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30 16: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2.通过阅读、讨论,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对腔肠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品质。(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是生物学课标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中的二级主题,本节的学习是打下良好学习习惯的开端,为日后学习其他动物和生物有关进化的内容奠定基础,为深入理解生物学观点添砖加瓦。
2、学情分析
.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可以生物学观点为线索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并加深对生物学观点的理解,形成好的学习方法或模式。同时,初中生还是对形象的处理比较容易,适时适量的在课堂上展示视频或图片有注意帮助他们学习日常生活中不容易接触的事物。还有就是学生好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佳选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带领部分学生到北京的樱桃沟泉水中的石下捕捉涡虫。2.涡虫的身体长约1~1.5厘米,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1.为教学实验准备材料。2.提高学生对涡虫的兴趣,了解涡虫的生活习性。
(二)复习导入(需要时间:
2分钟)
1.展示图片问:水螅、海葵等腔
肠动物有哪些特点?2.展示图片讲:动物界还有一类动物也具有和腔肠动物相似的一个特点,有口无肛门。它们是扁形动物。
回忆上一课时的知识,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首先建立起两类动物的联系。
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扁形动物作引领和铺垫。
(三)观察涡虫(需要时间15分钟)
1.请生物小组同学讲述捕捉涡虫的过程,然后将涡虫分到各个实验小组进行观察。2.展示问题:涡虫和水螅进行比较,有哪些相似?哪些不同?
3.引导学生说出涡虫的主要特征。
1.生物小组学生讲述捕捉涡虫过程。2.观察涡虫。3.小组讨论,填写学案、讨论交流学案上的问题(见学案)。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获知涡虫的生活环境以
及习性,对涡虫
建立感性的认识。
(四)概括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时间10分钟)
1.出示其他几种扁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出示几种动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种动物是扁形动物,并说明理由。
1.总结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判断并说明理由。
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从具体对一种扁形动物――涡虫的特征的分析初步认识扁形动物特征,再到抽象生成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重要概念。
(五)关注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需要时间10分钟)
1.扁形动物大多寄生于动物和人体内,比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等。2.展示:华枝睾吸虫与绦虫的生理结构图。3.提问:它们的结构有哪些特别之处?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4.展示:猪肉绦虫与血吸虫的生活史。5.提问: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1.思考、交流,说出寄生生活的动物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1.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的动物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
的本领,是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规律的。2.进一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六)课堂小结(需要时间3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试着谈谈涡虫与水螅哪一个结构更为复杂吗?说得具体一些。
各抒己见,总结归纳所学。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梳理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检测反馈
展示名师训练试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卡答题,通过即时反馈的答题结果选学生进行作答分析或者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随堂训练栏目——名师训练——课堂反馈-《扁形动物》”更多课堂检测试卷:“随堂训练-优教训练”栏目:“课中-课堂训练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或“课中-课堂训练B--《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生做练习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
A.空腔
B.消化腔
C.体腔
D.内脏
2.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3.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
4.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进行实验的一组是(
)。
A.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
B.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C.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
D.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