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30 14: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中学世界史教材某单元目录如图所示,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A.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B.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走向近代的世界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有
①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出现了租地农场
③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
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A.
富裕的农民
B.
骑士
C.
乡绅
D.
贵族
16世纪在英国流传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A.
棉纺织业的兴起
B.
工场经济的发展
C.
机器工厂的景象
D.
庄园生活的惬意
中世纪前期,制作一双鞋子,是由一个匠人从头至尾完成的;中世纪后期,在手工工场里,则分成剪裁、缝制等工序,分别由不同的生产者完成。这表明(


A.
制鞋效率提高
B.
城市需求增加
C.
生产规模缩小
D.
人口数量扩大
10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西欧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开垦荒地,从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团都积极加入了这场运动。由此可见,贵族、教会、农民等进行垦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号召
B.
领导人物的号召
C.
物质利益的驱动
D.
科技的发展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市民阶级逐渐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B.
城市自由和自治权的取得
C.
城市工商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D.
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两位作家的观点
A.
强调了自由主义原则
B.
发挥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C.
宣扬了理性主义光芒
D.
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
封建思想的蓬勃发展
B.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
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最符合马克思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明治维新
D.
宪章运动
图是
16
世纪意大利画家提香为欧洲某国王画的肖像。画中的国王作富商打扮
,
鲜明的配色也是当时富人常见的审美倾向。据此可知
A.
经济发展影响世人的价值取向
B.
提香的绘画仍然以宗教为题材
C.
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非常发达
D.
提香擅长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源地是意大利②实质是古典文化的复兴③兴起于16世纪④宣传人文精神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为异端邪说,14--1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B.
自由、平等的理性主义
C.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D.
“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他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
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下图是关于新航路成功开辟的(



左起:三桅帆船、测纬度的星盘、指南针
A.
军事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技术因素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A.
文艺复兴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开辟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们的食品种类,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等则影响和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美国独立战争
D.
工业革命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
A.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B.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航海资料的遗失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让我们试着猜想——假如郑和到达了美洲,假如哥伦布到达了亚洲,再假如郑和遇到了哥伦布,历史又将如何 ”下列对结局的猜想符合史实的是
A.
郑和到达美洲大陆,建立殖民统治
B.
哥伦布到达亚洲,将会开启和平之旅
C.
郑和与哥伦布相遇,进行殖民争夺
D.
郑和播撒友谊,哥伦布争夺殖民地
从15世纪末期,欧洲大陆便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共同体,日心说和近代地理学开始出现,由此很多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要早于资本主义,应该是从15世纪末期开始的。材料反映的是(


A.
近代西欧经营方式的改变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D.
文艺复兴的结束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事件中能够证明马克思这一结论的是()
①西班牙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
②“三角贸易”的开展
③英国设立东印度公司
④工业革命的扩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路易·德·贾梅士这样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自豪的是()
A.
最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B.
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C.
垄断了欧亚之间的贸易
D.
是较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之一
巴西的历史与我国澳门的历史非常相似,
它们都曾被下列哪个国家殖民统治(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葡萄牙
D.
法国
一度强占我国的台湾岛,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
葡萄牙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为此,西班牙人从非洲贩运大批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开始了黑奴贸易。上诉材料阐述的因果关系是()
A.
殖民压迫—黑奴贸易
B.
新航路开辟—黑奴贸易
C.
“日不落帝国”—黑奴贸易
D.
新航路开辟—殖民压迫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

材料二
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

(1)两则材料中的“农场主”与“从事劳动的农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 在租地农场和材料二所描述的生产组织中已经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2)两则材料都描述了欧洲封建社会中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图片信息题:

(3)观察上述图片,你能联想到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4)以上三幅作品体现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步入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大死亡使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同时对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于是意味着死亡的黑死病,却迎来了人类历史中灿烂的时代。随着从14世纪的大瘟疫中恢复过来,西欧迸发出一群光辉灿烂的名字。
——摘编自宋耀良《黑死病与文艺复兴运动》
(1)依据材料一,说出“灿烂的时代”的核心思想。列举这一时代两个不同领域“光辉灿烂的名字”及其作品。
材料二
彼特拉克(1304-1374年)是意大利诗人和学者,他从修道院的图书馆中清理出古希腊、罗马文献的抄本,并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解释。随后,他的著作借印刷术流传开来。彼特拉克最先应用“人文主义”一词,将“人的学问”与“神的学问”作出对比,被为“人文主义之父”。
——摘编自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彼特拉克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图1

























