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
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技术
制度
思想
温故知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学习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12月23日冬至日,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率文武百官拥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
尊孔复古
倒行逆施
复辟帝制
一、一本杂志掀起一场运动(兴起)
1、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
(2)经济: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
(1)政治:
(3)思想文化:
①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4)阶级: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新旧冲突
兴起标志
指导思想
思想阵地
活动中心
代表人物
性质
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上海——北京)
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速记测试
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革命
新意盎然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
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赛先生Science
科学
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大未名湖——
最高学府象征。
校长蔡元培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
合作探究:
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角度:
1、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思想和
文化
2、学术精英云集北大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蔡元培
李
大
钊
辜鸿铭
鲁迅
章士钊
北大红楼
胡适
李
大
钊
陈独秀
穿越时空
病人——中国思想界
、文学界
医生——新文化运动者
假如你们是医生,请根据下面四个镜头找出病人的病症并对症下药。
专制制度
皇恩雨露深
帝德乾坤大
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一
提倡
症状:
解药:
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民主
辛亥革命
袁世凯复辟
镜头二
提倡
,反对
症状:
解药: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治病,但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愚昧、迷信
科学
愚昧
贞洁牌坊
镜头三:
触目惊心——古代的三寸金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鲁迅《狂人日记》
症状三:
旧道德扼杀人性
解药:
提倡
,反对
新道德
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思想。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镜头四:比一比哪段话你更容易了解
解药:
提倡
,反对
新文学
旧文学
症状四:
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不利于思想的传播
胡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鲁迅:把反封建的思想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的儒家文化?
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勤劳刻苦的精神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成果
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内容)
内容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除旧布新
三、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影响)
1.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2)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3)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2.局限性
⑴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
万象更新
【知识归纳】
一本激情洋溢的杂志,擂响思想解放的春雷。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转动思想解放的时代。
一所激情四射的学校,掀起思想解放的争鸣。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永载思想解放的史册。
总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特点
学习西方的科技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事件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开始
作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1.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幼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课堂小练
C
2.如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课堂小练
B
我心中的向往:北京大学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