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学会观察 课件(共30张PPT) 2021--2022学年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学会观察 课件(共30张PPT) 2021--2022学年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09: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显微镜中通过升降镜筒调节视野焦距的是:
2、在显微镜中能够把物像放大的结构有:
3、在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是:
4、在显微镜中用于转换物镜的是:
5、放大倍数怎么计算
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目镜、物镜
反光镜、遮光器
转换器
回顾上节:
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第二节
学会观察
1、观察带花的月季枝条,注意茎的特点、小叶边缘的特征及花的颜色
肉眼观察;整体观察
探究竟1
2、观察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局部观察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2、观察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观察雄蕊上的花药及着生的花粉粒
肉眼不能完成仔细观察的,借助于放大镜
花药
探究竟1
探究实验:观察花粉粒的特点
显微结构要借助于显微镜
电镜下的植物花粉
探究竟2
1.观察的方式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2.观察的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
从外到内、从左到右
总结:观察的方式和顺序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10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为止。
光线强时:
光线弱时:
(二)、对光
平面镜、小光圈
凹面镜、大光圈
光圈
反光镜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对光“三转”: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视野。
(二)、对光
(三)、安放装片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在镜筒下降,物镜接近标本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眼睛看着物镜?
防止物镜压坏标本,损伤物镜
(四)调整焦距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调整焦距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调整焦距“三先”
1、物镜:先低后高
2、镜筒:先降后升
3、准焦螺旋:先粗后细
(四)调整焦距
1、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2、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线进入物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上。
4、最后把显微镜送回原处。
(五)观察和收放
1.取镜和安放
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对光
4.调整焦距
3.安放装片
5.观察和收放
注:
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的,很容易因滑落而损坏。
2.对光时,应先选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凹面镜,这样可以避免强光刺眼。
3.光圈有大有小,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将最大光圈正对通光孔。
4.压片夹有固定玻片的作用,在观察前,应先将载玻片用压片夹固定好。
实验一、使用低倍镜观察“e”字玻片。
(1)请仔细观察玻片上的“e”字和显微镜中的“e”字有何不同?
(2)向左移动玻片,观察视野中的“e”字如何移动?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e
左右相反
上下相反
目镜内看到的是:
倒像
e
e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_______
相反
e
重复播放
目镜内看到的:
e
e
重复播放
物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个方向
目镜内看到的:
e
e
重复播放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个方向
在哪往哪移
目镜内看到的:
实验二、分别使用低、高倍镜观察永久动植物细胞玻片。
(1)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视野中的细胞体积如何变化?
(2)将低倍镜成换高倍镜,那个视野的细胞数目多?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会变亮还是变暗呢?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低倍镜换高倍镜的调节:
1.移片:移动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换高倍镜: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3.调节视野:转动遮光器,换大光圈;转反光镜用凹面镜
4.使物像更清晰: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变大、数量减少、
亮度变低。
低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高倍下显微镜细胞图
1.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变
,细胞越
,数量越
.
2.放大倍数越小,
亮度较
,
细胞越
,数量越
.
(二)、高倍镜与低倍镜

小,




四、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成像为
,即物像旋
转180°。
3.在视野中看到物像位置的偏差,应遵循“

4.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
,细胞数目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
,数目

1.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倒像
在哪往哪移
越大
越少
越小
越多
五、判断污点位置
1、转动转换器,发现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在哪?
2、旋转目镜,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哪?
3、如果污点可能在装片上,如何确定污点就在装片上?
请说说如何确定下列所述情况中污点的位置,或说出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
在物镜上
在目镜上
方法:转动转换器,污点不动;旋转目镜,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移动。
小结
一、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2.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
3.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重点)
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整焦距、观察和收放
三、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为倒像
3、某物所成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将此物移至通光孔的中央,则要向
移动。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显微镜的使用(练习题)
1、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写有字母“e”的装片,你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像是怎样的?
e
倒立的像
2、装片上有一小写的g字,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放大的(
)
A、
g
B、
C、
D、
g
g
g
方法:将字母“g”在纸上,将纸倒过来

C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着(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镜筒
B
随堂测试
2.如果转换器上有三个物镜,你调焦寻找视野时,会选用的物镜是(
 )  
A.10×  
B.40×  
C.100×
A
3.光线较弱时,使用显微镜应选用______光圈和
________反光镜。

凹面
4.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
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