图2
(3)判断材料三中两幅圣母像的哪一幅更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急进时代》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文艺复兴的意义。
材料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说说“世界在发生巨变”的“巨变”指哪些历史事件?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対鋳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2)依据材料二,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3)材料三图中标注的航线A是由谁开辟的?新航路开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西欧的印刷工人分工合作
材料二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等东方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这是其他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材料三
这场运动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因为《圣经》居然对这个事实只字未提。——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四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摘自哥伦布日记
材料五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材料六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一体现了哪种生产方式?它给欧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新兴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城市相比,其独特性体现在哪里?随着城市的发展,哪一阶层的出现为欧洲步入近代准备了阶级条件?
(3)材料三中“新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件事有关?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这场运动”与“新大陆的发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4)从材料四中找出能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本质的一句话。有人认为材料四划线部分是错误,为什么?
(5)根据材料五、六,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原因。
(6)依据材料六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运动的实质。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是哪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码)?综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概况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C.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由此可知,最适合的主题是步入近代,故C符合题意。
ABD.这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BD。
故选C。
2.【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租地农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简单协作,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也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由此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①②③④)。
3.【答案】D
【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有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但是不包含贵族,故
D符合题意。
ABC.综上,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的兴起并非主旨,故排除A。“织工”“染工”“扦制匠”体现了分工明确,结合时间“16世纪”可知,此时西欧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分工协作,故B正确。庄园经济在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D。材料说明此时英国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还未进入使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阶段,故排除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分工越来越细,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故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垦殖运动。依据材料分析得出,贵族、教会、农民等进行垦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物质利益的驱动,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A.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D.据题干“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可知, 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而这些思想正是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D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9.【答案】D
【解析】D.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故D正确。
A.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不是封建思想,故排除A。
B.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C.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故排除C。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依据“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可知,马克思的这个观点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故
A正确。
BC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启蒙运动、明治维新、宪章运动的出现与题干信息无关,故排除BCD。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A.据题干“国王作富商打扮”“富人常见的审美倾向”和所学可知,意大利画家提香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此时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思想的解放也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国王形象和富人审美倾向的吻合表明经济发展影响世人的价值取向,故A正确。
B.图片看不出宗教的元素,故B错误。
C.意大利此时还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非常发达”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
D.图片和“神韵写意”不符合,故排除D。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故①正确。
②.文艺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而不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故②错误。
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故③错误。
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认识世界,故④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
C.依据题干中“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可以直接判断出指的是文艺复兴。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亚尔伯蒂说的,表明和肯定人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的价值,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充分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否定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而教会把这些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故C正确。
ABD.此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 C.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的极大不满,因此他们想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
多桅帆船、星盘、指南针,是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必不可少的工具,属于技术因素。
故选D。
16.【答案】C
【解析】A.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与本题无关,故排除A项。
B.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与本题无关,故排除B项。
C.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习惯称为“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故C项符合题意。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议会反对派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与本题无关,故排除D项。
故选C。
17.【答案】B
【解析】略
18.【答案】B
【解析】
A.最早登陆美洲的的是受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不是英国人,故排除A。
B.结合所需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最终导致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而使得美洲贫困加剧,即“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B正确。
C.殖民扩张阶段西欧主要掠夺黄金白银,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排除C。
D.两个大陆指的是欧洲和美洲,故排除D。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
D.假如郑和到达美洲,他不会像西欧国家那样掠夺当地财富和劳动力,他会向当地部落和联盟宣扬明王朝的盛世,并且会赠送他们大量物产,传播友谊。假如哥伦布到达了亚洲,假如他真的来到传说中的印度,哥伦布势必会热血沸腾。这里有他最热衷于追求的黄金,哥伦布曾经毫不讳言地说过:“黄金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就能支配所有的一切,甚至可以将灵魂送上天。”战争和掠夺的灾祸就将降临。尾随着哥伦布的脚步,众多西欧殖民者也许将提前数百年开始对温和富裕的亚洲国家展开殖民掠夺。D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
驶向茫茫大海,
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B。
21.【答案】A
【解析】
①②③.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这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了罪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三角贸易、早期的殖民扩展,故①②③正确。
④.工业革命的扩展不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时间,故④错误。
故选A(①②③)。
22.【答案】B
【解析】略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活动。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亚非拉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
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故选C。
24.【答案】C
【解析】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当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
故选C。
25.【答案】A
【解析】A.依据“由于就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为此,西班牙人从非洲贩运大批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开始了黑奴贸易”可知,反映了西班牙对印第安人的殖民压迫造成了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从而导致了三角贸易。故A符合题意。
B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西班牙对印第安人的殖民压迫造成了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从而导致了三角贸易,故排除BD。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称为“日不落帝国”,故排除C。
故选A。
26.【答案】(1)雇佣;集中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3)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7.【答案】(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学:但丁《神曲》或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美术: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或《蒙娜丽莎》。
(2)保存、传播古典文化;推动文艺复兴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3)图2
理由:人物形象鲜活,反映母子亲情,展现人性之美,更能体现对人的肯定和赞美。
(4)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8.【答案】(1)“巨变”指的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2)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支持;指南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进步等。
(3)哥伦布。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9.【答案】(1)手工工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市民阶层(新兴资产阶级)。
(3)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价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冒险精神,促进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对基督教神学产生怀疑,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往纵深方向发展。
(4)“在所发现的地方建立殖民地”;因为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6)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0.【答案】(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2)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以往各地区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
(3)B段;主要方式:殖民扩张。
(4)走向近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