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01 12: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第一课时 《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
【教材名著导读】
整本书阅读知识精华:详见九上教材P20~22。
【整本书阅读强化训练】
1.《艾青诗选》包括哪几方面的主题 请列举出其中的四种,每种主题请各举一例。
(1)控诉旧社会的丑恶、黑暗,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镜子》;
(2)预言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如《黎明的通知》《春》;
(3)对祖国和人民的歌颂与祝福,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的思念是圆的》;
(4)对光明和美好未来的赞美与追求,如《太阳的话》《启明星》;
(5)对生命的赞美与感悟,如《虎斑贝》《礁石》;
(6)对真挚友谊的赞歌,如《给女雕塑家张得蒂》。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末尾“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几句诗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这三句诗升华主题使“大堰河”含义更加广泛,由诗人儿时的保姆拓展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使这首诗从怀念童年的保姆升华为对千千万万跟她一样命运的劳动人民的怀念和歌颂,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歌颂了他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品质。
3.艾青的诗歌创作明显出现了两次高峰,请联系原著简要分析。
艾青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两次高峰:(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诗人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写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与不幸,同时激励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抗战,如《我爱这土地》《黎明》等;(2)1978年之后,艾青的诗风变化很大,诗句变得整齐,诗情变得深沉,诗意变得警策,如《鱼化石》《光的赞歌》等充满了哲理思考。
4.联系原著,简要分析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从色调与画面角度考虑)
(1)艾青的诗作具有明暗两种鲜明的色调,如在表现“土地”的意象和主题时,多用灰黄紫的色调和暗淡的光,使现实的苦难更加沉凝;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他常常用红黄浅蓝的色调和强烈、温柔、明洁的光,使人想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2)艾青的很多诗作都注重选择典型的意象组成画面的生动感,如《礁石》中海浪、大海、礁石构成了坚定与辽远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
5.《艾青诗选》在不同时期中,写作的主题也不同,请简要概括。
早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①对祖国(土地)的爱;②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对抗争者的歌颂;④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新中国成立后:①对人生的思考;②对历史的评价。
第二课时 《艾青诗选》专题探究
【专题解读】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
探究提示: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有的出现次数虽然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阅读诗集,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知识要点:艾青诗中最常见的两个意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太阳”。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爱,是艾青唱不尽的旋律。他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哀伤祖国的命运。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如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黎明”的胸臆中直接飘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探究提示: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有某种统一。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
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句诗谈谈你的观点。
知识要点: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2.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
3.散文化了的诗情律动: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艾青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随诗情而产生的“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色彩感受;他的诗,意象愈发丰满,显得那般绚丽。
4.在诗歌形式上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5.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色”。
拓展专题:大家眼中的艾青
探究提示:从“艾青是吹芦笛的诗人,是大堰河的儿子,是狱中的大诗人、是时代的吹号者、是归来者的歌唱”等方面回顾艾青的经历与创作。
知识要点:
(1)吹芦笛的诗人:
艾青于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期间,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也尝试写诗。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同年7月,以“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狱。
1933年,在狱中,艾青第一次以此为笔名创作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艾青的诗在起点上是与我们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刻的联系的,并且明显地受到西方近代诗人凡尔哈仑、波特莱尔的影响,所以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2)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心中对保姆的真切感情。诗中叙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赞扬了她善良、勤劳、坚强的性格,及她对“我”深深的爱,然而这首诗又并不是仅仅在写大堰河,她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诗中最后一句“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儿子般的大堰河”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与爱,因此艾青又被称为“大堰河的儿子”。
(3)狱中的大诗人:
在狱中,诗人还创作了《窗》《芦笛》《一个拿撒勒人的死》《铁窗里》等诗,所以艾青又被称为“狱中的大诗人”。
(4)时代的吹号者:
民族解放战争的号角一吹响,艾青变成了时代的“吹号者”,迅速地在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深入到人民中间,思索着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的道路。这期间他创造的《我爱这土地》《黎明》《太阳》《向太阳》《煤的对话》《黄昏》《吹号者》《他站起来》等诗无不表现诗人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礼赞太阳、黎明、火把,呼吁人们勇敢地站起来,争取光明自由的生活。所以艾青又被称为“时代的吹号者”。
(5)归来者的歌唱: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特别在“文革”后,发表的《归来的歌》,成为当时“归来”派的代表,此时诗人关注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作品有《在浪尖上》《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光的赞歌》《盆景》《鱼化石》。所以艾青又被称为“归来者的歌唱”。
【专题特训】
1.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仔细品味,简要说说它们蕴含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土地。“土地”这一意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土地”意象成就了诗人,使他成为“土地最忠诚的歌者”。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太阳。“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太阳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
2.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差里有某种统一。请选择你喜欢的艾青诗作,探究《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选》的艺术特色:
(1)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如从《向太阳》《我爱这土地》可见。
(2)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艾青式的忧郁”。如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可见。
(3)散文化的诗情律动:善用比喻,短句活泼多姿,长句气势浩荡,朴素而又隽永,纯净而又深刻。如从《火把》一诗中可见。
(4)在诗歌形式上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如从《黎明的通知》一诗中可见。
(5)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色”。如从《刈草的孩子》一诗中可见。
3.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
A.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鱼化石》 
④《礁石》
B.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镜子》
C.①《大堰河——我的保姆》 ②《鱼化石》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D.①《我爱这土地》 
②《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礁石》 
④《镜子》
B
解析: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镜子》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皆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就,无雕琢和虚饰的痕迹,其语言的强有力的弹性和张力,使诗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广漠。在构思上,这首诗表现着艾青的长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以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鱼化石》是艾青在文革后写的一首哲理诗,诗歌自觉追求音乐性,出现了格律化倾向,诗句变得更整齐,注重押韵。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相比,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通过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字里行间饱含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