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1.2.1直角三角形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1.2.1直角三角形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01 09: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1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
1.理解、识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会正确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导入语:同学们,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那么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师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
二、
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大家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P14练习前),要求:
1.看课本P13,回答: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怎样证明?用符号
表示直角三角形.
2.看课本P14,思考例3是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运用时注意什么.
3.回答P14思考中的问题,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
,怎样证明?
6分钟后,比谁能口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过程,并能正确运用.
四、先学
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全班,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
2.检测
过渡语:能够熟背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请举手!
提问: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为什么?
学生口述证明过程,师出示.
师小结: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这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接运用,不用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了.
∵△ABC是直角三角形
∴∠A
+
∠B
=
_______°
如图,AD是Rt△ABC的斜边BC边上的高,则图中与∠B互余的角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学生口述证明过程,师出示.
师小结:这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直接运用,不用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90°了.
∵∠A
+
∠B
=
90°
∴△ABC是____三角形
过渡语:同学们,下面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做对检测题.
自学检测题
1.在△ABC中,∠A=37°,∠B=53°,则△ABC为
三角形.
2.
如图,在△ABC中,∠C=90° ,AE平分∠BAC,BD⊥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D,若∠1=24°,则∠EAB等于(

A.66°
B.33°
C.24°
D.12°
3.如图,∠ACB
=
90°,CD
⊥AB,垂足为D.
∠ACD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如图,∠C
=
90°,∠1
=∠2,△ADE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3.学生练习,
教师下去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过渡语:同学们,检测题做完的请举手?好,请交换练习纸,对照答案互评,比谁全对.
1.白板逐题出示答案,学生交换试卷互评.
2.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书写工整的请举手,好!
3.(1)若未全对的人数少,则收齐未全对的试卷,白板一类一类地出示错题(同时出示同一题的几种错).先让做错的学生根据刚学的新知识,判定自己“哪一步错”、“为什么错”;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如果学生说得对的,教师只给肯定,不必重复讲;如果所有学生都说不对的或说不全的,教师就该讲,而且要讲好,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真正解决疑难问题,既能理解、懂得“为什么”,又能灵活运用.
(2)若未全对的人数多,则不收未全对的试卷,改为教师逐项提问,让做错的学生举手说出“哪里错”,大家讨论“为什么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点拨.
4.教师把学生做错的题分类放在展示台上,白板出示,集体纠错,学生说不完整的,教师补充.
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1.个别学生不会直接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证明题的步骤不完整.
(三)学生默读课本,自背、互背,达到堂清.
六、课堂作业
过渡语:同学们,运用新知识做作业时,要避免检测时出现的错误.
当堂训练题
1.(1)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__个直角,理由:若有____个以上的直角,则三角形内角和就超过了18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__个钝角,理由:若有____个以上的钝角,则三角形内角和就超过了18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如图,AD
⊥BC,∠1
=∠2,∠C
=
65°.求∠BAC的度数.
3.如图,在Rt△ABC中,∠C
=
90
°,BD
是∠ABC的平分线,∠A
=
30°,求∠BDC的度数.
拓展题:
如图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为(

A.
55
°B.60
°C.65°D.75°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