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一物理 8.3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练习(Word原卷版+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一物理 8.3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练习(Word原卷版+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30 10:19:07

文档简介

十六 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
 【学考达标】  (2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50J
B.500
J
C.4
000
J
D.无法确定
【解析】选A。对皮球,从静止到离开脚飞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v2,代入数据可求得人对皮球做功:W=50
J。
2.改变消防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消防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消防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解析】选C。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mv2可知: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故A错误;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根据动能公式可得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8倍,故B错误;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根据动能公式可知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可知动能变为原来的倍,故D错误;故选C。
3.假设汽车紧急制动后所受阻力约为车重的,若汽车的初速度为16
m/s,则制动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和时间分别为(g取10
m/s2)(  )
A.16
m,2
s
B.8
m,1
s
C.16
m,1
s
D.8
m,2
s
【解析】选A。对于汽车制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fs=0-mv,又
f=mg,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s=16
m,由s=t,代入数据可得:t=2
s,故A正确,B、C、D错误。
4.某同学投掷铅球,每次出手时,铅球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关于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夹角越大,动能越大
B.夹角越大,动能越小
C.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动能的大小与夹角和速度都没有关系
【解析】选D。动能的定义式Ek=mv2,每次出手时,铅球速度的大小相等,所以出手时铅球的动能相等,动能是标量,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不影响动能,故D正确,A、B、C错误。
5.木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前进了l,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沿原方向又前进了2l才停下来,设木块运动全过程中地面情况相同,则摩擦力的大小Ff和木块所获得的最大动能Ekm分别为(  )
A.Ff= Ekm=
B.Ff= Ekm=Fl
C.Ff= Ekm=
D.Ff=F Ekm=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整个过程物体的运动情况。
(2)每个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力所做的功。
【解析】选C。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l-Ff·3l=0得:Ff=;加速过程:Fl-Ffl=Ekm-0,得Ekm=Fl,C正确,A、B、D错误。
【补偿训练】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
kg,在起飞过程中,飞机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x1=500
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1=60
m/s。假设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k1=0.02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飞机受到的恒定牵引力F;
(2)若飞机速度达到v2=40
m/s时发现机械故障,立即关闭发动机,同时启动打开制动伞程序,已知在制动伞打开过程中飞机向前滑行距离x2=100
m,打开制动伞产生的空气阻力是飞机重力的k2=0.1倍,求制动伞打开后飞机减速过程中滑行的距离x3。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从静止到起飞过程有:
mv-0=Fx1-k1mgx1,
代入数据解得:F=1.9×104
N;
(2)从打开制动伞到停止,根据动能定理得:
0-mv=-k1mg(x2+x3)-k2mgx3,
代入数据解得:x3=650
m。
答案:(1)1.9×104
N (2)650
m
6.如图所示,ABC和ABD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在同一水平面,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5
m,C点的高度为10
m,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或D处后水平抛出。要求从C点抛出时的射程比从D点抛出时的小,则滑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g=10
m/s2)(  )
A.12
m/s
B.14
m/s
C.16
m/s
D.18
m/s
【解析】选C。设滑块的初速度大小为v0,到达C、D两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C与vD,根据题意可知滑块要能够到达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v>mghCE,解得v0>10
m/s,从A点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hCE=mv-mv,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滑块从C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x1=vCtC=
eq
\r(v-2ghCE)
×,滑块从A点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有-mghDE=mv-mv,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滑块从D点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x2=vDtD=
eq
\r(v-2ghDE)
×,由题意有x1m/s,故初速度大小需满足10
m/sm/s,故选C。
二、计算题(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
7.质量m=1
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初速度v1=2
m/s,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F=4
N的作用,发生的位移s=2
m。
求:(1)
物体的末动能是多大?
(2)
物体的末速度是多大?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Fs=Ek2-Ek1得:
Ek2=Fs+Ek1=(4×2+×1×22)
J=10
J。
(2)由Ek2=mv得:v2==2
m/s。
答案:(1)10
J (2)2
m/s
 【选考提升】  (20分钟 50分)
8.(9分)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受到一水平外力F作用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做功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s=9
m时,物体速度为3
m/s
B.物体运动位移为13.5
m
C.前3
m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
D.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解析】选A。根据W s图像的斜率表示力,由题图乙可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N,设s=9
m时物体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W-fs=mv2,代入数据可求v=3
m/s,所以A错误;设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x,由乙图知,拉力的总功为27
J,根据W=fx,可求x=13.5
m,所以B正确;前3
m拉力F=5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代入得加速度a=3
m/s2,所以C正确;摩擦力f=μmg,可求动摩擦因数μ=0.2,所以D正确。
9.(9分)(多选)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立即关闭发动机而滑行直到停止,v t图像如图,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1,摩擦力大小为F2,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
A.F1∶F2=1∶3
B.F1∶F2=4∶1
C.W1∶W2=1∶1
D.W1∶W2
=1∶3
【解析】选B、C。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1-W2=0,故W1∶W2=1∶1,故C正确,D错误;W1=F1s,W2=F2s′;由图可知:s∶s′=1∶4,所以F1∶F2=4∶1,故A错误,B正确。
10.(9分)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eq
\r(v-4gh)
       B.
eq
\r(4gh-v)
C.
eq
\r(v-2gh)
     
