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如下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大脑 B. 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 ④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D. 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有许多突起
B. 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 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
3.在神经系统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
A. 大脑 B. 脑干 C. 脊髓 D. 小脑
4印度曾发现两个狼孩,其中一个8岁,经过多年训练后,到她14岁临死时,仍只有4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这是因为她的神经系统中哪一部分的发育水平较低(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 B. 使人产生感觉
C. 是人体内主要的调节系统 D. 是人体内唯一的调节系统
6.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 脑和脊髓 B. 脑神经和脊神经 C. 脊髓和脊神经 D. 脑和脑神经
7.组成反射弧的各部分依次是(
)
①神经中枢
②效应器
③传出神经元
④传入神经元
⑤感受器.
A. ②③①⑤④ B. ⑤④①③② C. ③④②①⑤ D. ③⑤④②①
8.的手偶尔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
C. 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D. 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冲动上传到大脑
9.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
A.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 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10.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元 B. 神经纤维 C. 突起 D. 脑神经
11.甲、乙两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运作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为了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表: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甲
以针尖刺甲的指尖
甲感觉痛,但没有缩手
乙
以针尖刺乙的指尖
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 B.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C.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 D.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功能纤维受损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价中枢是大脑皮层
二、填空题
13.小珂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所示,甲、乙、
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珂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14.如图甲所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乙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2)乙图所示神经结构叫________。从该反射弧模式图的结构特点分析,该反射弧所能完成的反射类型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3)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__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而后感觉到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________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三、解答题
15.湖州从2020年7月1日起,驾乘电动车必须戴头盔,请回答问题。
(1)骑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请分析在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C.肌肉→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眼
D.眼→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2)佩戴的头盔(如图甲)后方有“凸起”的设计,加强了对________(填“大脑”、“小脑”或“脑干”)的保护作用,该位置存在着一些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3)由于骑行不稳,如图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膝跳反射过程与“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
四、实验探究题
16.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某同学在学习了条件反射建立的有关知识后,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在鱼缸的中间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洞,左边投饵室的小滑轮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悬挂一盏小灯泡.
②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内,让它熟悉环境1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
③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10秒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
④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金鱼会对灯光的刺激形成________吗?
(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________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________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使灯光与________反射多次结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图中①位周围神经系统,②为脑,③为大脑,④为神经元,
⑤为突起。
【解答】A.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所以②是脑,故A措误。
B.人体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脑干,故B错误。
C.④是神经元,神经元包含细胞体和突起,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C错误。
D.
⑤为突起,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故选D。
2.【答案】
C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其中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等。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这是它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差别。
【解答】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的地方是它有许多突起,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醉酒后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分别是因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和小脑受酒精影响,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手被烫后会立即缩回,这是因为缩手反射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即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脊髓在完成简单反射的同时还会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大脑作出反应感觉到烫,所以缩手反射中是缩手再感觉到烫,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吮吸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它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还能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解答】在神经系统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小脑。
故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分析】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其中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等。
【解答】14岁狼孩即使经过了多年的训练,智力水平仍只相当于4岁儿童,这是因为她长期生活在狼群中而使得她的大脑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完善。
故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分析】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激素是由内分泌系统中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分泌一种特殊物质。人体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例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等等。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平衡。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
【解答】A、人体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和皮肤内的痛觉、触觉等感受器可以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所以使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是各种感觉器官和感受器,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形成于大脑皮层,而皮肤可以形成触觉、痛觉等等,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即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A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其中脑和脊髓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别叫做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组成了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分的通讯。
【解答】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和脊髓。
故答案为:A
7.【答案】
B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解答】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②效应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
D
【解析】【分析】从缩手反射和人体脊髓相互关联的特征切入解题。
【解答】A、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不符合题意;
D、人的手偶尔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感到疼痛的原因是神经冲动也沿着脊髓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人体产生痛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
D
【解析】【分析】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题。
【解答】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有躯体运动中枢协调指挥躯体运动完成手势动作;利用视觉中枢看见手势形成视觉;他的语言中枢理解手语的含义,这些相互作用下才能完成手语交流,因此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答】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弧任一结构受损,都会影响反射的完成。传入神经受损,人体将没有感觉也不能作出相应反应。传出神经受损,人体能感受刺激并产生感觉,但不能作出相应反应。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灰质的四周,由纵行的传导神经纤维组成,其主要的成分是由从大脑传达到脊髓的运动神经传导纤维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以及从脊髓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脊髓丘脑束组成。
【解答】测试中,以针尖刺甲的指尖,他有感觉,但没有缩手,说明其传出神经受损。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他立即缩手,说明反射弧完整,他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说明其脊髓白质中传达到大脑的感觉神经纤维受损。
故答案为:B
12.【答案】
A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其表面称为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解答】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脑皮层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等,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甲;反射弧
【解析】【分析】(1)条件反射是后天训练形成的,需要大脑参与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不需要大脑参与,由脊髓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
(2)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四肢与躯干部位受到的刺激能通过脊髓传导到大脑形成感觉。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小珂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说明非条件反射能完成,以脊髓为神经中枢的反射弧结构是正常的,所以乙、丙、丁结构正常。感觉是大脑形成的,应该是图示中脊髓中的上行传导索甲出现了损伤,刺激无法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因此小珂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甲,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故答案为:甲;反射弧
14.【答案】
(1)细胞体;突起
(2)反射弧;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上
(3)⑤→④→③→②→①;大脑皮层;传导
【解析】【分析】甲图:①突起、②细胞体、③轴突、④神经末梢;乙图: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
【解答】(1)如图甲所示的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2)人体进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其过程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从该反射弧模式图的结构特点分析,该反射弧所能完成的反射类型是非条件反射,因为神经中枢在脊髓上。
(3)图乙中5是传出神经,它是神经元细胞的长突起(轴突)组成的.能将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4)根据图中箭头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知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若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发生障碍时,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可以通过白质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导给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能产生感觉。
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而后感觉到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
故答案为:(1)细胞体;突起
(2)反射弧;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上
(3)5→④→③→②→①;大脑皮层;传导
三、解答题
15.【答案】
(1)B
(2)脑干
(3)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看见红灯刹车”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反射的产生途径和特点,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骑车者一见红灯亮就捏刹车,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眼(感受器)接受灯亮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大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作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肌肉(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肌肉)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捏刹车。
(2)运动员佩戴的头盔后方“凸起”的设计,加强了对脑干的保护作用。
(3)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驾驶员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B(2)脑干(3)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看见红灯刹车”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条件反射
(2)条件;非条件;大脑皮层;反射弧
(3)非条件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4)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1)开始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因此“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金鱼会对灯光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吗?(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条件反射;该类型的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使之与非条件反射多次结合.
故答案为:(1)条件反射(2)条件;非条件;大脑皮层;反射弧(3)非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