘酒是溶液,正确;D项,酒精是纯净物,泥浆是悬浊液,汽水是溶液,错误。
3.答案:B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等,A错误。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B正确。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C错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性、稳定性,但不属于溶液,D错误。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无论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在加水稀释后,溶剂的质量都会变大,A错误;接近饱和的20
℃的溶液降温到10℃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B错误;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无论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不会有晶体析出,C错误;饱和溶液是
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置的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这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D正确。
6.答案:A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A正确。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错误。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C错误。喝下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错误。
7.答案:A
解析:20℃时,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说明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解的氯化钠质量为40g-4g=36g,因此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A正确;此时的溶液仅为氯化钠约饱和溶液,仍可继续溶解硝酸钾,B错误;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多余的4g未溶解的氯化钠不能计算到溶液质量之中,因此溶液质量为100g+40g-4g=136g,C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将溶液倒出一半后,所余溶液仍是20℃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未变,D错误。
8.答案:D
解析:蔗糖、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故选D。
9.答案:A
解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外部因素是温度。要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中。
10.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40g,则100g水中不能溶解40
g
NaCl,A不正确;未说明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两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B不正确;若降温至20℃时溶液仍未达到饱和状态,则不会析出晶体,C不正确;30℃时,
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溶解等质量的和NaCl时,NaC所需水的质量大,故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不合题意;在蒸发水的过程中,稀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也会蒸发,所以无法判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B不合题意;向100g5%的蔗糖水中加入100g15%的蔗糖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符合题意;10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4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所以向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和40g水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D不合题意。
12.答案:D
解析: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则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未溶解的丁物质的质量最多,则溶解的丁物质的质量最少,溶剂质量相同,所以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B不正确。溶剂的质量均为50g,故C不正确;20℃时,溶剂质量相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则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故D正确。
13.答案:(1)AB(2)AB(3)A(4)D
解析:(1)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A、B中有固体未溶解,一定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2)在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所以A和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A烧杯内加入20g溶质、B烧杯内加入15g溶质,所以当溶质全部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A烧杯中溶液。
(4)A、B中溶液是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中可能恰好是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中溶液一定不饱和,恒温蒸发3g水,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4.答案:
(1).
(2).
增加溶剂
(3).
80g
(4).
15
解析:
(2)保持温度不变,溶液状态从M点变为N点,即乙溶液从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可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实现。
(3)时,甲的溶解度是60g,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故得到的溶液质量为50g+30g=80g。
(4)时,丙的溶解度是25g,125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为25g,溶剂为100g,时,丙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最多能溶解40g丙,故需要再加入40g-25g=15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15.答案:(1)22g
(2)100;78
(3)搅拌,加速溶解
(4)D
解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2%的蔗糖溶液,需蔗糖的质量为100g×22%=22g。
(2)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一次量完,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22g=78g(合78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78mL蒸馏水。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蔗糖中混有少量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选项错误。称量时蔗糖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选项错误。用于溶解蔗糖的烧杯洗净后残留有少量的水,会造成实际使用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选项错误。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