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知识与能力: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学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掌握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基本进程,通过《天方夜谈》等文学作品,增加对阿拉伯文化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阿拉伯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体会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体会文辉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形成,阿拉伯灿烂的文化。
难点:伊斯兰教的创立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统一
自主学习检测
探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的
建立有什么关系?
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多沙漠、有绿洲。
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三洲五海之地
热带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
经商为生
商路受阻
炎热干旱
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各部落之间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人们渴望统一
2、伊斯兰教创建的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游牧生活
伊斯兰教的创建
25岁时,他与赫蒂彻结婚,成为麦加贵族。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得以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人民需要的宗教。610年,在他41岁时,宣称自己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进行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
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
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
3、创始人:穆罕默德
世界学者对穆罕默德的评价:
穆罕默德的教训,如明灯一般,照耀了一千二百多年,创始了以两亿人能以生死赴之的宗教!
———(英国)肖伯纳
“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
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穆罕默德是应受人们的尊重与敬仰的。”
———(俄国)托尔斯泰
穆罕默德(约570-632年)
《古兰经》首页是埃及皇后授权设计的,它不仅体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而且装饰的几何图形也极为精致,表明《古兰经》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穆罕默德言论的汇编
经典——《古兰经》
4、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
信仰知识等等。
“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
“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
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关系
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结束混乱局面,维护民族生存的愿望。
2.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一神崇拜,废除了各部落的多神崇拜,灌输了民族观念,为建立统一国家奠定思想基础,又通过圣战宣传,增加了战斗力。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了帝国的形成。
伊斯兰教的产生
东到
印度河流域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南包
整个半岛
阿拉伯帝国
请你说出阿拉伯帝国8世纪版图的四至点。在阿拉伯帝国之前,还有哪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年代尺
622年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权
8世纪中叶
阿拉伯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10世纪
帝国逐渐衰落
1258年
帝国首都被蒙古军攻克,帝国灭亡
观测仪
12世纪阿拉伯人
绘制的世界地图
制作的地球仪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代数学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编撰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
现代“代数学”一词也来自阿拉伯文。
这些数字是由谁发明的?又是谁传到欧洲的?
医学家: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建筑风格:以圆顶寺庙为主体,坐落在正方或长方
形院子的中央,四周是带有拱门的回廊。墙壁上装饰有各种镶嵌图案
清真寺
相传古时候阿拉伯国王山鲁亚尔酷爱打猎,但每次外出打猎时,王后和宫女就同奴仆们到花园里饮酒作乐。国王一怒之下,便将她们全部杀了。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次日便将她杀掉。百姓深受其害,携儿带女,四处逃奔。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百姓免受灾难,便自愿嫁给国王。她从第一夜起,就向国王讲述有趣的故事,当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刚好天亮。山鲁佐德有意设伏笔,吸引国王继续再听。国王欲罢不能,欲杀不忍,日复一日地拖延下来。山鲁佐德一连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醒悟,两人白头偕老。这既是书名的来历,也是将书中形形色色的故事串连起来的一条线索。
《一千零一夜》
(又名《天方夜谭》)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桥梁的作用
保存的作用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作用
阿拉伯帝国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决定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重视知识。在统治期间,大都通过多种集道收集、整理欧洲文化典籍,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在14世纪,这些作品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开启了古典文艺复兴时代。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阿拉伯人利用这一优越性,结合自身的研发,创造性地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阿社伯文化,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阿拉伯人民在民族英维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创造了伊斯兰教。并且在伊斯兰教教义的指导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人民凭借着智慧和辛劳,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