D.
eq
\r(2gh-v)
【解析】选B。从A到B
,
根据动能定理则-mgh+Wf=0-mv,回到A点时速度为v则mgh+Wf=mv2-0,代入则答案为v=
eq
\r(4gh-v)
,故B正确,A、C、D错误。
11.(10分)
如图所示,用F=8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
s到达B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s=8
m。求:
(1)拉力F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2)到达B点时拉力的功率;
(3)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解析】(1)拉力F为恒力,根据功的定义可知,
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W=Fs=8×8
J=64
J;
(2)设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
由s=t得v===8
m/s,
拉力F的功率:P=Fv=8×8
W=64
W;
(3)
由动能定理得: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EkB=W=64
J。
答案:(1)64
J (2)64
W (3)64
J
12.(13分)(创新应用)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 s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动能的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
(2)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解析】(1)在运动的第二阶段,物体在位移s2=4
m内,
动能由Ek=10
J变为零,
由动能定理得-μmgs2=-Ek,
故动摩擦因数μ===0.25。
(2)在运动的第一阶段,物体位移x1=4
m,
初动能Ek0=2
J,
根据动能定理
Fs1-μmgs1=Ek-Ek0,
所以F=4.5
N。
答案:(1)0.25 (2)4.5
N
PAGE

-
1
-


9

-
9
-十六 动能和动能定理(A卷)
 【学考达标】  (2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
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
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
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50J
B.500
J
C.4
000
J
D.无法确定
2.改变消防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消防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消防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3.假设汽车紧急制动后所受阻力约为车重的,若汽车的初速度为16
m/s,则制动后汽车滑行的距离和时间分别为(g取10
m/s2)(  )
A.16
m,2
s
B.8
m,1
s
C.16
m,1
s
D.8
m,2
s
4.某同学投掷铅球,每次出手时,铅球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关于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夹角越大,动能越大
B.夹角越大,动能越小
C.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动能的大小与夹角和速度都没有关系
5.木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路面由静止出发前进了l,随即撤去此恒力,木块沿原方向又前进了2l才停下来,设木块运动全过程中地面情况相同,则摩擦力的大小Ff和木块所获得的最大动能Ekm分别为(  )
A.Ff= Ekm=
B.Ff= Ekm=Fl
C.Ff= Ekm=
D.Ff=F Ekm=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整个过程物体的运动情况。
(2)每个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力所做的功。
【补偿训练】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0×103
kg,在起飞过程中,飞机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x1=500
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1=60
m/s。假设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k1=0.02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飞机受到的恒定牵引力F;
(2)若飞机速度达到v2=40
m/s时发现机械故障,立即关闭发动机,同时启动打开制动伞程序,已知在制动伞打开过程中飞机向前滑行距离x2=100
m,打开制动伞产生的空气阻力是飞机重力的k2=0.1倍,求制动伞打开后飞机减速过程中滑行的距离x3。
6.如图所示,ABC和ABD为两个光滑固定轨道,A、B、E在同一水平面,C、D、E在同一竖直线上,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为5
m,C点的高度为10
m,一滑块从A点以初速度v0分别沿两轨道滑行到C或D处后水平抛出。要求从C点抛出时的射程比从D点抛出时的小,则滑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g=10
m/s2)(  )
A.12
m/s
B.14
m/s
C.16
m/s
D.18
m/s
二、计算题(1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标明单位)
7.质量m=1
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初速度v1=2
m/s,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F=4
N的作用,发生的位移s=2
m。
求:(1)
物体的末动能是多大?
(2)
物体的末速度是多大?
 【选考提升】  (20分钟 50分)
8.(9分)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受到一水平外力F作用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做功和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s=9
m时,物体速度为3
m/s
B.物体运动位移为13.5
m
C.前3
m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
D.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9.(9分)(多选)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立即关闭发动机而滑行直到停止,v t图像如图,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1,摩擦力大小为F2,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
A.F1∶F2=1∶3
B.F1∶F2=4∶1
C.W1∶W2=1∶1
D.W1∶W2
=1∶3
10.(9分)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eq
\r(v-4gh)
       B.
eq
\r(4gh-v)
C.
eq
\r(v-2gh)
     
D.
eq
\r(2gh-v)
11.(10分)
如图所示,用F=8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
s到达B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s=8
m。求:
(1)拉力F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2)到达B点时拉力的功率;
(3)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12.(13分)(创新应用)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Ek s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和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动能的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
(2)根据图像判断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
PAGE

-
1
-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