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单元卷-2021-2022年鲁科版高一必修第一册物理
一、单选题
1.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B.东京奥运会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名列第六名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
D.北京时间2020年1月28日上午11时,中国铁塔完成了武汉雷神山医院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新建及改造任务
2.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 )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外壁的中心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
D.计算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km”涉及的是位移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m
D.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4.有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A的加速度a1=1.0m/s2,B的加速度a2=-2.0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两个物体任何时刻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B物体不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的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以山石为参考系的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B.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为东,其加速度方向也一定为东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也一定也为零
D.物体加速度变小时,其速度一定变小
7.质点是同学们学习高中物理认识到的第一个物理“理想模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在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由于原子核很小,科学家在研究原子时必须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C.人们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附着在它的车轮上一滴蜜糖的运动情况时,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
8.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着物资与运行在固定轨道上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成功运送了第一个太空“快递”。二者对接之前,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再次回到A点,位移为
B.它们各自转一圈,其路程相等
C.天舟二号再次回到点,位移为0
D.运动过程中,空间站的最大位移小于天舟二号的最大位移
9.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当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苏炳添在100米比赛中任一时刻的速度
二、多选题
11.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
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加时10
min,10
min指的是时刻
D.某人用15
s跑完100
m,15
s指的是时间
12.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速度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速度越大,意味着位置的变化率越大
1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
D.每经过1s,甲的速度改变量一定大于乙的速度改变量
14.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a越大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v的方向有关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其速度大小的变化率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物体可能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15.一辆电动汽车从A地到B行驶的路线图如图所示。导航地图从A地和B地的直线距离为12km,实际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比直线距离多了8km。实际从A地到B地用时30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车的位移大小为12km
B.经过路标C时车的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C.整个运动过程车的平均速度为24km/h,方向由A指向B
D.整个运动过程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方向一直在变
三、实验题
16.(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BD过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研究小车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测量得出数据:
s1=8.00cm,s2=8.80cm,s3=9.59cm,s4=10.40cm,s5=11.20cm,s6=12.01cm
(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是___________(填“A”或“B”);
A.直流电
B.交流电
(2)操作时,释放纸带与接触电源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填“A”或“B”)
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___V;
(4)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_____s;
(5)计算计数点3到计数点7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四、解答题
18.如图所示,某质点从边长AB=60m、BC=80m的矩形上的A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10s内运动了矩形周长的一半到达C点。
(1)求10s内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求1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9.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以速度v1=90km/h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速度v2=20km/h行驶了余下的。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率。
20.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向东行驶,第内通过的距离到达A点,第内通过的距离。到达B点,第内通过的距离到达C点,第内自C点反向通过的距离到达D点,取向东为正方向,求:
(1)最后内的位移和全程的位移;
(2)最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1.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将制动风翼打开,高铁列车减速后获得的速度为。此时列车长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又经过列车在距离异常处的地方停下。求:
(1)从接到通知到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
(2)从接到通知到最终停止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其中的时间指的是时刻,A错误;
B.根据时间间隔的定义可知,东京奥运会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名列第六名,其中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B正确;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晚19∶00开播,其中的时间指的是时刻,C错误;
D.北京时间2020年1月28日上午11时,中国铁塔完成了武汉雷神山医院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新建及改造任务,其中的时间指的是时刻,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木箱的形状有影响,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外壁的中心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木箱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影响,可以看作质点,B正确;
C.比赛中的体操运动员,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姿态,故不能看作质点,C错误;
D.计算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火车的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km”涉及的是路程,A错误;
B.在某段时间内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该物体是静止的,B错误;
C.某同学沿着400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位移为0,C错误;
