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水和水的溶液》一章课程后,对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下列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B.水循环越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越丰富
C.赤道附近和距海较近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丰富
D.浙江省的水资源较为丰富,提倡节水无意义
2.近阶段“胜哥”家乡——金华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一些水库接近枯竭,抗旱任务艰巨。寻么在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时代修建的万座水库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哪一个环节---(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
地表径流
D.
降水
3.小科在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看了群发的科学视频《水的电解》,其中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8
:
1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
:
2
D.
电极上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A
,
B两管内要装满水
B.
A,
B管内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
:
1
C.
A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5.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
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
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D.
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6.如图所示,“胜哥”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
B.
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C.
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
.
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7.
如图是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为t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是A>B>C
B.将A,
B
,
C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C.若要将N点A溶液变为M点A溶液,可恒温下加入A物质
D.
t1℃时65g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C物质15g
8.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
A.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糖水是混台物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9.在室温下,小科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
(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
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A的溶解度可能为50克
B.
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
D.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10.早上起来,爸爸为小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他吃着吃着想起了“胜哥”老师曾说过牛奶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
乳浊液
D.纯净物
11.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12.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物质的分离》课程后,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他在下列混合物的分离中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泥沙和食盐——沉淀法
B.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C.酒精和水——蒸馏
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钾——蒸发结晶
13.在某物质中,两种不同的粒子均匀混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可以自由运动。当改变某种条件后,其中一种粒子有序排列起来。这可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过程---(
)
A.
蒸发
B.溶解
C.过滤
D.
结晶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中,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来提高粮食产量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15.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或海洋中
B
.在农田中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并且渗入土壤水和地下水中
C.任意堆放垃圾,经过雨水把有害的物质带入河水中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6.水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工业生产中的有毒物质、城市生活_____________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________________等的不合理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17.分离和提纯的方法非常多,比如除去河水的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那么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用____________
的方法;而从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8.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很缺乏的国家,世界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9200米3,是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的4倍。试回答:
(1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如果每人每天节约0.01米3的水,则每个人一年可节约的水__________米3。
(2)下列方法能直接从海水制取可饮用水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过滤
B.结晶
C.蒸馏
19.欲用50克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加水______毫升 在配制过程中,小科发现溶液温度升高,说明浓硫酸在溶解过程中是________________的。
20.如图是某同学为配制10%的食盐溶液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配制溶液共有五个步骤,请按正确顺序补充完整:②→
________④→③
(2)下列情况中,会使食盐溶液质量分数低于10%的是__________。
A.称取的食盐不纯,有杂质
B.配制好的溶液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液体溅出
21.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
;
属于浊液的是_________。
①食盐水;②矿泉水;③泥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牛奶;
22.某次军事演习中,执行深海作业的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要使潜水艇下潜,应对水舱______(选填“注水”或“排水”),在下潜过程中,海水对潜水艇上下表面的压力差__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3.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密度计。
(1
)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_重力(选填”>”、“=”
或“<”)。
(2)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杯中液面将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4.水通直流电后,在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上产生气体甲是____________;
检验另一极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25.根据如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我国的南水北调大型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填序号)。
(2)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
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___________环节(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合计35分)
26.
(6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科学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芾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烧杯⑦滤纸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仅从①~⑦中选择仪器不能完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7.(
4分)如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象,请回答:
(1)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我国北纬40°附近严重供水不足的情况,请你提出一条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8.(6分)实验室准备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波,问:
(1)需要固体氯化钠多少克
(2)如改用2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9.(12分)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克。现将10克氯化钠溶于40克水中,求:
(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
)若欲使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多少克
(3
)若欲使原溶液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多少克水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7分)如图甲,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科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科将测量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图乙通过分析F和h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由图乙可知,实心圆柱形物体A的浸入14厘米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___N。
(3)当h等于16cm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为多少
(g=10N/kg
)
四、解答题(共5题;合计40分)
31.
(6分)某科学探究小组用图示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1)
A是电源的______极,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氢气,请分析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会偏_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
32.(6分)小明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他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标注成六等分并进行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当浸入液体格数为3时,金属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
__________N。
(2)小明假设金属圆柱体浸入1格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
(不考虑具体大小和单位)
,
则浸入2格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为2
,因此可以用浸入格数代替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经过实验,绘制出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用浸入格数代替)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小明对甲方案进行修改,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方案进行“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哪一变量相同 __________。
33.(10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
,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②,其中的错误操作是:
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3)用正确操作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盘,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34.(6分)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3)步骤D中称取10.0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g
,最终得到食盐晶体3.2g
,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________。
35.(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
B、C三个步骤。C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操作中均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在A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在C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36.
(4分)小科看到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群发的科学视频《潜水艇的原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A可以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要使烧瓶上浮,请写出操作方法及原理。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5题图
第4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