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素材)(打包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素材)(打包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10:08:21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谚语反映了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吃与被吃(或捕食)
想一想
导入新知
下面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树叶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
注意: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思考:
合作探究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例:草→兔→狐。
兔吃草
狐吃兔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的书写原则
(1)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2)箭头方向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3)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缺少生产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八个字是否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
不能
食物链的组成:生产者
+
消费者
思考讨论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请据图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食物链。
树叶→蝉→螳螂→黄雀
注意: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
大展身手
大展身手
11条
大展身手
大量捕杀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食物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是(  )
A.互相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B
即时巩固
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哪个最多?哪个最少?为什么? 
生产者最多,初级消费者其次,以此类推。这种数量关系是由食物关系所决定的。
2.在食物网中,哪种食物链中的最顶端的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
食物链中,经历的环节越少,最顶端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多。
若水受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是
_________。
生物富集现象
E
微小的水生植物
剑水蚤
蜻蜓的幼虫
小鱼
大鱼
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中毒。
为什么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会被分解,也不能被排出。
图中大鱼一生要吃掉许多小鱼,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
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在一个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微小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当这个食物链被排入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微小植物
B.大鱼
C.一样多
D.剑水蚤
B
即时巩固
大草原长期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是为什么?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
自动调节机制
动态平衡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草原荒漠化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A
B
C
D
A
B
C
D
E
F
G
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结论: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越容易被破坏;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不容易被破坏。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在食物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是(  )
A.互相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B
课堂练习
2.【中考 柳州】在“①→野兔→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①最可能是(  )
A.青草
B.细菌
C.青蛙
D.太阳
A
3.[中考 扬州]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
A.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发生了严重地质灾害
A
4.我国的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如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点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5条: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答案】C
5.【中考 自贡】在食物链“草→虫→食虫鸟→蛇→鹰”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草
B.蛇
C.食虫鸟
D.鹰
D
6.[中考 乐山]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  )
A.草场会被破坏
B.鹰的数量会增加
C.鼠的数量会减少
D.鹰的数量不会变
【点拨】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鼠的数量将大量增加,鹰的数量大量减少,草会由于取食者鼠的增加而减少,草场会被破坏。
【答案】A
7.【禹州期中】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威胁到了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逐渐降低的
B.有限的
C.不变的
D.逐渐增强的
B
1.在食物链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是(  )
A.互相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B
课堂练习
1.
(易错题)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D
课后练习
2.【中考 晋中】你见过国槐树上垂吊着的一种绿色肉虫子吗?很多人称它为“吊死鬼”,它叫国槐尺蠖,胡蜂是它的天敌,与此相关的食物链是(  )
A.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B.阳光→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C.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D.国槐→国槐尺蠖→胡蜂→细菌
A
3.【中考 海南】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①
C.④体内富集毒素最多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A
4.【中考 衡阳】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表中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为D→B→C→E→A
B.表中生物A是消费者
C.表中生物C与E是竞争关系
D.表中生物D的数量最多
C
5.【长春第二实验中学月考】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摄取的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幼虫
小球藻

蜻蜓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植物)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池塘受到重金属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
小球藻
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小鱼
6.【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B表示图A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若图A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
(2)图B中的乙对应图A中的生物是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捕食

见(共43张PPT)
人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1课时
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导入新知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月球是一个生态系统吗?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构成统一整体。
合作探究
单纯的环境,单纯的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森林
一块农田
生物+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什么是生态系统
即时巩固
一片草原
一个湖泊
一群鱼
一片森林
一块农田
一群人
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腐烂的树干上长出许多真菌
啄木鸟在树上找虫子吃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树与昆虫幼虫之间,昆虫幼虫与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吃与被吃的关系
2.
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会消失
3.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生产者
茂盛的农作物
地位:生产者是生态系统
中最重要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消费者
羊吃草
狮子捕食斑马
生态系统的组成
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分解者
真菌和细菌使苹果腐烂
长在树干上的蘑菇
生态系统的组成
地位: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如果地球上没有分解者,人类会面临怎么样的情景?
被取食
被捕食
被分解
被分解
被分解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产物被吸收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物部分
[中考 怀化]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太阳光
B
即时巩固
非生物部分(环境)
物质:空气、水分、土壤(无机盐)等
能量:阳光、温度等
作用:主要为生产者提供能量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
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
A
即时巩固
1.【中考 宜宾改编】“风吹,吹皱一河粼粼波光。一群白鹭自芦苇丛中齐齐惊起,扑腾着翅膀,划出的弧线骄傲有力。”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此美句描述的是(  )
A.非生物因素
B.生物因素
C.生态系统
D.分解者
C
课堂练习
2.[中考 武汉]下列各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点拨】草原中的全部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只有部分生物,没有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农田中的全部庄稼,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其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既包括了非生物部分,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答案】D
3.[中考 葫芦岛]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A
4.【保亭南茂中学期中】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生物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
D
5.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
A
6.【宝鸡陈仓区期末】一个生态系统中以分解有机物为主,靠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废物获得能量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确定
C
7.【白城期末】下列各项表示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是(  )
A.猫捉老鼠
B.兔子吃草
C.螳螂捕蝉
D.细菌分解落叶
B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
阳光、空气、水等
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
(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消费者
(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
生产者
(分解动植物尸体)
分解者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归纳新知
1.【咸阳期末】“一朝鲸落,万物重生。”鲸死后,其遗体可以至少养活1万个生物体,它们在这里吃住,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体,能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可推测鲸落实质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态系统
D
课后练习
2.【郑州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水分
C
3.如图代表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还缺少什么成分(  )
A.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B.分解者、消费者
C.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非生物部分、阳光
A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生产者都是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的生物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C
5.
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也吃昆虫;有的田鼠危害牧草,而鸟和田鼠又是鹰的食物。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有人将草用网罩起来,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用网罩的草却生长良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块草场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草、昆虫和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昆虫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大量繁殖
【答案】B
6.【保亭南茂中学期中】稻田生态系统中蝗虫、水稻、蘑菇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依次是(  )
A.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D
7.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2)在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
(3)图中还缺少组成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


非生物
8.【中考 北碚】王亮在做校园调查时,做了如下记录:
在一棵阴湿的、一侧干枯轻微腐烂的大树下,观察到:腐烂的树干上及露出的树根旁长了一些蘑菇;树冠向阳的一侧,树叶比较茂盛,嫩叶上见到了毛毛虫,树杈上麻雀在“啾啾”叫着;从树根旁取少量泥土,浸入水中,取一滴浸出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大量的细菌。
(1)根据以上记录,按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三个组成分类,完成填空。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__,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人”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消费者
9.【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中考 郴州】如图为小玉网购的一个生态瓶。围观的同学发现这个密闭的瓶内,水草鲜美,小鱼居然能活很久,觉得好奇不已。直到某“学霸”后来解说其
生物学原理,大家才恍然大悟。现在,
你也能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理
解其中奥秘吗?
(1)该生态瓶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的简易________系统。从生物部分看,_______是该系统内的生产者;而小鱼是________者;瓶内的泥沙上附着有细菌等分解者。
【点拨】该生态瓶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瓶里有生物及生物生存的环境;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水草;小鱼以水草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分解者是细菌、真菌等。
生态
水草
消费
(2)该装置能否放很多条小鱼?____________。
【点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在生态瓶内放入很多条小鱼,可能会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