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训练提升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训练提升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30 09:52:33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古诗三首
21
A
r
基础梳理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将军(
JIang)将来(jing)将领(jng)
2.看拼音,写词语。
In
gIn
g
bian
sa
(秦国)(喝醉)(边塞)
Xiang
mu
cu
ren
(杰出)(项目)(催人泪下)
3.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
只要
(2)不教胡马度阴山
令,使
(3)欲饮琵琶马上催
正要
(4)醉卧沙场君莫笑
战场
4.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B)
A.西汉名将霍去病
B.西汉名将李广
C.秦朝名将白起。
D.秦朝名将卫青。
6.《夏日绝句》中涉及的历史故事是(C)
A.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B.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
C.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D.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7.下列对诗句表达的情感判断有误的
项是(C)
A.生当作人杰。(豪迈)
B.万里长征人未还。(悲愤)
C.醉卧沙场君莫笑。(开心)
D.不教胡马度阴山。(慷慨激昂)
8.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内容不同于其他三
项的一项是(B)
A.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B.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9.下列对三首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D
A.王昌龄写的《出塞》和王翰写的《凉州
词》都是唐朝的边塞诗。
B.《凉州词》描述了将士们出征前的开怀
痛饮,表现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的豪爽气概
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
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D.这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
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阅读感悟
10.补充古诗并完成练习。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通过“秦时明月
汉时关”写出了边塞战争时间的久远,
通过“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边塞
与中原的距离遥远
(2)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只要有李广那样
英勇善战的将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
的军队越过阴山。(共6张PPT)
习作:写信
A
r
基础梳理
1.【我会审题]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对象:这篇书信可以写给亲友,也可以写给老师
(2)审清内容:如果写信的对象是亲人,可以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如果写
信的对象是朋友、同学,可以回忆一起和睦相处的快乐时光、闹矛盾后解释原因求和
好的经历等;如果写信的对象是老师,可以说一些自己在学校班级管理或学习上的
些想法和建议等。总的来说,可以写平时自己说不出口的心里话
(3)审清重点:这篇书信的重点是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说出心里话。
2.【我会选材】下面的材料,适合本次习作的画“√”,不适合的画
1)我最近和朋友闹矛盾了,心里很苦恼,不知怎么才能和她重归于好,想向表姐求助。(
(2)好朋友转学很久了,我想起和他一起学习的往事,想向他表达思念之情
(3)我想问老师可不可以为自己调整座位,并说明原因
(4)我们学校校园艺术节上,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大家
3.【写法训练]读一读,填一填。
亲爱的奶奶
您好!我本来有妤多话要说,但是一拿起笔来又觉得无话可说了。总之,我要告
诉您,我很好,很想您,爸爸妈妈也很好,也很想您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1年4月24日
您的孙女莹莹
(1)这封书信,是
写给奶奶的。其中有两处书写格式是错误的,请圈出来并写
出应该如何改正。
①第一处改正:开头称呼顶格写
②第二处改正:日期和署名应交换位置
(2)这封信除了格式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请你给莹莹提些建议
示例:这封信内容空洞,没有有用的信息,应该改进。我建议莹莹应表达对奶奶的关心,再
向奶奶汇报自己和家人最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最后表达家人对奶奶的挂念。
4.【我的思路填一填,理清并确定写作思路。
(1)我打算写信的对象:转学的同学
(2)我想写的内容:回忆他在班上幽默搞怪的往事,介绍自己的近况,询问对方的情况
(3)我要重点描写的内容:他在班上幽默搞怪的往事
(4)结尾要写:我想念他,希望我们能重逢
(5)我准备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共13张PPT)
语文园地
A
r
1.用
画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错
误读音,并改正在括号里。
(1)塞车(sai)将领(jing)崛起(jue)
sai
(2)要求(yo)纠缠(chan)惩罚(
cheng)
yao
2.从下列词语中选出与加点字意思相同
的一项。(填序号)
(1)左顾右盼(D)
A.照顾
B.顾全大局
C.奋不顾身
D.环顾周围
(2)天下兴亡(B)
A.兴办
B.伟大复兴
C.兴高采烈
D.兴建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
序号)
①(视)死如(归)②(秉)公(执)法
③大义(凛)(然)④(铁)面无(私)
⑤(志)(存)高远⑥(精)忠(报)国
⑦英(勇)无(畏)⑧(刚)正不(阿)
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在古
代,有英勇抗敌、⑥的将军岳飞,有④
的官员包拯;在近代,有⑤的周恩来,也
有面对敌人英勇不屈、①的方志敏、刘胡
兰等革命烈士
4.下列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是(A)
A.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这次语文测验,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
标本
C.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D.虽然在课堂上发笑,但是我受到了老师
的批评和惩罚
6.作为下面一段话的开头选项中最恰当
的是(C)
为了能及时救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
者,中国人民在十余天时间里,就建成了万
众瞩目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这
场不见硝烟的战役里,我们不能忘记这背
后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是他们让世界见证
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中国精神”!
