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地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7-24 08: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一、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一)比例尺
1、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比例尺又叫缩尺。
例1:如果某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厘米:100千米
=1:10000000
比例尺的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
用公式表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数字式:
(2)文字式:
(3)直线式:
100 0 100 200(千米)
数字式和直线式是常见的两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10000000或1/100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3、比例尺的大小
a.依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例2、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4000000
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C、 50 0 50千米
D、1:2000000
C
也就是说:
图上1cm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的值越小
b.图幅相同,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例3: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① ② ③
②①③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内容最详细是 ,最简略的是 。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 ② ③





大比例尺:>1:200000
小比例尺:<1:1000000
中比例尺介于1:200000和1:1000000之间
思考:
哪些地图需要用较小的比例尺?
哪些地图需要用较大的比例尺?
例4、绘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
A、1:10000 B、1/3000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 0 40千米
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等
平面图、军事地图等
A
(二)方向
1、一般指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
A
B
C
D
例6:
1)图中村庄A大致在村庄B的 方向。
2)图中公路CD的
走向大致是

正北
先由西南向东北,
再由西向东
指向标指向北方
例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在A的 方向;
C在A的 方向;
B在C的 方向。
(2)沿着虚线从A到D,其方向的变化是

正南
正东
西南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S

30 °
60 °
B
C
A
D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
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都叫注记
横写从左到右,竖写从上到下
5、比例尺的放大和缩小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某一倍数时,
图幅的变化就是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某一倍数时,
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应为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
新的比例尺=原来的比例尺×放大(缩小)到的倍数
思考:比例尺的缩放对图幅的大小以及所表示的范围
有何影响呢?
假设反映的范围不变:
假设图幅不变:
新的比例尺=原来的比例尺×【1土放大(缩小)了的倍数】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D
专题地图的种类:
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气候图、
政区图、旅游图等等
二、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
相对高度
2、地形图的分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2)等高线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5)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
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谷等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线也称分水
线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用 表示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线也称集水
线
由一对山脊等
高线组成,
鞍部是山脊线
的最低处,
山谷线的最高处
多条等高线会合
重叠在一起
山顶
鞍部
山脊
陡坡
缓坡
山谷
山体的不同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A山地
100
300
200
A
B盆地
B
100
C



200
300
300
D



200
100
C山谷
D山脊
E
Y
X
N
M
100
300
300
200
200
100
400
400
图2
100
300
200

100
300
200

400
XY
MN
E鞍部
500
G
1000
河流
F
F陡坡、G缓坡
H陡崖
H
100
400
300
200
A
B
陡崖相对高度: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200≤H <400
(08模拟)2.读图分析回答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2)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C
C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 (2000年高考)12.读图,回答:
B
D
A.59m B.99m C.199m D.259m
(3)此断崖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
A.150m
B.99m
C.210m
D.249m
D
假设比例尺、等高距相等的情况下: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500米
500米
假设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如何来判定坡度的陡和缓?
等高距大的坡陡;等高距小的坡缓
思考:
等高距大
等高距小
例9、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
B
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判定等高线地形图中坡陡、坡缓的因素有三个:
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1、假定其中的两个因素相同,一个因素不同的情况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线越疏,坡越缓
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相同,比例尺越大,坡越陡;比例尺越小,坡越缓
比例尺、等高线的疏密相同,等高距越大,坡越陡;等高距越小,坡越缓
(2)判断气候特征: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4、实际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
选建水库坝址:
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估算
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库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水库坝址的选择:
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农业区划: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
③工厂厂址选择:
④建海滨浴场、码头: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⑤建疗养院:
⑥铁路、公路选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规律:一般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缺点:高程表达不准确
-200
-100
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建立剖面
图坐标系,并在剖面图的
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
垂直比例 尺。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
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
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单位:米
400
水平比例尺 1:5 000
垂直比例尺 1:10 000
本课小结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种类
地形图
其他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课堂练习
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D
2、在一张长为42厘米,宽为40厘米的图纸上绘制中国的区域轮廓图,
图幅边缘各留空2厘米,最适宜的比例尺为 ( )
A、1:5000000 B、1:15000000
C、1:3000000 D、1:50000000
B
课堂练习
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到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到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61600
1:70000000
88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等高线图中适当位置标注上图的字母:A、B、E
(2)A、B两山顶的相对高度为 。A山顶大约在B山顶的 方向。
(3)小河C的河源的海拔介于 之间。该小河大致的流向是 。
(4)鞍部E的海拔范围是 之间,陡崖相对高度最大是 ,
4.8米
西北
230-240米
自北向南
260-270米
30米
A
B
E
在一幅6月22日光照图上,有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太阳在同一时刻位于甲、乙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图上的球面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2400000   
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六十万分之一 
D. 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