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30 21: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
前221年
前210年
前207年
秦统一中国
秦二世继位
秦亡








10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谁是灭亡秦朝的真凶?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表现一:
沉重的赋税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修长城40万人
550万
成年男性450万
修陵墓宫殿70多万人
征伐南方兵役50万、征伐北方兵役40万
修驰道等百万人以上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表现二: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修始皇陵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阿房宫图摹本
阿房宫正殿东西约50步(690米),南北约50丈(115米),殿内可容一万人。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表现三:刑法严苛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儒林列传》
推测一
秦始皇
理由:秦始皇的暴政
表现四:
焚书坑儒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探究
小组合作
怎样评价秦始皇?千古功过如何说?
论从史出,
一分为二,
肯定功,承认过。
推测二
秦二世胡亥
理由:胡亥的暴政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年)
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
把修骊山陵的工匠全部活埋;
诛杀兄弟、姊妹30余人;
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
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二世更为暴虐
推测三
丞相
赵高
理由:教唆二世,颠覆帝国
赵高京剧形象
指鹿为马
赵高教唆胡亥谋反,献策二世弑亲,"管事二十余年"。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陈胜、吴广他们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根本原因:秦朝暴政
暴政必将激起人民的反抗,人民的反抗必以推翻暴政为最终目的。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推测五
刘邦
、项羽
理由:前207年,彻底推翻秦朝
项羽
(前232—前202年)
名门之后
骁勇善战
早年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
领导巨鹿之战,击败秦主力。
刘邦
(前247—前195年)
出身农家
豁达大度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占沛县,自称沛公。
推测五
刘邦
、项羽
巨鹿
(公元前207年)
项羽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推测五
刘邦
、项羽
项羽
刘邦入关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探究
“谁是灭亡秦朝的真凶?”
在我看来,大秦帝国所以灭亡,主要不是由于文化、理论、制度等方面之失,而是统治阶级上层的政策、人事、个人行为等方面出了问题,是秦始皇与秦二世的用人方面的漏洞所致,是这个帝国核心统治者们所作所为所致。
一句话,秦朝实际是被自己打败的,亡秦的是自家人。
——马平安《大秦帝国启示录》
你同意这段话的观点吗?为什么?
汉王刘邦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四年的“楚汉之争”。
乌江
鸿沟
鸿门
咸阳
西楚霸王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王刘邦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刚愎自用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江东父老
暗度陈仓
刘邦称帝
项羽输在哪里?刘邦赢在哪里?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前232—前202年)
刘邦
(前247—前195年)
善用人才
收揽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教材53页材料研读
失民心者失天下
秦朝暴政民愤激,
陈胜吴广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
陈吴败后项刘继。
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速灭亡。
高祖建起新王朝,
西汉东汉前后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则具有推动作用。


以史为鉴明得失
习题巩固
1、清初陈恭尹的《读秦纪》中写道:“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这首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秦统一中国
B.
秦法律严苛
C.
嬴政自称皇帝
D.
焚书坑儒
2、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所到之处,农民纷纷响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人民盼望楚国复兴
B.
陈胜、吴广的个人魅力
C.
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
人民受到起义军的迷惑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