A.中国人民是值得骄傲的。
B.中国拥有惊人的技术。
C.中国精神是令人叹服的
D.中国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7.按要求写反问句,体会句子的语气。
(1)小李总不及时关灯,还说:“反正有人关。”
小兰提醒他:“我们要节约能源,怎能浪
费呢
(强调不能浪费能源)
(2)杨洁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汇演选拔。这天,
老师通知她,她被选上了。她不敢相信地
说:“我不会真的可以参加学校的文艺
汇演吧 ”(强调出乎意料)
8.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共8张PPT)
梅兰芳蓄须
23
A
r
基础梳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妄想(
wang
wang)纠缠(jj)
签订(
qing
g\an)骚扰(rao|ao)
宁可(
ning
ning)要求(
yao
yao)
2.“蓄须”中“蓄”的意思是(C)
A.心里藏着
B.储存
C.留着而不去掉
D.积蓄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词语中不适合用来
形容梅兰芳的是(A)
A.孤芳自赏
B.深明大义
C.德艺双馨
D.闻名世界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宁可……也
只要
就…
(1)有的戏园子老板说,(只要)签订演出合
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梅兰芳(宁可)忍受生活的困顿,(也)不
愿意给侵略者演出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等地做官。按当
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
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
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
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
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
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
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应该带的都带齐
了,还带什么呀 ”
您进京不送金银,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啊!”手下人说。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
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
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呀!”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
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
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 ”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
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
“您带的是什么 ”
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
哈大笑起来。
(1)于谦到京城接受考查,手下人一开始建
他带什么 (A)
A.金银财宝。
B.地方特产。
C.两只袍袖。
D.随从人员
(2)“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A)
A.官职、权力。
B.送礼、行贿。
C.俸禄、年薪
D.血汗、智慧。
(3)短文主要赞扬了于谦(B)的品质
A.兢兢业业
B.清正廉洁
C.淡泊明志
D.秉公执法
(4)请你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于谦进京城接受考查,除了要汇报的内
容,什么东西都没带。(共8张PPT)
延安,我把你追寻
24
A
r
基础梳理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昔日(xx1)
元旦(
dan
dan)
明媚(
mei
mel)茅屋(
mao
miao)
延长(
yan
ting)土炕(
keng
kang)
2.“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追寻的是什
么 (B)
A.延安风光
B.延安精神
C.延安人民
D.延安生活
昔日(x×1)
元旦(
dan
dan)
明媚(
mel
mel)茅屋(
mao
miao)
延长(
yan
ting
土炕(
keng
ka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怡当的
项是(B)
A.商店里的珠宝首饰琳琅满目,美不
胜收
B.校门开了,同学们如雨后春笋般大量
出现。
C.为抢救落水儿童,他毫不犹豫地跳进冰
冷的水中。
D.几年不见,那个“爱哭鬼”已经成长为
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4.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
电器满目琳琅。
(比喻)
(2)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
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反问)
(3)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
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
太阳!
(排比)
5.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这首诗写于1938年,“这被暴风雨所打击
着的土地”中的“暴风雨”“打击”比
喻(B)
A.当时恶劣的天气。
B.日本侵略者的肆意践踏
C.人们愤怒的情绪
D.困难的生活
(2)下列短语中,最能体现作者向往光明的
项是(D)
A.嘶哑的喉咙B.悲愤的河流
C.激怒的风
D.温柔的黎明
(3)“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鸟声本是
清脆的,“嘶哑的”说明“我”(B)
A.先天嗓子音色不好
B.愿竭尽全力为这土地歌唱
C.歌唱太多,嗓子唱哑了
D.唱歌很辛苦
(4)诗人艾青借助“我是一只鸟”的假设,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写一只鸟对土地的眷念和献
身,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愿意为祖
国献身的深情。(共15张PPT)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2
A
r
基础梳理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崛起(
qu
Jue)淮河(
hui
huai)
肇事(zhao1)惩罚(
cheng
cheng)
门楣(
mei
mei)振奋(
Zheng
Zhen)
2.看拼音,写词语。
yan
S
qIng
x
xun
chi
(严肃)(清晰)(训斥)
XIong
hu
XIdo
guo
zan
X
(胸怀)(效果)(赞许)
3.下列词语不能形容人物品质的是(B)
A.高风亮节
B.深居简出
C.英勇无畏
D.刚正不阿
4.下列名句中,没有表达爱国之情的
是(C)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下列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选
选,填一填。
A.坚定B.赞叹C.悲伤D.疑惑不解
(1)中华不振哪!
(C)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
(3)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B)
(4)被外国人占据 为什么呢
(D)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
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
么样。
我发现语气比较强烈的是第①
句。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把下面的句子
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探
索外太空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示例:“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
难道不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一个里
程碑吗
(2)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
反而训斥她。(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示例: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更加无
理取闹了。
阅读感悟
7.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将表格补
充完整。
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新学年④十二岁⑦一个星
时间开始了那年
期天
地点/①修身
⑧被外国
课上
东北奉天人占据的
地方
中国妇女、
主要②魏校长、⑤周恩来、中国巡警、
人物周恩来
伯父
围观的中国
人、周恩来
事件③立志“振⑥耳闻“中目睹“中华
兴中华
华不振”
不振”
(2)我发现,这些事情中,第
件事是结
果,第二三件事是原因。我能用“之
所以……是因为
来连接这三件事,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之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的远大志向,是因为十二岁那年他在
奉天上学时,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
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伯父所说
的“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