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阅读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寻找仙丹神药的狼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一到秋季,就抓来很多小动物,把它们咬死存放在山洞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日子过得挺舒服。
狐狸和狼是结拜兄弟。有一天,狐狸身体不舒服,想喝点儿新鲜的肉汤,可自己的肉早已吃完,他便到狼兄那里去借肉。狼没有借给他,狐狸为此很是生气,决心要找机会报复狼。
狐狸下山后,来到一间要筹办婚事的小毡房旁,偷偷钻了进去。他看到墙上挂着一支乌黑发亮的猎枪,地上堆放着很多很多食物。他看着猎枪,提心吊胆地吃着肉,吃完又从盘子里抓了些葡萄干,然后溜了出来。
“老弟,你今天有什么收获?”狼问。狐狸笑道:“很好!很好!你看!”狐狸拿出两粒葡萄干。从来没有见过葡萄干的狼十分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狐狸故作神秘地说:“这是味道香甜,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丹神药。你如果不信可以尝一尝。”狼尝了一粒,果然甜如蜜糖,便问“仙丹神药”的来历,狐狸便告诉了他,并嘱咐他吃完之后最好唱几首歌帮助消化。狼听了信以为真,匆忙告别狐狸,下了山。
狼到了目的地,一看四处无人,就钻进小毡房。他从黑锅里舀出奶酒,美美地灌了一肚子,又吃了一些肥肉和两把葡萄干,然后便按照狐狸的话,拉着长调吼叫起来。人们听到狼的叫声,把愚蠢的狼打死了。
狐狸把狼存放在山洞里的肉和山洞据为己有,过了个舒适的冬天。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
提心吊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看到“墙上挂着一支乌黑发亮的猎枪,地上堆放着很多很多食物”,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狐狸把狼存放在山洞里的肉和山洞据为己有,这时候他又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想象一下:人们听到狼的吼叫后具体是怎么做的?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商品信息]商品名称: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中国民间故事编写者:李建树、孙侃等
定价:11.50元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42-5351-5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出版时间:2009-05-01
版次:1
印次:6开本:32开
包装:平装页数:252
字数:143千字
1.下列关于“商品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销售的商品是书籍《中国民间故事》。
B.《中国民间故事》是“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系列中的一部图书。
C.这部书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李建树。
D.这部书一共有252页,采用平装的包装方式,价钱比较便宜。
2.从“商品评价”中可以得知这件商品最受顾客认可的三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请根据上面商品的信息,写一两句推荐语,把这部书推荐给更多的同学阅读,和他们一起领略中国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清明节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国外。
流亡途中,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饿得头昏眼花。随臣介子推偷偷地割下了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重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问:“这是哪儿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了他。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求报答,但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重耳做了国君之后,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都回绝了。重耳又亲自上门去请,只见他家大门紧锁。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
重耳派人前去寻找。可是荒山野岭,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重耳同意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坐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那棵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重耳命人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重耳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节日之后的一天被定为_________________节。(4分)
根据短文内容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5分)
A.介子推割肉为重耳煮汤
B.晋国内乱重耳外逃
C.重耳做了国君
D.重耳放火烧山
E.介子推被烧死留下血书
创意复述,想象其中的一个情节,把故事写具体。(10分)
(1)介子推都回绝了。(介子推说了些什么?他是如何回绝的?)
(2)重耳派人前去寻找。(重耳是怎么吩咐大家去寻找的?大家
是怎么找的?)
(3)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烧山的情景
是怎样的?介子推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介子推具有怎样的品质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哪些跟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请写出两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身后的眼睛
皎洁的月光洒在苞谷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窝棚。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会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响个不停。它眼露凶光,龇着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走了一步,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它嗷嗷地叫着,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汉子正准备扣动扳机时,一双手抓住了他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汉子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他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盯着孩子和野猪。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一点儿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孩子恨不得将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野猪喘着粗气,听得孩子的心咚咚直跳。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母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骄傲。
孩子看见父母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可孩子依然不依不饶:“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看父母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啊,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1.小说围绕“孩子和野猪的对峙”分别写了哪些情节?将下图补充完整。(5分)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是对孩子
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孩子惶恐害怕的心理,也表现了他为了兑现
承诺而敢于与野猪对峙的品质。
B.母亲拦住父亲扣扳机的行为充分体现出了她的护犊心理,她担心父
亲打不中野猪。
C.孩子没有放开喉咙喊他的父母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胆怯、懦弱
的行为。
3.用“____”画出一处描写月光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云锦
①云锦,是以彩丝织成的色彩绚丽、花纹精美的高级丝织品,是至善至美的民族传统工艺珍品之一。
②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三国时期,后于东晋末期引进了织锦工匠,并专门设立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来组织制作大量云锦。到了清代,南京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云锦的生产已极具规模。直至今天,云锦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在南京从未中断,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云锦是南京的名片。
③云锦织造工艺复杂。它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而且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即便如此,两个人一天也只能织成几厘米。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图案就是在这14000根丝线的穿梭中完成的。都说编程很难,织造云锦的工人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那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可不在编程之下。
④云锦不仅织造工艺复杂,而且质地华美。它用料考究,极为奢华,往往喜用金丝、银线、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从色彩上看,织物上的图案颜色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令人称绝。
⑤云锦还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的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传承幸福的婴孩顽童……
1.
短文是从云锦的产生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来介绍云锦的。(3分)
2.
“云锦是南京的名片”,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第④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云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4.
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6.
[易错]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2分)
A.
先总述后分述
B.
先分述后总述
C.
总—分—总
D.
并列式
参考答案
一、1.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文中指狐狸偷吃人类的食物时十分害怕。
2.示例:啊,这么多食物,我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可是猎枪在那里,很危险,我得小心 这就是你冷漠无情不帮助我的下场,现在你的这些肉和山洞都归我了
3.示例:要靠自己的双手获得想要的东西,不能不劳而获;要提防坏人的暗算,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4.示例:人们听到狼的吼叫后,小心翼翼地进入毡房,然后拿上猎枪和棍棒,把不知情的狼打死了。
二、1.C
2.孩子喜欢 情节动人 可读性强
3.示例:《中国民间故事》是“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系列中的一部,它情节动人,可读性强,深受我们小学生的喜欢,大家抽时间读读这部书吧!三、1.
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清明
2.BACDE
3.略。
4.示例:忠心耿耿、不求回报。
5.略。
四、1.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孩子与野猪对视 野猪向前迈出三大步 孩子将木棒举过头顶 野猪扭头跑了 孩子瘫坐在地上
2.B
3.示例: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
青幽幽的。 渲染了气氛,
凸显了当时紧张的状态。
4.示例:
我想到了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和宠爱。文中的父母没有帮助孩子,
却锻炼了孩子独自面对困境的勇气,
维护了孩子的承诺。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
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五、1.
云锦的织造工艺复杂 云锦的质地华美 云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
2.
云锦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在南京从未中断,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云锦可以代表南京的发展历程
3.
用料 色彩 质地华美
4.
示例一:列数字 科学准确地说明了云锦织造工艺复杂
示例二:作比较 突出地说明了云锦织造工艺复杂
5.
承上启下
6.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