D.在某段时间内如果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可能是物体恰好回到了出发点,所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A.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表示方向,可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A正确;
BD.由于A、B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未知,则无法确定A、B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BD错误;
C.加速度表示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A、B的速度都可能为零,
C错误。
故选A。
5.B
【详解】
A.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研究对象是“云与诗人自己”,是以两岸(地面)为参考系,故A错误;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研究对象是“清泉”,是以山石为参考系,故B正确;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故C错误;
D.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根据加速度定义公式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但是所有时间也多时,其加速度不一定很大,所以A错误;
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同相同,所以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为东,其加速度方向也一定为东,则B正确;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为0,所以C错误;
D.物体加速度变小时,其速度不一定变小,只是速度的变化变慢而已,速度可以慢慢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在研究和观察日食时,不能忽略太子阳的大小,则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由于原子核很小,科学家在研究原子时,也需要考虑原子核本身的大小,所以不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则B错误;
C.人们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因为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比地球的直径大的多,所以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则C正确;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附着在它的车轮上一滴蜜糖的运动情况时,不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因为转动时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空间站再次回到A点,位移为0,故A错误;
B.由于它们的轨道半径不相同,故它们各自转一圈,其路程不相等,故B错误;
C.天舟二号再次回到点,位移为0,故C正确;
D.两者的最大位移都等于各自轨道的直径,由于空间站的半径较大,故运动过程中,空间站的最大位移大于天舟二号的最大位移,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B.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一直在增大,故AB错误;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仍然在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炮弹发射瞬间,尽管速度为零,但速度的变化率较大,即加速度不是零,A错误;
B.汽车刹车做减速运动,a与v反向,
B错误;
C.当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
C正确;
D.根据苏炳添100米用时9秒99,可以求出苏炳添运动的平均速度,求不出任意时刻的速度,D错误。
故选C。
11.AD
【详解】
A.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故A正确;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抛出点和落地点水平距离大小,故B错误;
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加时10
min,10
min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某人用15
s跑完100
m,15
s指的是一段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12.ABD
【详解】
AB.引入速度概念就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而运动快慢实质就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位置变化快,AB正确;
CD.根据
得到
可见速度越大,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越快,位置的变化率越大;如果时间很短,位移有可能较小,但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一定大,即位移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3.AB
【详解】
A.加速度的正负只是表示方向,可知甲、乙两个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B.由于速度沿正方向,所以甲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乙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于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一样快,故C错误;
D.根据加速度公式
由于甲、乙两个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时间也相等,所以甲、乙速度变化量相等。故D错误。
故选AB。
14.BD
【详解】
A.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v越大,加速度a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选项A错误;
B.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的方向与其初、末速度的方向无关,只与△v的方向有关,选项B正确;
C.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故C错误。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时,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则物体做减速运动,选项D正确。
故选BD。
15.AC
【详解】
A.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长,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km,A正确;
B.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C点的切线方向,B错误;
C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由A指向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6.交流
0.02
A
0.21
【详解】
(1)[1][2]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
(2)[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位移可以通过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计算获得。
故选A。
(3)[4]BD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7.B
B
220
0.1
1.08
【详解】
(1)[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的电源是交流电,所以B正确;A错误;
故选B。
(2)[2]操作时,释放纸带与接触电源的合理顺序应是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所以B正确;A错误;
故选B。
(3)[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家用交流电220V。
(4)[4]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5)[5]计算计数点3到计数点7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8.(1)100m,方向由A指向C;140m;(2)10m/s,方向由A指向C;14m/s
【详解】
(1)由位移的定义可知,10s内质点的位移为
方向由A指向C;
路程为
(2)由平均速度的公式,可得1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由A指向C;
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10s内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19.27km/h
【详解】
设汽车运动的总路程为s,则汽车运动的平均速率
==
代入数据解得全程平均速度为
=27km/h
20.(1)方向向东,方向向东;(2),
【详解】
(1)由上可知,取向东为正方向,A、B、C、D的位置分别为+5m、+15m、+20m、+35m,因此最后内的位移为
全程的位移为
故最后2s内的位移为5m,方向向东;全程的位移为20m,方向向东。
(2)后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故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21.(1);(2)
【详解】
(1)取汽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解得:
(2)由公式可得
解得: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